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成为有钱人的7条准则
点击加载图片
有人说,人间并没有什么对错,只有强弱,而决定一个现代人是强还是弱的直接关联因素,无非就是钱财的多少。如果有人对你说,他可以帮助你成为富豪,你会相信吗?
×杂面书生×
教人如何致富的书籍不在少数,专门研究贫富差距的学者也大有人在。哈佛大学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就致力于“穷人和扶贫”的研究,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后,他同事们得到了惊存于人间的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
点击加载图片
财团控制政府的事件,并不只是在电影中才能看到,想想临近的韩国就可以明白,权力也不过是暗中交易的商品而已。图源:BillionsSeason1
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所谓的专心致志”,是在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在《稀缺》一书中指出:最终,因为短视而只能看到眼前的思维方式,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最终陷入忙碌和贫穷。
无独有偶,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阿比吉特·班纳吉教授与埃斯特·迪弗洛教授,也指出了类似的造成贫富差距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他们不把买那些东西的钱攒下来,将钱投入到真正能使他们过得更好的地方?穷人会更加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
他们的思维常常反映出这样一种想法——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时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只关注当前,只顾着把眼前日子过得愉快。
点击加载图片
如果暂且放下对“穷人思维”的执念,那些财富优厚的人都在做什么呢?他们又是靠着哪些生存理念成为了今天的自己呢?
有一类金融服务,叫做“财富管理”。很好理解,就是帮助那些有钱人“花钱”,当然,前提是能做到越花越多。
按照该业内通常的定义,财产在1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之间的可称为中产百万富翁,超过2000万美元可称为财富精英。在财富精英中,2000万美元到5亿美元之间称为富人,5亿美元以上可称为富豪。
点击加载图片
有钱人在想什么?他们有哪些习惯?他们是如何做到越来越富有的?想必,为他们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人最了解。
前一财首席执行官周健工曾在《横越未知》一书中提到,他的朋友普林斯就专门为他人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并且其客户均属于财富精英的圈层范畴。
普林斯研究富豪超过10年,并试图总结出那些成功者共同的想法和行为特征。他发展出一套方法、工具和技巧,帮助一些富人变得更加富有,并称这7条准则为“金钱法则”:
1.以创富为使命。赚钱能达到使命的高度吗?赚钱与任何其他事业一样,需要付出许多。每个人都想发财,但绝大多数人并不愿意为创造财富付出相应的努力。其实,创造财富,也意味着个人放弃许多,甚至做出某些牺牲。
2.开明利己。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生意上,没有你应得的,只有你争得的。”那些生意上非常成功的人,往往追求利己的局面,甚至利用对手的弱点,而在面对众人追求的皆大欢喜的结果时,他们的内心是不为所动的。为了实现目标,需要提前谋求自己的优势。
3.与财富保持一致,即始终与金钱保持密切关系。例如,如果想赚钱,就要尽量在华尔街工作,尽量把自己的技能用于能赚得高回报的事业中。另外,成为富豪意味着你要始终拥有股权,这样才能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获得财富的倍数效应。
4.乐于分享。那些成为富豪的人,永远不会认为团队成员会乐于奉献,他们总是为伙伴安排优厚的回报,采用现金、股权或者用其他“社会货币”的方式,这样才能实现持续创富的长远目标。
5.人脉以回报及结果为导向。维护一个精炼但深厚的人脉网,其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友谊,而是为了获取权力和影响力。特别是要结交占据要害结点上的关系,从而让成功者最有效地分配其时间和精力,在以后的成长中产生杠杆效应。
6.从失败中改善并继续追求目标。在创富的过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富豪们并不刻意回避。相反,他们会坚韧不拔,“利用”失败,尤其是在遇到重大挫折时,富豪们会表现出意志力,不会退缩。许多富豪都喜欢尼采的一句话:“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
7.高度专注。尤其是那些白手起家的富豪,他们会非常专注于一些核心的事情,而把其他事情尽可能交给其他人负责。
■■■■■
不妨试着想一下,如果你今天停止工作,还能活多久?继续为一种有工作的虚幻安全感,而盼着年假和双休以及工作40年后获得的一小笔养老金?
当然完全依靠上述7条准则,并不保证我们一定可以成为有钱人。但如果你不能稍微扭转思维,或许很难逃离贫穷和忙碌的陷阱。毕竟,创造财富需要的不是偶然的警醒,而是持续、永恒的警醒,一种在任何时候都能抵抗诱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