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卫雄:停电引发的少年记忆

记忆中少年时家乡没有电的乡村生活,却是有点苦涩也有些甜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黄梅乡下的老家还没有通电。冬天晚饭后,通常只能在油灯下听长辈们聊家常或讲故事。那时家里往往只点亮两盏油灯,吃饭的堂屋一盏,厨房一盏;即便有多余的灯,为了节省灯油,也不会点亮它。夜晚到处是黑黑的,很安静,除了偶尔能听到一、两声犬吠外,万籁俱寂,故事里的坏人甚至妖魔鬼怪仿佛就藏在某个黑暗中的角落里,以至于不敢单独去黑暗的地方。尽管有些害怕,但油灯下一家人讲故事、听故事的温馨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那时候,旧历年的年底常有评书艺人来村里说评书,一鼓一板是他的全部道具。在润红的油灯下,随着咚咚啪啪的鼓板声中,《杨家将》《说唐》等故事里的英雄人物纷纷在艺人的说唱中登场,或悲或喜的英雄事迹听得令我心驰神往。

夏天家乡的夜晚天气很热且蚊子很多。往往天一黑,蚊子就像集群轰炸机一样嗡嗡地在眼前盘旋,密集到放佛一伸手就可以抓住几只。为了避开蚊子,太阳落山后家里就准备吃晚饭,这在当时的农村是比较早的时间。通常我们姐弟三人先就在大门外的场地上洒点水、除去夏日的暑热,再将家中的小桌子、小椅子、竹榻搬到门外。因为热,夏天的前半夜家中根本无法入睡。晚饭后,父母等长辈通常坐在竹榻上摇着蒲扇乘凉。我往往在村子里到处溜达,享受室外走动时难得的一丝清凉。

那时候的空气仿佛是透明的,因此月光也分外皎洁。在有月的晚上,我常常和小伙伴们玩玩抓强盗、跳绳等游戏,比较有意思的事则是抓萤火虫。

在村口的干渠旁常常有许多流萤,一只只流萤象小灯笼一样在眼前忽高忽低地飞来飞去,我和小伙伴们通常边唱着童谣边扑流萤:“高一脚,低一脚,飞过来,抓不着”。尽管嘴里唱“抓不着”,但每天晚上都能抓小半玻璃瓶流萤。后半夜躺在黑黑的卧室里,将亮晶晶的玻璃瓶挂在帐钩上,静静地看着蓝莹莹的荧光,夏夜仿佛有了许多清凉的感觉。夏夜虽热,着实给我留下了许多欢乐的记忆。

那时候最期待的娱乐活动还是看电影,尽管放的影片可能是看过很多遍的地道战、南征北战等老影片,但有电影看的夜晚总是令人兴奋。

露天电影,放电影的电是利用便携式的汽油发电机临时提供的。由于发电机功率小,只能对一台放映机和一盏电灯供电。村里放电影的当天下午,村干部会安排人在村前的广场上埋竹竿挂电影银幕,我就读的小学就在广场边,一旦发现有人埋杆子挂银幕,那消息将会随着飞跑的脚步传遍全村,接着象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周边十里八村。父母在催促下急急忙忙地赶紧淘米做饭,有的老人甚至会要求去接嫁到邻村的女儿一家来看电影,我和哥哥、姐姐则在放学后的第一时间内搬了家里的长凳早早来到放电影的广场占领有利位置。天黑后,电影银幕前密密麻麻都是看电影的人,卖甘蔗、卖瓜子的小贩也在人群中穿梭兜售商品,整个村子洋溢着过节般的欢乐。

那时候特别盼望能通电。1982年前后,村里人利用白天给碾米机提供动力的柴油机带动发电机给村里五个自然村供电。当电工开始在村里安装电灯、电线等设备时,全村人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也兴奋地跟着电工走东家串西家,如果能顺手帮助拉拉电线、递一下扳手、钳子等工具——为通电做点小小的贡献那将是我最大的满足。在碾米房的隔壁,村里人建起了供电室。通电那天,我和小伙伴们兴奋地趴在供电室外的窗台上看热闹,在柴油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供电室的电灯首先亮了起来。当电工合上电闸、家家户户的电灯都亮了起来的时候,全村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由于供电距离太长且没有安装变压器,那时的供电电压非常低,灯泡只能发出润红的光,但还是比油灯亮了不少。因为通了电,有村人开始琢磨购买电视机等家用电器来改善生活,受制于村里供电电压过低且供电时间仅限于天黑后到晚上21:30左右而作罢。

1984年前后,村里终于接通了水电。村里人在村前建起了新的配电房,借款买回了变压器。通电后,开始有村人买回了电视机。那时候,港台的电视剧开始流行于中国大陆,《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让我看得如痴如醉,每天吃晚饭都端着饭碗到有电视的人家边看边吃。

村里再放电影时我和村里人一样少了许多的热情,邻村来看电影的人也明显少了。在看电影的中途我也会因为影片情节老旧或放映过程中突然下雨而回家睡觉。我再也没有专程到邻村看电影的冲动了;偶尔骑自行车路过邻村看到放电影时,也只是站在路边远远地看一眼,一旦觉得情节不动人立即骑上自行车回家。

