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感”是影视作品的制胜法宝?别太当真
网视导读:当下的影视圈,不仅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在追求“网感”,就连电视台购买电视剧都要求有“网感”。是不是有“网感”就能获得观众青睐?业界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只留下“网感”一词,让影视制作人苦苦追寻。
令业内影视剧都在追求的“网感”究竟是什么鬼?貌似没有人能给到肯定且准确的回复。目前小编能理解的大意是:符合当下主流年轻群体所喜爱的,通俗易懂且能够被大众娱乐和调侃的文化触感。这样说来似乎简单了许多,反观现今热播影视剧,个个都具备此类条件,但它们都是“精品”吗?很多人不以为然。
“网感”是顺应观众对网生内容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新词汇,也是业内人竞相追寻和对品质的附加要求。网络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让观众有了宣泄情感和自由表达的欲望,从而催生了很多具备“网感”的内容。
大剧追质感,小剧追“网感”,这是行业里的生存法则。但随着互联网视频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大制作高成本的电视剧,还是低成本小运作的网络剧,都在追求“网感”的道路上越走越深,以此来证明“网感”对于一部作品的重要性。确实如此,有些电视剧、网络剧、综艺节目凭借较好的“网感”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说到具有“网感”的影视作品,《万万没行到》和《屌丝男士》算是最早一批带有“网感”色彩的网络剧,它们的火爆得益于亲民和“接地气”,虽然那时的拍摄技术粗糙,演技也不够精湛,但还是凭借十分“接地气”的内容,成功突围。
相比几年前的“网感”,如今观众所追求的“网感”似乎又附加了很多的条件,要内容过硬,符合民意,还能让观众从中获取欢乐。听上去很困难,却也不乏有此类作品让观众眼前一亮。《人民的名义》的出现,让观众打破了对现实反腐题材剧没有好收视的刻板印象,也翻新了观众对“网感”的认知。即使很正的电视剧,也可以和观众互动起来。剧中的人物原型遭深度“扒皮”,引发网民热议,微博阅读量破20亿,讨论量高达143万,真正的实现了全民看剧的景象。那么它的“网感”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它主打反腐的剧情,加之对人性的探索,不仅刺中了社会痛点,还揭露了残酷的现实,其“接地气”的官场描述,不禁引人深思。其次“老戏骨”们对剧中人物的完美演绎,让网友产生了强烈的创意细胞,脑洞大开的输出了“达康牌”表情包和“亚洲天团汉东boys”等一系列网生元素,最终造就了一部兼具品质和“网感”的爆款电视剧。
让整个影视创作跟着“网感”走,会严重影响影视行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过度的追求“网感”,会失去影视作品原有的本质,从而迷失方向。顺应网络文化的作品,有其可观赏价值,但在同质化严重的网络环境中,有优质作品产出的同时,必当也会有劣质的作品出现。一味地看中“网感”忽略作品本身价值,就会发生适得其反的舆论差评导向。
《孤芳不自赏》大量的抠图,引发观众不满
就如《小时代》、《幻城》、《孤芳不自赏》等为网络而生,具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拥有强大的IP支撑,但最后所得的评价都差强人意,并不是因为它们不具备“网感”属性,而是在作品的质量上就不过关。细分三部作品会发现,都改编自爆款小说,拥有大量的原著粉丝,未播出之前观众对其期待相当之高,也都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抓住了年轻群体对时装、奇幻、仙侠剧的热爱这些点,可以说是亲民且适合网络播出的作品,但最后都扑街了,究其原因不是所谓的“网感”缺失,而是本身从制作、改编、演员等方面都有所欠缺。
《幻城》被称为升级版“巴啦啦小魔仙”
这也说明了“网感”只是作品成功因素中的一个,并不能全指着“网感”求生存。“网感”是把双刃剑,利用好了是把“宝剑”,利用不好只能是块“废铁”。且小编认为所谓具备“网感”的好作品,都是从质量本身出发的,“网感”并不是一把通向成功的万能钥匙。
从市面上播出的影视剧和综艺作品来看,将“网感”一词发挥充分且利用恰当的,综艺作品占了大多数。《奇葩说》、《吐槽大会》、《火星情报局》这些爆款综艺,它们才是真正具有“网感”的作品,它们的成功得益于“网感”,但不全权归属于“网感”。
其实“网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我们当然希望市场上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出现,有更多小成本的“爆款”作品能够获得网络观众的喜爱和赞赏。但是,一部好作品的衡量标准要比“网感”多得多,也丰富和多元得多。换句话说,并不那么具有“网感”的作品,也有可能火爆于网络,何必非揪着“网感”不放呢。
什么叫“网感”,无非就是被网络大众所认知的客观感受,它只是一个被神化的形容词。如果将大家追寻的“网感”转换成“质感”,想必影视业的整体发展将更加明朗。
-END-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网视洞察】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网视洞察】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如有其它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方授权并注明出处。
授权联系:微信号 xiaoxingxing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