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电影观察:网络电影被"怒斥"而大出风头,归根结底是“创新不足”惹的祸
网视导读:因上周“王晶怒斥”事件,网络电影再次受到热议——内陆网络电影繁荣的背后是简单的蹭香港电影IP还是盗窃香港电影IP?如今网络电影对于香港电影的依赖,表面上看,似乎在弱化,但却是在一步步加重。为什么?因为内陆网络电影的”创新“能力太差。
2018年第一季度对于网络电影而言,可谓是开门红。1月份,《新僵尸先生2》、《大梦西游4伏妖记》、《超级大山炮之海岛奇遇》接连在10天内累计票房分账破千万。而2月份上线的《济公之英雄归位》更是上线4天票房分账收益便破了千万,另一部网大《灵魂摆渡·黄泉》则创造了网络电影票房分账新纪录,上线不足一个月,累计票房分账便超过3000万。
随着网络电影票房分账的不断攀升,如今的网络电影也从“杂牌军”变成了“正规军”,从争相“蹭热点、打擦边球”演变成了如今的“拼制作”,除此之外,如今的网络电影快速发展之余,也开始注重“内涵”。
但在上周,因为香港导演王晶“怒斥网络电影盗窃香港电影IP”,因而让网络电影在香港国际电影节期间“出尽风头”。而热议背后却是网络电影一直想要摆脱,却尚未摆脱的“蹭IP”现象。
“蹭IP”为网络电影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如饮鸩止渴般,“急速突进”的网络电影已经无法摆脱“蹭IP”带来的红利。
2015年《道士出山》等一大批网络电影的成功,让很多初入网络电影行业的公司或者制作人看到了机会,而且下意识的认为“蹭IP热点"能够快速获得成功,随后,诸如《我就是潘金莲》、《潘金莲就是我》等一大批蹭院线电影热度的作品便出现了。
除蹭当下IP热点外,很多人发现,在各大视频网站上被搜索的高频词中,很多都与”香港电影“有关,如“林正英”、“周星驰”等等。正是这一发现,在平台方影响下,网络电影开启了“蹭香港电影IP”之路,随后,带有“僵尸”、“古惑仔”等标签的网络电影大批量涌现。
香港电影IP为什么如此受内陆网络电影市场钟爱?除观众喜爱之外,剧本改编的简便(甚至拿来就用)也是内陆网络电影市场钟爱香港电影IP的另一大原因。
由于监管政策的原因,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一些“鬼怪”或者其他形式的电影作品,不能够在网络视频平台播放,导致很多年轻人没有机会看到或者再次重温,因此,网络电影顺势将这部分电影故事拿过来稍作改编,便拍摄成新的电影作品。
其实,“蹭香港电影IP”行为的产生,平台方也有一部分责任。网络电影诞生之初,由于进入这个行业的公司或者从业者,完全不晓得应该创作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够迎合网络观众的喜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平台方通过自身平台数据,给这些网路电影创作者指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方向,因此香港电影变成了创作者争相追逐的对象。
而如今的网络电影对于香港电影的依赖,表面上看,似乎在弱化,但却是在一步步加重。为什么?因为内陆网络电影的”创新“能力太差。
如今的网络电影虽然在制作水准上,与前几年相比,有了质的提升,但从故事创作的角度来看,改变并不大。
首先,网络电影的故事原创非常难,难点并非来自剧本的创作,而是来源于故事能不能被观众认可,这就导致“创新”存在很大的风险,而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网络电影公司而言,这是不能接受的。
其次,“创新”的目的是能够进行初步”IP孵化“,而包装出一个IP是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投入,而对于追求”短平快“的网络电影公司不愿更不能去这样投入。因此,现在网络电影的进步或者创新便成了“蹭IP”基础上的制作水准提升。
其实,仔细思考之余你会发现,内陆网络电影“蹭香港电影IP”的行为,有些类似目前综艺节目抄袭国外综艺的行为,而这种行为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创新”能力太差。
-END-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网视洞察】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网视洞察】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如有其它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方授权并注明出处。
授权联系:微信号 xiaoxingxing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