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篇 中医视角—今年的水灾、天气与疾病 2024-06-10 03:31:46 除了河南的水灾外,今年全世界很多区域都遭遇了暴雨和极端炎热天气。一般来说,东南方靠海地区天气越热,蒸腾到空气当中的水分就越多,就会给降雨形成条件;另外,天气越炎热,山上的冰川也就融化的越多,河道就很容易涨水。我国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海水比土壤更容易吸热。一年春夏季节,太阳照射在海面上,海水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海面温度反而会比较低。西北方的内陆,由于土壤的比热容比较低,吸收热量较少,地面温度反而会比较高。温度低的区域地面大气压力高,温度高的地面大气压力低。气流通常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流动,所以,我国通常在春夏两季吹东南风。秋冬两季相反,西北内陆的土地比热小,吸热能力差,地面的大气很容易冷下来,东南方向的大海吸热能力强,地面大气降温慢。所以,我国秋冬地区经常吹西北风。我国的高山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高山地区海拔高、气压低,就形成了一个抽风机效应。西北的冷燥气流和东南的暖湿气流很容易汇集在高山形成冰雪和冰川。以本次河南大水为例,从东海形成的暖湿气流台风“烟花”一直从东南向西北移动。由于我国的地形缘故,“烟花”在到达河南前经过的全是平原,几乎没有遇到高山。而河南西临太行山和伏牛山,暖湿气流遇到高山的寒冷气流后,会迅速形成凝结降雨。 那么,强降水为什么会出现在河南?这种情况是否可以预测?笔者在2021年1月21日写了一篇《辛丑的年轮》的文章(点击链接查看),准确的预测了今天的夏天的湿热天气(从5月21日到9月22日)总体说来,地球的气候条件受地球和太阳的运动规律所决定。另外,地月运动关系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我们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运动面称作“黄道面”。总体说来,黄道面是一个不稳定的平面,每年经常会有轻微变化,但这种变化对人类的感觉是显著的,很容易导致极端天气。这种变化主要是受太阳系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60年的周期性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影响。这种变化导致每年的春夏秋冬和上年会略有不同。《黄帝内经》的作者总结出了这样的变化规律,把他写入《黄帝内经》上卷《素问》从第66篇到第71篇。只不过由于语言晦涩难懂、篇幅巨大,和现代人思维模式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很难看懂。十天干的变化规律是这样的: 每逢天干是甲年或者己年,受土星运动规律影响较大;每逢天干是乙年或者庚年,受金星运动规律影响较大;每逢天干是丙年或者辛年,受水星运动规律影响较大;每逢天干是丁年或者壬年,受木星运动规律影响较大;每逢天干是戊年或者癸年,受火星运行规律影响较大。“过”代表的是对应星体呈加速度对地球气候产生显著影响,“不足”代表对应星体呈减速度对地球产生负的显著影响。例如今年是辛丑年,天干“辛”对应的是“水不足”,意思是水的流动不足。古人在命名五大行星名字的时候已经有所考虑,名字和气候直接对应了起来。“水不足”的内涵是:我国东南方天气炎热,蒸腾到天上的水汽很充沛,而西北方天气却不太冷。西北和东南的温差不够大,不足以形成强对流,没有足量的“风”,空气流动不好,气候就很潮湿。12地支的变化是这样的: 不同的地支年份代表了不同的气候状态。自然界的气候状态总体说来分为“风、热、暑(火)、湿、燥、寒”六种气候变量。如同本次的河南大水,具体的气候条件实际上是天文综合地理因素决定的。今年地支决定的气候变量是“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意思是上半年夏季潮湿,下半年冬季多雨。在《辛丑的年轮》(点击查看链接)里预测到2021年的气候条件每个阶段如下表: 河南以及安徽地区是中国的中原地区,河道丰富,黄河带着上游的泥沙堆积在中原形成很厚的黄土层,最厚可达400米,本身就很容易积“湿”。而河南的西边又紧挨着海拔近3000米的太行山、伏牛山、以及秦岭山脉,位置恰恰是一个冷热交汇点。冷热交汇点最容易引发暴雨。从地理位置上看,黄河在进入河南以前属于上游,大部分地区都是峡谷地带,水流湍急。在经过山西和陕西黄土高坡的峡谷地带带走了大量的泥沙。进入河南后黄河流经的地方变成平原,水流变缓,上游大量的泥沙开始沉积,导致河南流经的地方河床不断堆积,变成了地上河。自古,河南一直是黄河水患的地方。 去年2020年是庚子年,受“金星太过”影响,天气偏冷,所以山川融化的冰川较少,所以去年几乎没有出现过水灾。今年夏天偏热,去年积攒多余的冰雪都会集中在今年融化,引发水灾。根据《黄帝内经》的计算推测,湿热雨水天气将持续到9月23日。一过9月23日秋分,天气和地气全面转成“阳明燥金”,北方和中原地区将立即转向干燥气候,一直持续到11月22日的小雪时节。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但过了11月22日小雪到2022年的1月21日大寒节,主客气都是“太阳寒水”,加上今年的在泉之气是太阳寒水,可以预见今年的冬天肯定是一个多雨雪的冬季。自然界温度、湿度的变化是主要的致病因子。《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说:“四之气,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胕肿。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持于气交而为疾也。” 上段话的意思是7月22日到9月23日这61天(第四气),天气非常湿热,大气流通不好,风偏少,中国东部和中部的平原地区很容易引发强降雨。空气中的湿气挤占氧气位置会导致人们缺氧,疲倦和水肿。肥胖内热的人更容易出汗、腹胀甚至出血症状。从9月23日秋分到11月22日小雪这一段时间(第5气),秋天会迅速到来,北方会有霜降提前到来,草木迅速凋零,很容易患上感冒。结合今年的疫情,德尔塔病毒受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将由湿浊性质改变为冷燥性质。