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证方法:类比归纳论证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合情推理——类比归纳论证(附:范文及点评)
议论文运用逻辑思维来思考、判断、推理,逻辑推理包括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
(一)演绎推理
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普遍性的结论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到一个特殊的个体性结论,也就是说,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师说》(唐朝韩愈)中的一段话,连用了两个演绎推理(两个三段论)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一个三段论:
大前提:人人有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小前提:有惑要从师学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结论:我们要从师学习以解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个三段论:
大前提:我们要从师学习以解惑(第一个三段论的结论)
小前提:无论是年龄比我们大的还是比我们小的,他们都有可能懂得一些我们还不懂又值得我学习的道理(“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师道也”)。
结论:我们既要向年龄比我们大的人学习道理,也要向年龄比我们小的人学习道理(“……吾从而师之……吾从而师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如:下面是历史学家顾颉刚《怀疑与学问》一文的片段,它的论证结构运用的也是“三段论”演绎推理。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视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中心论点:“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大前提:“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小前提:“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结论:“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它的第一个前提是普遍原则,第二个前提从“事实和根据的来源”分析“怀疑精神”,作者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事实和根据”)与大项(“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和小项(“怀疑精神”)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项(“事实和根据”)的媒介作用,从而合乎逻辑地推导出小项(“怀疑精神”)与大项(“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之间关系的结论。
阅读下文,思考:它是怎样进行“三段论”演绎推理的。
在义与利之外
周国平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曾经有过一个“人皆君子,言必称义”的时代,当时或许有过大义灭利的真君子,但更常见的是借义逐利的伪君子和假义真情的迂君子。那个时代过去了。曾几何时,世风剧变,义的信誉一落千丈,真君子销声匿迹,伪君子真相毕露,迂君子豁然开窍,都一窝蜂奔利而去。
据说观念更新,义利之辩有了新解,原来利并非小人的专利,倒是做人的天经地义。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当今的一句时髦口号。企业家以之鞭策生产,本无可非议。但世人把它奉为指导人生的座右铭,用商业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结果就使自己的人生成了一种企业,使人际关系成了一个市场。
我曾经嘲笑廉价的人情味,如今,连人情味也变得昂贵而罕见了。试问,不花钱你可能买到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丁点儿侧隐之心?
不过,无须怀旧。想靠形形色色的义的说教来匡正时弊,拯救世风人心,事实上无济于事。在义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态度。在君子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创造不同于奉献,奉献只是完成外在的责任,创造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至于创造和占有,其差别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写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所带来的名利地位,创造注重的只是创作本身的快乐。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唯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位。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我不是指中国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也不是指小农式的知足保守,而是指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仍以写作为例,我想不通,一个人何必要著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诗足矣。倘无此奢求,则只要活得自在即可,写作也不过是这活得自在的一种方式罢了。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当然,人生总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而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辛酸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梦想不到。但是,摆脱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活得有气度些。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而只是表达了一个信念:在义与利之外,还有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这个信念将支撑我度过未来吉凶难卜的岁月。
点评
上文论证的逻辑基本是演绎推理的“三段论”:
大前提:“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
小前提:伦理的、功利的人生态度“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立足点在占有;审美的人生态度,立足点在创造。
