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练拳心得体悟,无偿奉献出来

♥ 山人与你准时相约,每日06:25 ♥


我练形意拳,先后跟过两位师傅,跟第二位师父的时候,师父对我讲,你要把身子折曲起来劲才能拔上来,你现在身子是展的。都是稍节上的力气,根本没有根上的劲。后来我随老师父学习了两年多。从他那里我才算真正懂得了形意拳。现在感到如果还是跟着第一个师父,可能一辈子也练不出什么来,虽然他的名气要大的多。师父的功夫高低和愿不愿教你,会不会教人是两回事。所以学武术,一定要找“明”师,碰到练形意,有功夫,愿意教,用心教,还会教的师父,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尚云祥说过,三代积德,才有福分学形意拳。

跟老师父后,他教我的诀窍就是坐住身子。每次我行拳或站桩时,他总要托着我的臀部,让我往里收,身子往下坐。老师父没文化,他总是用很俗的话跟我讲,屁眼要抠回去。后来我慢慢接触得多了才知道,他讲的屁眼要收回去,就是一些有文化的拳师所强调的逼臀。就是臀部的肌肉要往里收,身子要坐住。这样练,我渐渐地感到身子折起来了,腿上的劲出来然了,然后因为身子下坐,所以胯也往下沉,这样腰胯上的劲也出来了。渐渐的背后的劲也被拔出来。感到背向后靠的劲出来了,这样肩松沉开后由于有靠劲,劲被送到手稍上去。这样我才体会至过去很多老师所讲的劲是从尾巴骨发出来的。

然后老师父又教我吐纳呼吸,这样练了近两年,我感受到身体的动作有内里的呼吸是一体的,即使时脚指头手指头一动,也是由内到外的全身动。这样我和人动手时,每一动都是从底下来的全身的劲。后来我又练习戴家拳,才明白戴家拳更是强调龙蜇身,原来练得还远远不够我。有道是拳如炮开龙蜇身。要求将身子折曲到极致辞。戴奎的名弟子任大华老先生特别强调这一点,要求要把身子蹲成三折。太难了。我们一般练拳都讲究舒展。但戴家却要求将身子极力曲起,如同胎儿在母体中相仿。等真正入进去才知道这种练法的好处,原来吃得苦并不是白费的。所以我认为练拳的第一要义是就是坐住身子,折曲起来。所以老一辈名家常讲虎坐窝为第一要义,也就是这个意思。具体做法就是臀部要极力收回,臀部的两个坐骨结节要露出来。身体要往下坐。胯部从大腿连的地方要觉得有折劲。腰上的劲要拔出来。为样以腰为中心,上面的劲片上拔,下面的劲往下拔。用四个字讲就是坐,顶,靠,拔。首先身子要坐住。这样头上才能有了顶劲。背上才能有了靠劲,然后一送到到了手。身上的劲以腰为中心,相对拔。

2,要松。

松应当是拳法的核心。这点大概人人都知道。但真正做到非要有名师指点才行。不是你想松就能松的。松和紧是相对的。这点我练了戴家后才真正明白。我的体会具体做法是单重,唯有单重才能真正松开。

一定要把重力都坐在后腿上,人是站着的,不可能一点都不受重力。解决的方法就是把重力都放到一条肢体上,除了一条腿是实的,浑身都是空的。这样才能真正松开。当对方的劲来了的时候,不管他来的快还是慢,不管劲多大,不管以何种方式来。只要身子是空的,很容易就可以化解到,对方也会感到你是空的。这点要具体口传心授才行。

所以前贤讲三体式有武艺与道艺之别是很有道理的。

现在我体会到真正的传统武术就是要一接手就使人脚离地把人打飞才算是真正的传统武术。我讲得是一接手。就是一触就可做到。而这样的技艺不是来自我们所谓的招法,拳法,而是简单特别的单一的练法。五行拳,十二形拳,进退连环拳,杂式捶都可看做不重要的东西。只是在精通基础上的一种变化。只挑适合自己的一两手练练即可。

