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家谱之数字化家谱之(二)
来源:王大良的《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数字化家谱资源建设
在数字化家谱中,有一种是把家谱图表文字全部数字化处理的家谱,也称全文数字化家谱。这种家谱的图像版一般是由原家谱进行翻拍或扫描复制而成,最大特点是保存了家谱的原貌,也是最有价值的一种数字化家谱。文字版和图文版的数字化家谱则受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加以数据量巨大、涉及的生僻字和异体字过多、世系图表排版格式特殊、不能拆开扫描,与图像版相比还显得滞后。当然,也有一些数字化家谱做到了图像版、文字版、图文版的相互对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字化家谱数据库、家谱目录数据库等。其中如国家图书馆收藏不同年代、版本、姓氏的家谱3000余种,于1990年专门成立了地方志与家谱文献中心,2002年开始启动数字化家谱项目,计划把馆藏家谱全部数字化,建成全文影像、全文文本、书目库索引、关联检索和全文影像浏览等多种功能的数据库,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便捷的检索和阅读服务。根据这一计划,已先后把馆藏200多种家谱进行了数字化,制成图片12万多张,使读者更便捷地阅读其图像版家谱。上海图书馆作为收藏纸质家谱最多的图书馆,早在1996年便开设了全国第一家家谱阅览室,此后又相继开展了家谱整理研究和数字化工作,2003年又开始把数字化家谱放在互联网上,供读者查询,2015年进一步开放了首批500种数字化家谱的互联网全文阅览。首批开放的家谱都是从馆藏家谱中精选而出的,编修时间最早的在清代,其中既有以清朝皇室爱新觉罗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家谱,也有胡适等名人家谱,更有几乎所有的常见大姓家谱,甚至还有羊、阳、水、须等非常见大姓家谱。同时,该馆还推出了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家谱原型系统,以及家谱家训族规资料网上展览,从不同角度展示其家谱资源。另外,一些地方性的图书馆也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家谱数据库,其中已知的有湖北省图书馆的湖北地区家谱数据库、辽宁省图书馆的清代家谱数据库、山西省图书馆的山西家谱数据库、青海省图书馆馆藏家谱全文数据库、江苏常熟图书馆的古籍家谱数据库、浙江上虞图书馆的上虞家谱数据库等,都对各自馆藏的家谱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数字化,有些还可以阅读图像版家谱全文。
图书馆之外,还有一些专门的数字化技术公司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家谱数字化工作,联合开发了数字化家谱产品。其中北京爱如生数字化
技术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中国基本古籍库工作委员会曾计划把精选的民国以前具有代表性的家谱7000余种制作成“中国谱牒库”光盘,分为下载型和研究型两种,每种都有全文数据和原版图像,并配备专用的检索系统和功能软件,在家谱数字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另如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型数字化古籍《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以及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型数字化古迹“国学宝典·史部”、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发的大型数字化古籍“古文献资源库”虽然不是专门的数字化家谱资源库,但也都有一定数量的数字化家谱文献。
2021/3/21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