结论:所以,审美的态度的人生是“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
演绎推理虽难度较大,但它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同学们对它应有所认识。
(二)合情推理
情推理则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者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由于演绎推理严密、规范,难度较大,在中学生写作中大多运用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又分为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1.类比推理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一种推理形式,简称类推、类比。从推理的实质来说,就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推理,即特殊到特殊。例如: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这段话,以身体锻炼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影响,来类推、论证读书对人的作用。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通过三组类比推论出“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A.邹忌          B.齐王
a.妻私我——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
b.妾畏我——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c.客求我——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美我——美王
e.我之蔽多也→王之蔽甚矣
A对象具有属性:a、b、c、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也具有属性d
这里,类比的双方是邹忌和齐王,类比中双方的相同点:邹忌方面是“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齐王方面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自然也就“莫不以王为美”;然后,邹忌根据“诚知不如徐公美(自己的容貌实际上不如徐公)”,便推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但要注意,类比推理只能证明或然(或许这样),并非必然这样。科学研究中,类比推理的结论般还要运用其他论证方法来佐证。
2.不完全归纳推理。
从一个或几个(但不是全部)特殊情况做出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推理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枚举法,所以又叫作普通归纳法。这种归纳法是以一定数量的事实作基础,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规律。虽然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它仍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人类历史上许多重大发现都归功于这种归纳推理。例如:
“虎父犬子”的现象,在历史上数不胜数。蜀主刘备,一代英豪,儿子刘禅却是“扶不起的阿斗”;名将周瑜,足智多谋,儿子周胤却荒淫自恣,终遭流放;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十四个儿子却无一成器;名相寇准,智慧过人,子孙却骄奢淫逸,沧为庶人……这些“犬子”们,躺在父辈功勋的温床上,自我放纵,不思进取。他们不懂得,只有自立自强,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无论出身如何,我们都要靠自己编织未来。
这段的中心论点是“自立自强”。作者先列举了历史当中的众多“虎父”之“犬子”的种种表现,通过归纳概括,得出了他们的共性是“躺在父辈功勋的温床上,自我放纵,不思进取”,从而呼吁“自立自强”“靠自己编织未来”。
再如:
阅读下面语段,思考:作者怎样进行合理推理。
烛之武不计前嫌,冒险入不测之秦国;荆轲身怀国家大义,宁死不屈;欧兴田忍受三十载寂寞为战友守墓……无论是深明大义的烛之武、肝胆忠义的荆轲,还是信守诺言的欧兴田,他们首先都是普通的一员,面对冷落,面对死亡,面对寂寞,难道会不埋怨、不害怕、不自私吗?只是因为一份“责任”在肩,一份“责任”在心,他们舍弃了自我安乐,奋然承担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
造价高昂的住宅楼和大桥接连坍塌;药监部门渎职枉法犯“低级错误”乃至同流合污;3万名打工子弟流浪街头无家可归;味千拉面、肯德基等食品问题层出不穷……这些被利益的欲望荼毒了责任的部门,他们难道没有认识到这种责任的缺失将会给我们的国家、社会带来什么恶果吗?不,他们一定会想到这样的恶果,只是因为早把“良心”抛向太平洋,把“责任”践踏在脚下,所以才会如此放肆和嚣张。
对此,公民的职责不会让我们袖手旁观,更不会允许我们保持沉默;但只是一时的宣泄与谴责也不是社会需要的理性之举,阻止或者杜绝更需要我们追查到底的勇气和决心。是什么让“责任”被如此践踏?我们的问责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教育机制是否先进?一个个连续的追问和直击才是一个公民的使命与担当。
点评
这里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的推理方法
在论证“勇于担当责任”时,论证过程分三步完成。首先,列举三个正例,并分析其原因(“任在肩,舍弃自我”);接着,列举当今社会责任意识缺失而或淡薄的四个反例,与前面形成比照揭示其根源(“责任缺失,利欲熏心”);最后,追问问题的来源,以期到达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样,前后对比,层层深入,步步追问,既反复论证责任的重要性,又凸显了论题的现实意义使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呈现一个完整的过程。同时,由于推理的严密、合理,观点和材料之间契合一致。
(三)推理误区
在合情推理运用中,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强加因果,推理牵强附会。
(1)若无司马迁将苦难和着骨血深掘进牢狱之土地,则何得以成就“史家之绝唱”?其何以享受心灵的自由,摆脱牢狱之桎梏。
这么说,司马迁不坐牢便写不出《史记》?显然“坐牢”这个“因”牵强了(且语言文白相参,生造词语)。无独有偶,在2017届苏州一模考试中,一位同学又这样强加因果:“没有宫刑,怎么会有《史记》?没有文化大革命,怎么会有杨绛?
(2)袁隆平的梦想是稻子可以大到让人在下面乘凉,于是他付诸行动,放弃自由,面朝黄土背朝天。
袁隆平为了培育杂交水稻,放弃了一些休息时间,并不是“放弃自由”。不能为了作者自己论证的需要(即“为我所用”),擅自改变(或强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