看到有人表演实战在水泥地上你打我一拳,我拍你一下,还自以为是得法。其实连边都没有摸着。我想再好好练几年,等四十多岁以后,择优而选几个学生,把这些传统的宝贵的东西传下去。

3,实战。

很多人讲,拳练得好,还要经过实战。认为通过和人点到为止的实战就可以提高实战技艺。对此我过去也有过这样的看法,但后来遇过几次事后。我完全明白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真正遇事的时候凭的最根本的还是功夫,也就是所谓的劲力。其他可以说都不是很重要。有些人平时很厉害,与人交手点到为止。别人都以为他了不起,但真正和人动起手来,遇到事的时候。平时点到为止的东西根本发挥不出来。

我就是这样。这点我有切身的体会。平时我也注重和人对比,交流。认为这样才能提高实战水平。但是你平时和人点到为止,用的得心应手,但真正碰到事的时候,那完全是两码事。这时候你感到你打人用的是功夫,不是你平时沾连粘随的得心应手的技巧。通过几次这样的体会,我对那么平时认为点到为止就以为的所谓交流实战根本看不上眼。而我真正体会到的是,功夫不是练什么五行拳,十二行就能练出来的,就能用的。一个人劈拳练得很好,与人交流时把人劈的得心应手,但当真正遇到两人翻脸对搏时,其实平时得心应手的东西根本没用。

所以功夫各家都有除五行拳外自己独特的练法,真正能打人的不是什么五行拳,十二形拳。当然,五行,十二形中有人练得行法,也不排除很好用的,比如虎扑。但这和平时练的所谓五行,十二形完全是两码事。

功夫出在简单的一两式。

我们练拳要的是功夫,不是拳,要的是身上的劲,不是招式。这才是真道理。那种点到为止的交流或许可以提高反应能力,节奏感等等所谓的想当然的实战能力,但真正遇事时,你会体会到没有功夫,这些都是空的。

4,刚柔

有很多人喜欢刚练,有很多人喜欢柔练。并都认为自己练得对。

这点我也不敢肯定那家错对。

但我的体会是光练柔不练刚是根本不行的。

不练刚就没有杀劲,没有恨劲。真动手的时候就会手软。所以任大华老先生讲要把内里的恨劲练出来。拳谱上讲要惊起四稍,如果没有刚劲的发力,一辈子也不要想惊起四稍。这是真话。

这点我很赞成戴家的练法,慢练重动,一开始练,为了找到劲,你要慢练,慢慢找。要柔练,等劲都找到以后,就要快练,为得是急上加急,出手快,出手狠。

这和形意拳练法正好相反,形意拳一开始讲打刚劲,要用力打,把劲发了来,后来要打柔劲,暗劲,认为这是高层次。

而戴家正好相反,一开始要柔练,慢慢找劲,等劲找到以后,再练刚,再练快。此时的刚劲和形意拳一开始讲的明劲完全是两码事。是一种内外合一的快劲。如鞭稍抖一样的劲。这样发劲人不会受伤害,而一开始要练刚,如果没有好的师父教,适可而止,往往会对身体有伤害。

不管那种练法,我认为必须得把恨劲练出来,快打慢,狠打善才是真交手时的真理,那咱妄图通去柔化,粘连想要在双方都想一下放倒对方的情况下去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种技术的实现只能体现在点到为止的友好交流中。所以吴役《手臂论》中讲枪法时要两人狠命截革。不能手软,为的是真正上战场时着着杀人。这真是金玉良言。

对于武术的修炼,肯定的说,没有正确的方向瞎练,日久肯定出问题。无论是找师父还是书里看,必须先知道大概的修炼程序,先练什么,后练什么,练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达标,方可进行下一步修炼。这些是过去密不外传的练拳窍要。自学,必然延续到照谱自学,其实不光是形意拳会碰到这个问题,任何传统武术都会有这个问题。照谱自学到底行不行。

