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札记(一):曹操的霸业 是“种田流”的胜利

三国史,即使按最宽泛的算法,也不足一世纪。

然而,这短短的一段历史,竟让后人沉醉了上千年。即使现在,要评选中国历史最大IP的话,三国至少“坐二望一”——要不是近些年“宫斗”大兴,有没有一个时代的戏剧性能稳压三国一头,还难说的很。

因此,衔笔决定蹭一蹭这个大IP的热度,写一点三国的事情。

作为一个没有什么写(没)(有)(人)(气)的业余“自媒体人”,这个系列基本上与金戈铁马、权谋诡斗扯不上半点关系,都是出于衔笔个人的兴趣。

如果文章内容恰好合了各位看官老爷的胃口,欢迎留言批评指正~

正文:

大约十余年前,衔笔很沉迷《三国志11》。

刚上手时,衔笔与许多玩家一样,都是选择魏、蜀、吴这种大势力,既有强力的手下,又有广阔的地盘,只要不作死,天下近乎唾手可得。

没有玩过的朋友不要轻易尝试 这游戏堪称“时间粉碎机”

但大势力玩的久了,未免有些缺少挑战。好在这个游戏玩法众多:强大的势力可以一线决胜、千里平推;羸弱的势力经过合理运营,也能熬到称雄中原的出头天。

后来,衔笔很喜欢选择一个小势力,窝在一个角落里屯兵、屯粮、升科技,待到中原打成一锅粥时,再突出奇兵,四处趁火打劫,一举翻盘。

“种田流”开局一般都藏在边陲之地

在游戏里,这种“种田流”的玩法基本是小势力的专属。但在真实的历史中,曹操的霸业,却是实实在在地属于“种田流”的胜利。

一、养支军队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无论在什么时代,战争都是件忒烧钱的事。那么,在三国时期养一名士兵,花费大概是多少呢?

在现存的史料中,并没有关于三国时期养兵费用的具体记载。但是,根据邓艾在淮南屯田时的记载:“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三国志.邓艾传》),我们可以推算一下——

在汉制里,1斛大约是现代的30公斤,按照10万人5年来折算,每名士兵能够领到的口粮基本上相当于现代的4斤多一点。

汉代鎏金铜斛

这种计算虽然粗略,但我们也能够想见,在三国这个战乱年代,想要筹措到足够的军粮,是件多么棘手的事情。

因此,对于当时大多数军阀而言,保证军粮供应的办法只有一个——抢。

这就是三国时期的老百姓:被各路诸侯过完筛子过篦子,扒了一层又一层,直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怎一个“惨”字了得!

于是,当建安元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许都作为自己的根据地时,战乱与灾荒已经将中原变作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人间地狱破败得无以复加。

正因为粮食宝贵 曹操才要强调纪律 割发代首

看到这种情况,曹操估计也是头痛不已。这时,部将枣祗、韩浩给他出了主意:“反正荒田有的是,咱们自己种怎么样?”

曹操把四十米大刀抽出一半:“老子好不容易混上司空,你让我再去种地?”

两人差点吓尿:“哪敢让您种?咱们可以找老百姓来种啊!”

曹操想了想,把四十米大刀又收了回去:“行,就这么办!”

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关于曹操屯田的历史,在《三国志》正文中只是简单的一句:“(建安元年)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但实际上,这背后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头一件麻烦事,是人手不足。

在没有现代农业机械之前,种地始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春种秋收、育苗除草、采集酿造......都离不开大量人力的劳作。

汉代画像砖《农耕图》

然而,当时的中原地区,经过长年战乱,最缺的就是人手:

正因如此,在曹操之前,陶谦等势力虽然也有屯田举措,但由于人力不足,对其实力的提升相当有限。

但这一问题对于曹操来说相当好解决,因为他手底下有的是闲人——

《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在济北国接受了上百万黄巾余部的投降,并选拔其中的精锐,组建起了30万人的“青州军”。自此,这支部队成为了曹操平定中原的主力之一。

黄巾起义失败后,还有大量黄巾余部在各地活动

精锐都选出来打仗了,剩下的老弱妇孺总得安排,于是,曹操大手一挥,“种地去!”