其实人类永远不可能消灭流感,与其穷尽的追逐病毒和研究疫苗,不如想办法回归到全民健康上来。从11月23日小雪到明年1月21日大寒,天气寒冷,中国的华北、中原、黄河和长江流域多雪,南方地区多雨。人们很容易患湿寒为致病因素的腰痛、关节痛、风湿等疾病。人类生长于自然之间。是大自然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及“风、热、暑、湿、燥、寒”的气候条件创造了人类以及人体的五脏六腑。同样,自然界温湿度以及气候变化同时也是致病因子。中医不仅可以治病,而且可以根据自然规律预测气候变化以及相关的致病因素。从哲学角度看,可以帮助我们运用自然规律尽量的避凶趋吉,顺势而为,不再为疾病所担心恐惧。 赞 (0) 相关推荐 干货丨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附重要知识点详细梳理!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知识梳理 ...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古老的天文地理。2021辛丑牛年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古老的天文地理.2021辛丑牛年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现在人们多把此书称之为--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内容覆盖广博,自然.生物.心理 ... 为何水患从古至今都是河南人的噩梦? 连日来,河南省郑州市及多地遭遇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短时间内降雨量超过安全警戒线,给河南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现场一片汪洋,令人痛心. 实际上,河南自古就是水灾频发之地,打开河南的<地方志 ... 今解黄帝内经第19篇:“气候”一词的来源和本质含义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内涵,帮助读者建立系统的中医思维,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所收获及心得.为把道理讲清楚,每篇文字都会较长,适合慢慢品味. 相比于其他文明 ... 五运六气讲的是什么? 五运六气理论讲的是什么 很多人对五运六气理论不认可,认为瘟疫的发生与五运六气没有任何关系. <黄帝内经>的运气七篇大论,不懂的人认为是糟粕,懂得人认为是精华. 实际讲的是太阳,地球,月球和 ... 科学解答:为何气象战不可行? 天地系统,运行有序.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大而难控,损而难复.关联难分,多变难测.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释:地球是一个完备的系统,自然万物有规律的运行.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十分紧 ... 至暗时刻:郑州、德国洪水到消失的北极... 共3040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阅读导航 归途 从河南到北极 地球魔咒 至暗时刻 逃离吗? 归途 周二的墨尔本,凄风冷雨,封城寂寂,满眼肃穆萧杀之气. 驱车去离CBD10公里之遥的马场打疫苗,一路几 ... 吃货也有机会拯救地球,你准备好了吗? 这个夏天,北京雨水特别多.一位旅居北京的朋友在朋友圈感慨:那么多年,第一次遇到衣服晾不干的情况. 何止是北京-- 5月,捷克遭遇了极端的降雪[1],与此同时,北极圈的温度却超过了30℃[2]: 6月份 ... 迈入中医之门第73篇:中医视角解读“出血类疾病论治” 后三期发文预告:头痛论治.梦病探析.肿瘤发病原理探析.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帮 ... 迈入中医之门第89篇:中医视角解读“疼痛论治” 后三期发文预告:论中医的流派.第一阶段即将结束,启动第二阶段中医方剂讲解.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 ... 迈入中医之门第90篇:中医视角解读“论中医的流派” 后三期发文预告: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深入浅出方解伤寒"系列文章.12月-1月期间,暂停更新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 ... 迈入中医之门第88篇:中医视角解读“手脚冰凉和手脚发热论治” 后三期发文预告:疼痛论治.论中医的流派.本系列结束,开启第二系列,深入浅出方解伤寒.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 ... 迈入中医之门第87篇:中医视角解读“失声音哑论治” 后三期发文预告:手脚冰凉和手脚发热论治.疼痛论治.论中医的流派.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 ... 迈入中医之门第80篇:中医视角解读“肝病论治” 后三期发文预告:皮肤发黄论治.不孕症论治.产后病论治.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帮 ... 迈入中医之门第39篇:中医视角下的人体六大系统(有视频讲解) 作者:同人,原文首发公众号"四圣弘医",文章转载已获得同人授权,且为原作者在今日头条唯一正式授权. 后三期发文预告:阳明系统与阳明病.阳明病分析和对治思路.少阳系统与少阳病对治 发 ... 迈入中医之门第86篇:中医视角解读“皮肤病论治” 后三期发文预告:失声音哑论治.手脚冰凉和手脚发热论治.疼痛论治.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 ... 迈入中医之门第84篇:中医视角解读“小便不利类疾病论治” 后三期发文预告:黄疸病论治. 皮肤病论治.失声音哑论治.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