任何武术都有拳谱,可是拳谱绝对不是给普通人看的,而是给门内弟子看的,为了防止泄密,门内的修炼窍要和核心的东西不会在拳谱里写。即便是拳谱里提到了核心要领的名词、术语,也绝不会着重去描述。拿到图谱后,没有师父指点,根本无从下手,你根本不会知道应该先练什么,后练什么,练到什么时候该修炼下一步;甚至不知道图谱里的真传重点在哪里,也许是几个词,也许是几句话。不懂的,花一辈子时间也很难琢磨出来。这些就是练拳的窍要,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靠“口传身教”来传授弟子的。这是几代人的心血积累而成,不是某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就能全部创造出来的。想我小时候买了那么多书,基本上五六百页的书,真正的核心身法要领什么的,就两页纸。其他的近五百页的内容不是大笔墨的描述套路动作,就是描述自己的师父、师爷等前辈的神化了的故事。对于普通的修炼者真的没什么用。

(0)

相关推荐

  • 练形之五步功法*第二层发劲

    第二层发劲 初层放弃肌肉力量而得骨力.骨力因用而得传递.此用在于发劲.说是发劲却还不是内劲,只是力,称爆发力.此层功夫就要用力了.也需要练套路.可以是单操(指某个动作)也可以是套路.但必须要发劲,用寸 ...

  • 太极拳郑曼青前辈的毕生练拳心得体悟

    郑曼青(1902-1975),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1928年,执教国立暨南大学,任国画科主任.1934年出任中央军校拳击教师,1939年任湖南省政府咨议兼省国术馆馆长.1949年去台湾,196 ...

  • 难得一见的练拳心得体悟!(干货)

    子午抽添,卯酉沐浴.习武修道之人这四个时辰最重要.子时阳气上升,如之前不睡之后则难矣.故练子时功者不宜再睡.午时阴气上升,人多感觉困倦,因此要小睡片刻,所谓填补是也.卯酉则是阴阳持平之时,此时天地阴阳 ...

  • 孙禄堂前辈练拳心得体悟

    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以修内劲为宗,不求奇异之形.惊人之式,则修习之法 ...

  • 内家高手的练拳心得

    文/微信公众号<白猿武道> 练套路与散手不同,拳式中之手法,不必手手能致用,故炼时心中毋庸假想一敌,炼散手,则非有假想敌不可.炼套路之目的在调匀气分.活动身手.习惯持久.发舒筋肉.致用非拆 ...

  • 练拳心得笔记-8

    推手几则:(1)推手松沉时也不能扔掉交会点,否则使是把点化丢了,以后不认何势都要牢牢的把握住点.(2)练拳推手前伸不能牵动重心,否则便被人所乘. (3)欲要用前移重心推人时必须手不用和只松沉着腰腿前移 ...

  • 练拳心得笔记-6

    去年十月初九是刘国新先生八十诞辰,约我去祝贺,拳友们热情表演和推手较技.我看了暗自叹息.普遍的毛病有以下几点: (一)松不开.把拙力僵劲当成功力.(二)立身不中正,上身前探,牵动重心前移.(三)气沉不 ...

  • 练拳心得笔记-5

    太极拳为什么练时慢用时快呢?这种速度不是靠手脚抓挠的快,而是靠拳法省工的科学性.燕子与蛤蚧比念十个数,燕子自以为快,从一数到十,而蛤蚧却不 慌不忙的说出"两五一十",结果咀慢的反而 ...

  • 练拳心得笔记4

    八卦掌三十六歌诀 (1)头顶颌勾身正直,塌腰鼓腹虚实步,沉肩垂肘伸前臂,扭腕挺掌拉食指. (2)一臂伸推一臂屈,眼看伸臂虎口瞧,伸臂推把屈拉弦,好似弯弓射大雕. (3)虎口圆撑掌心凹,拉指挺掌指上翘, ...

  • 练拳心得笔记3

    内家拳十八字诀 (1)残字.见敌如同火烧身,心要狠.眼要毒,勿要毒,勿怯勿怕,但不能紧张周身僵硬,要浑身放松,眼观六路,耳观六路,耳听八方,尤其要注意不得机不得势见虚勿发. (2)推字.推者探也,出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