于是,从初平三年开始,这些黄巾军的余部便在兖州地区开始了小范围屯田。到了建安元年,曹操故技重施,攻下了盘踞在汝南、颍川的刘辟、何曼、黄邵等黄巾余部,“得贼资业”,又获得了大量的人员与物资,这才使大范围屯田成为可能。

然而,随着势力范围的扩大,这些黄巾余部也逐渐开始不够用了。

因此,曹操在东征西讨之余,开始“内部挖潜”,搞起了“人力资源配置”——

曹操迁移百姓的主要目的地,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从东汉时期开始,就是北方种植业的核心经济带。这一区域西起关中(今陕西中部);东到齐鲁;北到涿郡(今河北涿州)、中山(今河北定州);南到颍川(今河南禹州)、南阳(今河南南阳),土壤肥沃,河流也相对密集,是屯田的“黄金区块”。

黄河流域图

因此,曹操设置了关中、河东(今山西西南部)、伊洛(今洛阳地区)、汝颖(今河南安徽交界地区)、淮泗(今徐州地区)等数个屯田基地,并对迁移至这些地区的百姓加强约束、提供农具、家畜等便利条件,用种种手段牢牢地将百姓与土地捆绑起来,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特别是建安十八年之后,曹操采纳司马懿的建议,大搞“军屯”,以各地驻军作为屯田主力,进一步扩大了屯田的规模和范围。据统计,曹魏政权先后开辟了近30个屯田基地,几乎占到了曹魏治下郡国的三分之一。

影视剧中的曹操与司马懿

从这时起,曹魏的各路军队,几乎都是放下刀剑便拿起锄头,“秋冬习战练,春夏理农桑”(《晋书.安平献王孚传》),基本相当于古代版本的“南泥湾”。

随着屯田的发展,曹魏统治区内的百姓生活开始变得安定,“百姓勤农,家家丰实”(《三国志.杜畿传》),而大量中原地区的外流人口也开始向故乡回流,使得曹魏政权的实力得到了不断加强,彻底奠定了其在三国中的优势地位。

三、种田,只是个开始

按理说,劳动力足够,又有大量的田地,屯田的工作就没什么麻烦的了。但实际上,种出粮食,只是屯田这项大工程的开端。

前文说过,从实施军屯开始,曹魏屯田基地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如何顺利地调运粮食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曹操作注的《孙子兵法.作战篇》中曾经提到粮草陆运的效率:“转输之法,费二十石得一石”,这样的损耗比例,就是曹操家里有聚宝盆也扛不住。所以,利用水路,就成为了粮草运输的唯一高效途径。

从建安七年曹操开辟睢阳渠开始,曹魏政权在各自然水系之间开辟了大量的运河、水渠、陂池,整个中原地区仿佛一个大工地,挖沟开渠、搬砖运土,好不热闹。

历史上的夏侯惇实际上就是以搞农耕、水利闻名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曹魏政权在其统治范围内建设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水利体系,不仅保证了各个屯田基地的灌溉,还极大地便利了战争期间军粮的供应,“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三国志.邓艾传》),为战事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曹魏区域中的水系图

除此之外,曹魏还在各个关隘、要塞、边境等要害部位设置“邸阁”,也就是专门的军用粮仓。当军队在水路不通的地方行军时,这些粮仓就成为军队的中途补给站,既能够提高补给效率,也有效减少了粮草在转运中的消耗。

清代水利专家康基田在其著作《河渠纪闻》中提到,曹魏之所以成就霸业,是“始于屯田,成于转运”,因此,说曹操的霸业是属于“种田流”的胜利,大概是说得过去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

《后汉书》

《晋书》

《河渠纪闻》

本文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