(3)史铁生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说他不幸,因为他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双腿,成了残疾人,这使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说他幸运,是因为双腿的残疾让他失去了原有的生活,却带给了他另一种全新的生活,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静下心来去读书,去思考,在地坛中找到了新的生命意义,这才有了现在我们所认识的作家史铁生
这段文字表面上很漂亮,但却包含了强拉因果的逻辑错误。这样的议论让人感到很奇怪:似乎是残疾让史铁生静下心来读书,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从而成了作家;似乎残疾成了好事,史铁生应该感谢残疾。史铁生之所以成为作家,一定有许多具体的因素,但其必然的原因离不开努力、勤奋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等,当然天赋也是不可或缺的原因。无论如何,残疾一定不是史铁生的幸运。
(4)成功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托尔斯泰用10年时间完成《复活》,马云用近20年的时间创造了电子商务阿里巴巴的奇迹,孙中山用20年的努力完成了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的新历史。他们是成功的人、创造奇迹的人。固然,这些成就来源于坚持、努力,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所遇到的机遇密不可分,探其究竟,他们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一条路。是托尔斯泰悲天悯人的心肠、马云机智的洞察力与孙中山的革命性让他们走上了自己的最适合的道路。试想,若让马云去写作,托尔斯泰去革命,孙中山去搞科技,纵使他们被视为天才,也难逃沦为平凡的下场。
作者片面理解甚至曲解事例,托尔斯泰的悲天悯人并不必然使其成为作家,马云的洞察力也可以使他成为其他领域的杰出人才,“孙中山的革命性让他们走上了自己的最适合的道路”更失之简单片面,而“若让马云去写作,托尔斯泰去革命,孙中山去搞科技”,也未必“沦为平凡的下场”。显然,这段话在分析事例方面牵强附会、强词夺理。
(5)汶川大地震在一瞬间夺走了数万同胞的生命,让数万家庭妻离子散,让多少年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这是一件多么让人伤痛的事情!可是,这也给落后的西部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崭新的医院、学校和住房将会在废墟上重新站起来,一个崭新的西部将会崛起。
这一段话中有一个关键句“这也给落后的西部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代词“这”指代“汶川大地震”应当没有问题,也就是说作者实际表达的意思是:“汶川大地震”给落后的西部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有人高度评价说该作者能辩证地分析问题。可是,能这么辩证地分析吗?根据作者的意思这也给落后的西部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推出:西部人民应该感谢“汶川大地震”?这个结论显然有问题,其问题在于地震之后“崭新的医院、学校和住房将会在废墟上重新站起来”是一种必然吗?
我们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就是总会把时间上有先后顺序的事件看成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于是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即往只用一个简单、单一的原因解释事件的发生,面事实上,这个原因可能只是对事件起促进作用的原因之一,而不是根本原因或真正原因。如果论证者没有考虑到原因的复杂性就会犯过度简化的推理谬误。
2.生搬硬套进行“机械类比”。
仅仅根据两种事物为数很少的又不具备典型性的共同属性,就推断类比对象具有与已知属性相关性程度不高的另一属性,这种错误的类推逻辑上叫机械类比。如:
个家庭需要有一个家长,在家庭里发生纠纷的时候,就需要家长来裁决。国际问题要比家庭纠纷复杂得多,所以,国际大家庭也应该有一个“家长”,当国与国之间的纠纷通过协商不能解决时,就应该让承担“家长”职责的国家来裁决。
正因为“国际”比“家庭”复杂得多,所以二者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这样机械类比的结论是靠不住的。
3.误把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
例如,“勤奋出天才”,意思是天才们都是勤奋的(必要条件),如果认为只要勤奋就能成为天才(充分条件),那就犯了逻辑错误——“勤奋”这项必要条件只是诸多条件之一,但是不够充分,要成为天才还应具备其他多方面的主客观条件。
逻辑上的条件关系分为三种(与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有相似之处):
(1)充分条件:有甲这项条件一定能推出乙这个结果,但有乙这个结果不一定是甲这项唯一条件造成,即“有甲必有乙,有乙不一定有甲”,关联词是:“只要……就……”。如“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有“下雨”这项条件就一定有“地湿”这个结果,但“地湿”这个结果不一定就是“天下雨”造成的,也许还可能有其他的条件,如洒水车洒的、别人喷的等。
(2)必要条件:有甲这项条件不一定能推出乙这个结果,但乙这个结果一定要有甲这项条件,即“有甲不一定有乙,有乙必有甲”,关联词是“只有……才…”。如“只有阳光充足,菜才能长得好”,有“阳光充足”这项条件“菜”不一定就长得好,还需要施肥、浇水等其他条件;但“菜”要长得好一定要有“阳光充足”这项条件。
(3)充分必要条件:或者说是无条件的,即“无甲必无乙,有甲必有乙”,关联词是“不论(不管)…都……”。如“不论天气如何,他都按时到校”,就是说“天气如何”(无所谓什么条件)都会有“按时到校”的结果;反过来“按时到校”也不需要任何“天气”条件。
小结
在运用归纳推理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用例既要体现全面性又要避免重复性,而确保用例的不矛盾性是归纳推理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既不能简单地叙述事例,也不能只将事例简单的叠加,必须揭示事例和观点之间的联系,以论证、推演论点。
再次,演绎推理素以严密、规范著称,用于证明结论的正确性;而合情推理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归纳推理从个别的、有限的实例出发,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正因为此,要求写作时格外精心、客观、全面地选取事例。
高考作文名师指津:类比说理的三种范式
“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汉语大词典》)考生要运用类比说理,首先要明确想说的道理,再精心选取类比物,并充分挖掘类比点,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类比说理过程中,主体事物只能是一个,而用于类比的诸如寓言、童话、典故、神话故事以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等客体事物则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如《察今》一文就利用“循表夜涉”“刻舟求剑”“投婴于江”这三个客体事例,形象地论证了“今世之主”一成不变地“法先王之法”的荒谬。
