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长大,也不想父母变老,学会三点让孩子欣然接受成长

“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这句打动无数网友的话来自一位刚刚20岁的姑娘——刘家怡,和陈玉婷、谢佳慧一样,他们都是在抗疫一线奋战的00后,用行动书写着使命和担当,告诉社会“00后长大了,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一代。”
然而,在社会中,却存在大批的“不想长大”的孩子,在他们眼中,成长一定是伴随着痛苦而来的,它会让妈妈变得越来越老,也会让自己逐渐失去原有的宠爱,更会徒增许多成年人的压力......
我们深知成长不可避免,那么究竟该如何让孩子从心底里欣然接受成长、助其达到“成熟”的理想状态呢?

一、你家孩子中枪了没?身边那些“不想长大”的娃都是这样的

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使劲浑身解数抵御“成长”,方式千奇百怪,但实际上可以归为这两大类:“依赖型”和“装嫩型”。
最为常见的是依赖型,具体表现为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家长。在家中,“妈妈,你过来帮我一下”是这些孩子的口头禅。他们需要的可能只是叠几件衣服、洗几只臭袜子、收拾一下屋子,却一定要让家长为他们服务。
在他们眼中,自己永远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长大对于他们来讲根本没必要,因为自己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有父母在身后为自己撑腰。
还记得台湾著名女星狄莺的儿子孙安佐吗?从小妈妈对他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十分溺爱,但这种依赖的心理,导致他变得无法无天。18岁那年,他在美国因涉嫌持武器并放话说要用枪在学校扫射,而被控告恐怖威胁,后因妈妈亲自出面才得以解决。
还有一种就是“装嫩型”,具体表现为行为、心理上的幼稚化。
有些孩子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没有长大选择装“幼稚”,在行为上体现在不分场合随意的哭、喊、发脾气。比如,孩子可能因为得不到一个喜欢的玩偶而在赖在原地不走,面对自身的一个小错误选择“逃避”,当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会崩溃大哭。
在心理上,这种“装嫩”体现在“认为自己还是孩子,什么都做不好”,反映到生活中就是面对任务总是畏畏缩缩,不敢尝试。还有一种是“唯我独尊”,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应该围着他转。
这种装嫩让不想长大的孩子感到安全,他们用这种行为欺骗“父母”的同时,也在自欺欺人。在这种行为的潜移默化下,即使他们具有解决事情的能力,也会选择“逃避现实,永远活在童年里”。

二、孩子为什么“抗拒长大”?解读孩子“不想长大”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我和学生们在交流成长这个话题的时候,就有一名女生提到了“不想长大”,甚至说,“如果可以,我愿意做一辈子小孩子。”
我当时很好奇,于是问她“成长不好吗?可以独立,可以自己挣钱买喜欢的东西,可以不那么受父母的束缚。”她肯定了我的想法,话锋一转说到,“这些我都知道,可是如果自己接受长大了这个事实的话,就要表现出一个大人的模样,去承担很多不想承担的责任,会很累的。”
听了她的话之后,我也大概理解了孩子们抗拒长大的原因。归根结底,他们抗拒成长无非是因为两点:一是成长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二是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他们感到焦虑。
首先,对这些孩子而言,成长意味着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直面来自社会角色和自身情绪的压力。比如,他们再也不能给父母乱添麻烦,而要学着分担父母的压力;即使有不良情绪也需要自己消化随意的发脾气,不能再哭着喊妈妈然后肆无忌惮的扑进妈妈的怀抱;要学会自己处理一些事情,满足社会对他们的需求。而有些孩子自身还无法很好地因对这些伴随着成长突如其来的责任。
次,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这些孩子们因产生焦虑而不愿成长。比如能否像同龄人一样拥有辉煌成绩、除了依靠父母外能否有经济来源、自己能否满足父母的期望......这些未来的不确定因素,都会加大孩子的焦虑,让他们不想长大。中国的孩子在应试教育下成长,很多孩子实际上是只会学习和考试,距离自力更生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再受到一些“别人家的孩子”的影响,孩子们难免很恐慌,从而消极的拒绝成长。
但是,拒绝成长,会让孩子、让整个家庭付出沉重的代价。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讲到“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而规避问题、逃避痛苦是人类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
电视剧《都挺好》中就有一个典型的形象——苏明成。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是爸妈不能解决的,只要变着法的讨好父母,他就能够“得偿所愿”。上学时学习不好,考不上好大学,他依赖家里托关系花钱找;毕业后挣不到生活费,就讨好爸妈靠家里贴补;结婚后没房子,他也依靠父母卖老房子给他置办。最后,因为从小就拒绝成熟,导致自食恶果,不仅面临破产还被迫离婚。
这种养巨婴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反复上演,不仅惩罚着拒绝成长的人也在惩罚着一个个家庭。
2018年9月,在上海街头曾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上了年纪的老阿姨在街上走着,后面一男子突然冲过来将她抱起,在空中狂甩。经民警介入才发现,这名老阿姨是男子的母亲。
男子因为母亲拒绝给他2万块钱还银行贷款就直接动了手,对自己的母亲又是拖拽又是殴打。试问,如果母亲在最开始就严词拒绝,何以造成如今这种“家丑外扬”的局面?
以上种种,都在向我们发出一个信号,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不想长大”的心理,不仅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逐渐形成逃避型人格、变成社会上的“巨婴”,消极对待人生,无法适应社会,更会让整个家庭长期处于阴影之中。

