抗疫志愿者的一封遗书如何让孩子发生了改变

各位朋友,我是涛声依旧。
我今天特别想分享看到的一个故事,因为故事里的情节深深打动我了。当然,也是因为,故事里的内容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多的思索。
这个故事,我是凭着记忆来描述,不照搬照抄,尊重基本事实,突出打动我的内容,这也是我写作的一贯风格。
故事说的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在疫情期间与儿子之间发生的事情。
出租车司机是军人出身,共产党员,姓张。儿子读初中,正是叛逆的时候,父子之间关系并不好,可能是因为军人作风,对儿子的教育比较简单粗暴的原因吧。
疫情期间封城,出租车也没有买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老张就决定开着车当志愿者接送医护人员。老张坦言,出来当志愿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到因为疫情不上学的儿子在家玩手机、打游戏生气,索性眼不见心不烦。
老张知道,做志愿者风险很大,说不定就会有生命危险。作为军人,他不惧怕这个,但是,还是仿效部队里上战场前给家里写遗书的形式,认认真真写了一封遗书,交给了儿子。
老张告诉儿子,做志愿者是一件很凶险的事,如果自己发生意外,就按照遗书上说的去办理后事。
老张也没多想,还是军人作风吧,也没考虑儿子看了会怎样。
结果,第一天晚上,老张送完医护人员回家,已经是夜里十二点了,老张进屋却看到儿子还没睡。看到爸爸回来了,儿子哇的一声哭了,扑上前去一把抱住了父亲。
老张有些诧异,问儿子怎么了?儿子拿出老张写的遗书问:“你这上面说的是真的吗?”
老张说:“如果真的感染了新冠救不过来了,那就是真的。”
从此,每次老张出车前,儿子都沏上一壶热茶让爸爸带着,以前这活是老张自己干。并且,儿子每天晚上都等父亲回来了才睡觉。
儿子突然像换了一个人,渐渐的很少打游戏了,上网课也比以前认真多了。
再后来,疫情过去了,老张获得了政府颁发的抗疫纪念章,儿子拿着纪念章爱不释手,有一次还带去学校给同学炫耀,说爸爸是抗疫英雄。
老张明显感觉到,疫情过后的日子里,儿子不那么叛逆了,从老师的反馈看,儿子在学校也有了显著进步。
这是老张始料未及的——难道那封遗书起了作用?还是自己做志愿者给儿子做出了榜样?老张也想不明白这背后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深刻道理。
我尝试着替老张来解读一下,分析分析儿子发生向好变化的原因。
第一,儿子意识到父亲随时都会离开自己,这让孩子开始珍惜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与父亲对抗。
儿子开始体会和感受父亲的付出,也从遗书中突然感觉到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儿子才会每天给父亲带上自己沏的热茶。这种父子相亲的情感,让孩子对父亲的教导更容易接受。
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孩子究竟能学到多少我们希望他们知道的东西,取决于他们内心对我们教导的情感的反应。
儿子与父亲关系的改善,无疑对消除孩子的叛逆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家长,我们不可能照搬老张写遗书的方式,但是,想办法改善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记住吉诺特博士的话,一定可以让孩子更愿意与家长交流沟通,更能接受家长的教导。
第二,儿子对父亲产生了尊重与崇拜。作为抗疫志愿者的父亲,把自己的正能量无声地传递给了孩子,这让孩子的价值观开始悄悄发生改变。
家长们平日里总想对孩子进行说教,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其实,价值观是不可以直接传授的。
孩子只会被那些他们爱戴、尊敬、佩服的人所同化,通过模仿他们,孩子吸收了他们的价值观,并且成为孩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而价值观的改变,会带来孩子责任心的回归,积极的价值观可以成为支撑孩子责任感的恒久力量。
还是古人那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论是对于管理工作中的上级与下属,还是家庭教育中的父母与孩子,大抵如此。
出租车司机老张因为一封遗书,因为自己在抗疫中的奉献和付出,对孩子产生了积极影响。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如果老张想不明白这背后的道理,依然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我担心孩子这种良好的状态是否能够坚持下去。
当然,也许我是杞人忧天,但愿如此。
不过,我还是希望每个家长都能从老张与儿子的这个故事中,感悟到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如何进行教育引导的真谛。
点个在看,也许能够让老张也能看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