一、由人及人
由人及人是指用某人(现实中的人、历史上的人物、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来类比另外的人。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和齐王进行类比,“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两者都有人“私”,有人“畏”,有人“有求”,这是他们的相同点。两者之间可以进行类比推理:邹忌以妻、妾、客对自己“私”“畏”“有求”的态度,得出自己被蒙蔽的结论;而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对齐王莫不“私”“畏”“有求”,可以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样的说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使齐王欣然纳谏。
如高考佳作《任人唯亲,任人唯贤》一文,开头提出“感情的亲疏远近会对认识事物的正误与深浅产生很大影响”的论点,接下来在主体部分展开论述:
《韩非子》中就有一个用感情来认识和判断事物的典型事例。富人家的墙被雨淋坏了,他的兒子和邻居家的一位老人都劝他修墙防盗,他都不以为意。后来丢了东西,他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怀疑邻居家老人是贼。很简单,儿子与他有血缘关系,于是他认为儿子料事如神,却怀疑邻居老人是贼。由此可见,只注重感情亲疏而没有理性思考是导致他对事物认识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在现代,有没有韩非子笔下的“富人”呢?有!有些人喜欢“任人唯亲”,他们在任用下属时,不是考量其是否有才能,而是看其与自己的关系远近,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些无德无能的人混入工作团队,而真正有志有才之士却被拒之门外。
作文以寓言中“富人”用感情来认识、判断事物和今天有人任人唯亲类比,从而揭示了应抛开感情的亲疏,做到公平、公正的主题。
再如佳作《“江南七怪”的组合魅力》中,考生看《射雕英雄传》后提出了问题:“武功平平的'江南七怪,何以在偌大江湖中占有一席之地?”由此生发思考,以“江南七怪”类比团队协作,新奇有趣又耐人寻味。个体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要融入团队,汇聚合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团队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互相尊重,各司其职,才能相得益彰。这样的思考给人启发。
二、由物及人
由物及人的类比是指用某种事物来类比人类。王国梁在《走得再远也要回家》中写道:“'燕子归来寻旧垒,鸟儿飞得再远,也忘不了旧巢。人也是一样,走得再远,心中永远惦念着故乡。”以燕子不忘旧巢类比人的故乡之思,生动隽永。
 高考佳作《器成还须久为功》一文,也运用了类比说理的方法:
近日,故宫博物院的家具馆对外开放,许多参观者第一次欣赏到宫廷紫檀家具的美丽。紫檀虽美,但它“五年一年轮,千年孕一木”,成材实属不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像树木成材一样,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磨炼和积淀,才能展露出风华。反观当下,对“速成”的渴望涌动成一股潮流。“我报名了翻译速成班,一个月就能拿下口译资格证”“我加了个减肥群,10天极速变苗条”“我刚买了明星快速养成手册,正在琢磨如何一夜成名”……急于工作,急于恋爱,急着看成效,人们唯恐落后于时代节拍的心理成了人生的“紧箍咒”。
考生由珍贵的紫檀木生长缓慢、成材不易,类推到人的成长也需要一个磨炼的过程,对现在人们追求速成的种种现象进行针砭。
再如,就下面的材料运用类比说理方法,写一篇说理文。
公鸡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个不亦乐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点食物,最后却翻出了一颗珍珠。公鸡说:“这个宝物尽管光彩夺目,对我却毫无用处,还不如找到一颗麦粒,用它来填饱肚子。我用不着佩戴这个宝物,也不想用它来打扮自己,就让人们去把它当作宝贝吧!”说罢,公鸡把珍珠丢到一边,继续去翻找它的麦粒。
考生在作文时可以采用由物及人的类比法,先讲“公鸡的智慧,在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次说“公鸡的智慧,在于明白拥有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终将是个包袱,甚至是祸患”;再论“公鸡的智慧,在于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留给那些需要的人”。这样写,条分缕析,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考生只有仔细审读材料,准确把握材料寓意,才能自然而合理地生发出为人处世的智慧。结合材料,由物及人,立论自然准确而高远,给人启迪。
三、由物及物
由物及物是用物与物进行类比。如李泓冰在《为文明的损失拍手称快实属狭隘》一文中,以巴米扬大佛、巴西国家图书馆、圆明园和巴黎圣母院进行类比,阐明世界上任何地方文化遗产的灭失都让人痛心疾首。还以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中国的圆明园作类比,突出巴黎圣母院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这些都是属于人类和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互相尊重,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一个重要方面。秉承天下大同的情怀,深入地了解世界、宽广地观照世界、自信地对话世界,感同身受地珍惜与爱护一切文明成果,才是与今日中国相匹配的世界观。”
高考佳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文,也运用了类比来论证“普通话需要推广,方言也要保护和传承,两者应各美其美,和谐共存,如此方可美美与共”的道理:
水加水还是水,无味;盐加盐还是盐,寡淡;若将盐加入水中,则是一杯有味的盐水。物如此,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
如今,普通话的地位日渐提高,而方言日渐没落。然而,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仅汉族就有很多种不同的地方方言。若只说普通话,虽通用又好听,但犹如每日只吃一道菜、每日只穿一件衣,未免单一。普通话与方言是同根相生、和谐共存的关系,应各美其美,然后才能美美与共。
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盐溶于水则别有滋味,以此类比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阐明普通话与方言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道理,让读者明白“普通话需要推广,方言也要保护和传承”,给人启发。
(0)