三、如何帮孩子找到自身与成熟之间的平衡,学会接纳“成长”?

1.引导孩子明白“成长不可避免”,无论抗拒与否,每个人都必须经历
 
我至今记得女儿小米对我说的一句话,她说“妈妈我不想长大,我不希望你去世。”听到女儿这句话时,我的眼泪几乎都要涌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孩子不想长大的行为,也意味着在表达对父母的爱。因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认为只要自己不长大,父母就不会变老,就会一直陪在他们身边。
但是,让孩子看清“成长不可避免”是家长的责任。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在带孩子观察植物,并且温柔地告诉孩子荣枯是自然界的规律,万物都有出生、生长、繁荣、衰老、死亡的阶段,所有生物都逃不过。
由此,我们可以谈及到每个人都要直面自己的成长。慢慢让孩子明白,随着每一天的消逝,一切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而只要我们始终积极努力地去生活,敢于接纳世界的不完美,并且愿意将自己的光和热散发出去,这一切所得即为成长。
告诉孩子们,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爸爸妈妈还会陪伴他们走很长一段路,并且会一直爱着他们。如此,孩子才会不必因为向死而生而感到无力与悲伤,而是愿意带着爱与温暖的力量去面对成长。
2.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与好处
纪伯伦曾写过一首诗给父母,诗中写道:“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把握孩子人生的大方向不跑偏,但不可以主导孩子的思想,干涉孩子的自由。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家长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自由的快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安排自己的人生。
家长可以先从日常小事开始,在生活中给孩子更大的自由。比如,让孩子自己制定一天的规划而不是听从父母的命令,让孩子决定放学回家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练琴,想买哪些款式的衣服。让孩子在一点一点的拥有更多的自我掌控权的同时,感受到成长带来的新鲜感与自由感。
同时在做决定时,家长应该保持“民主”。让孩子明白,长大后你与他人的关系会更加平等,别人不再会因为你是小孩子而忽视你,你的观点会被更多人听到。
3.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自己去接受历练。
其实,许多孩子不是不想面对成长而是没有做好准备。他们害怕自己没有能力达到父母的期望,也害怕自己变得“不完美”。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拥抱成长,爸爸妈妈会是他坚强的后盾、会一直爱他们。
事实上,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存在一种准备好了的完美状态,真正的成熟并不是一个走向完美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渐接纳不完美的过程。
在中国,绝大多数刚刚步入社会的孩子并没有靠自己的收入维持生活的能力,这是多年以来的传统形成的。因此,在孩子为难的开口前,父母应该给孩子一定物质上的支持,让孩子不必因为阅历不足而“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减少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无力感”。与此同时,家长也要亲口告诉孩子“长大了不代表爸爸妈妈不爱你了,你有足够的时间来试错,爸爸妈妈会支持你。”
同时,家长应该试着让孩子去接触社会,让孩子逐步为成熟做准备。我们可以从带孩子去单位“陪家长上班”开始,让孩子认识到社会的环境;还可以鼓励孩子去组织一场大型活动,或者去一些正规的组织做兼职。在合适的年龄去接触一定的社会,不仅有利于减少孩子对于成长的恐惧,更能增加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加强对世界的认知。
成长是可以看见的,它压在逐渐浓密的双眉处,它落在日渐强壮的双肩上,它显在逐渐平和的心态中。只有帮助孩子做到欣然的接受成长,作为家长的我们才能放心的目送着孩子远去

推荐阅读

某些中国男生,你们的大男子主义值几块钱?

《安家》大火:被父母讨厌的孩子,过得有多惨……

李国庆“反对给抗疫医护子女加分”:升学公平性,应该如何看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