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以色列之六:金色的耶路撒冷圣洁美丽(上)
在约旦逗留了两天后,我们通过约以阿伦比桥边境,再次进入到了以色列境内。经过巴勒斯坦中部城市伯利恒,我们来到了犹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都视为圣城的耶路撒冷。
在希伯来语中,“耶路”是城市,“撒冷”意为和平,耶路撒冷即为“和平之城”,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圣城”。耶路撒冷老城位于耶路撒冷的东方,面积不大,仅有1平方公里。老城东邻橄榄山,南靠锡安山。老城内的圣殿山,为犹太人最神圣之地。
耶路撒冷从16世纪初起接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1917年被英国占领。1947年,联合国决议耶路撒冷为国际城市。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约旦控制了老城及东北地区,以色列占领了新城。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并于1980年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但是各国驻以色列大使馆都设在特拉维夫。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当我们从以色列旅游归来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以致在国际社会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引起了轩然大波。
耶路撒冷老城内分成四个宗教区域,分别为犹太教区、穆斯林居住区、基督教区和亚美尼亚教区。老城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犹太教圣殿的西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哭墙,基督教圣墓教堂,圣岩石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老城城墙,耶稣受难之路,也称为“苦路”。
来到耶路撒冷,我们首先登上了橄榄山。橄榄山是耶路撒冷的宗教圣地,是传说耶稣曾经布道的地方,周围种了许多橄榄树。站在橄榄山上,金色的耶路撒冷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神圣而美丽。特别是圣殿山上著名的伊斯兰教圣殿——岩石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以其宏伟、壮观的圆顶,成为耶路撒冷最著名的标志。
阿克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岩石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坐落在阿克萨清真寺以北300米处。这两座清真寺只能远晀,不能进入,实在是有些遗憾。
从橄榄山下山,我们沿棕树主日路下行,相传此路是耶稣骑驴进城时所走过的路,当时正逢主日(星期日),民众以棕树枝铺在路上,迎接耶稣进城,所以称为棕树主日路。
我们来到了主哭耶京堂。主哭耶京堂是罗马天主教教堂,教堂形状好像一颗泪珠,教堂外围的四个角上各有一个泪瓶装饰物,用来象征耶稣的眼泪。根据《路加福音》第19章,耶稣走向耶路撒冷的时候,预测其将来的毁灭和犹太人的离散,当众哀哭。这座教堂就是为纪念这个事件而修建的,院子里面种有橄榄树、松树、柏树及一些花卉,也是一个清香、淡雅的花园。
再往下走,我们来到了客西马尼园。客西马尼园是耶路撒冷的一个果园,园中八棵巨大的橄榄树相传在耶稣时期即存在。根据新约圣经和基督教传说,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的前夜,和他的门徒在最后的晚餐之后来到园中祷告。这时,犹大带着祭司长等人前来捉拿耶稣。约定的暗号是犹大与谁亲吻谁就是耶稣,于是他走到耶稣跟前叫了一声“老师”并与耶稣亲了一下,耶稣被捕。
位于客西马尼园中的万国教堂,又称为苦闷大教堂,万国教堂是由16个国家集资建造的。教堂为拜占庭风格建筑,顶部由若干起伏的拱形圆顶组成,据说每个拱顶代表捐资建造教堂的一个国家。教堂正面,四组优雅的圆柱和石墩托举着三个高大的拱门,每组柱顶上矗立着一个手捧书本的福音传教士雕像。
门楣上方是一幅巨大的马赛克镶嵌画,画中的耶稣作为人和上帝之间的纽带,身着红袍,头顶光环,跪在地上向上帝祷告,身旁的人们用饱含希望的眼神望着他。进入教堂,看到祭坛前有一块方形圣石,相传为耶稣在上面殷切祷告的石头。教堂内幽暗肃穆,几位信徒在圣坛前瞻仰圣容,静默祷告。
明天,我们将进入耶路撒冷老城区,探寻圣殿山和锡安山上耶稣的遗迹。
佳丽世界,是文艺青年的家。
不管她在哪里,我总在她的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