相关推荐

  • 假言命题的公式

    相关试题[1] 将下列假言命题或其形式转换成与之等值的另一种形式的假言命题,并用公式表示之. 1.只有优生,才能优育. 2.如果想占领市场,就必须先了解市场. 3.如果非p,就q 4.只有p,才非q ...

  • 2021满分议论文常用因果、假设、比喻、对比论证方法归纳

    议论文常用例后分析方法概述  例证法是议论文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想使议论文论证严谨有力,就必须对论据进行分析.有些同学写的议论文,尽管论点正确.鲜明,论据也典型.可靠,但是由于在举例之后没有进一步挖 ...

  • 满分议论文常用因果、假设、比喻、对比论证方法归纳,后附两篇范文及分析

    议论文常用例后分析方法概述  例证法是议论文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想使议论文论证严谨有力,就必须对论据进行分析.有些同学写的议论文,尽管论点正确.鲜明,论据也典型.可靠,但是由于在举例之后没有进一步挖 ...

  • 2021高考议论文论证方法课件

    加v信gytdj0进v信资料群 长按进群,下载本资料 仅展示部分页面,进扣扣群可下载完整课件

  • 议论文论证方法

    最佳答案 一.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 ...

  • 议论文论证方法训练之道理论证

    议论文论证方法训练之道理论证

  • 议论文论证方法:如何运用引证法

    专题07  融会贯通  浑然一体 --议论文如何运用引证法 时评典范 素心做人 美好人生 蔡建军 何谓素心?心地淳朴之意.语出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弱不好弄,长实素心.&q ...

  • 议论文论证方法:如何运用事实论证

    专题13 选择典例 以一当十 --议论文如何运用事实论证 时评典范 乐取于人以为善 黄兆辉 雨后的空气只是借得草木的几缕芬芳,便让你嗅得一身清凉.2夜空的明月只是借得太阳的几束光芒,便让万物镀上一层清 ...

  • 议论文论证方法:正反对照法

    议论文写作:正反对照,殊途同归 正反对照是议论性文章常见的一种论述方式,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文章论点进行剖析,在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观点的同时,通过二者的对照使论点得到强化.正面论证即列举的例子是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