通了电,夜晚生活有了许多选择,夜晚和白天一样方便。大学毕业在城市工作后,晚上有了加班。进入21世纪后,电脑、手机成了日常用品,生活因为电变得越来越方便,工作和娱乐可以无缝对接地进行,从睡觉醒来睁开眼,眼睛里都是光亮,工作没有了尽头,娱乐也没有了极限,眼睛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再一睁一闭一年又过去了,我似乎连思考没有了时间。

前几天夜晚,读小学的儿子像往常一样正在家里写家庭作业。突然,电灯灭了,黑暗倏地占据了家中每个角落。儿子惊叫:“爸爸,停电了”。灯灭的瞬间,我抬头看了看窗外,小区里的房屋黑黜黜地矗立在黑暗中,小区外的万家灯火依然通明,街道上的路灯依然如游龙般辉煌地亮着,城市的夜空被灯光渲染成淡黄色。经历了忙碌的白天,夜晚的城市依然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我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时间显示为20:15。我打开手机上的电筒,利用电筒的光亮在抽屉里翻出不知何年何月留下的半截蜡烛,借助煤气灶的火焰点燃它。黑暗中,蜡烛发出微弱的光,远不如有电时家中任何一盏电灯亮。

我举着蜡烛来到儿子房间,儿子在黑暗中惊喜地凝视着我手中的蜡烛,情绪从最初停电时的紧张很快平复。我坐在儿子的书桌前,儿子就着微弱的烛光继续写他的家庭作业。夜晚的家因为没有电灯无孔不入的灯光显得分外宁静,儿子偶尔抬起头问我一、两个他难以解答的问题,平时调皮好动的儿子在烛光下显得分外乖巧,也不像有电时一会儿摆弄下平板电脑、一会儿要休息十分钟,我心中也难得地少了许多浮躁和烦恼,烛光下的夜晚显得格外的温馨。

舒心时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安静的环境下儿子写作业的效率也明显挺高。21:00后,我们就上床睡觉了。正当迷迷糊糊将要进入梦乡时,家中的电灯又忽然全都亮了起来。刺眼的灯光,让我无法入睡。我赶紧关掉电灯继续我难得的早睡。

元旦那天,我生活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街道上的车辆和小区里的行人明显比平日减少了许多,夜晚因而显得分外宁静。忽然想起白居易的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读起来既温馨而又温暖。忽然想到如果现代人写这首诗,一定会加上明蜡高烧、万籁俱寂的意境——这在当年很常见的环境,今天的人一定会认为是一种享受。

我开始想是不是电影响了我的生活。 也许该选择适时关掉灯,享受一下点上蜡烛、静静地在灯光下喝点小酒、闲听风雨声的舒缓的生活,不再过眼睛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的日子。

冬天已经进入三九,冬梅在寒冷中萌发,春天将不会远。孟浩然在《春晓》里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睡觉能睡到自然醒、卧听春天的啾啾的鸟鸣、闲看花开花落已成了生活中一个的奢望。

忽然想起家乡五祖寺飞虹桥头的匾额,“放下着,莫错过”,也许我该放下心中的执着,学会从容,学会轻重缓急地生活,而不能将错误归结到电,因为电的开关其实就在我的手边,我该“关掉”的是那颗急切的心、无休止的各种念头——从容的生活不能因为电而失去,安宁的心态不是因为电而失去。

作者:余卫雄 黄梅县大河镇余苏村人,现居武汉

围炉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湖北黄梅民间文化和旅游的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东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推荐链接:

镜 景

(0)

相关推荐

  • 农村看电影的那些年轻男女们

    本文作者:师建军 在我记忆里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电影业的普及,给落后的农村庄户人带来了精神和文化享受,改变了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传统劳作观念.庄户人不再是只能听听收音机里的新闻广播,听听单天芳. ...

  • 露天电影,童年美好的回忆

    露天电影,童年美好的回忆    作者:李桂英 晚上回家看到小区里好不热闹,过去一看,才发现是在放电影,这可真是一种久违的情感,我不由地想起儿时看露天电影的情景来. 那时只有逢年过节在乡政府所在地的&q ...

  • 我的前半生▏贫穷而富有的童年(长篇连载之四:露天电影)

    对于60.70后来说,一提起露天电影,心底就会升起一股浓浓的怀旧味道. 那时候,农村没有电,一到夜晚漆黑一片.文化娱乐生活十分单调,村民们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如果晚上可以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那真是像过 ...

  • 露天电影

    人生有各种欲望和需求,归根到底是追求物质满足和精神富足.精神需求,对不同时代和不同人群而言,表现形式和形态会多姿多彩.任何国家任何时候,乡村相对于城市,文化生活都显得单调,有的甚至匮乏.我国改革开放初 ...

  • [自豪的油灯]自电灯面世以来,油灯即把它...

    [自豪的油灯] 自电灯面世以来,油灯即把它视为仇敌,千方百计对它进行诋毁. "你别自以为是了,你就是魔鬼的化身,你出现的目的,就是毁灭人类,把美好人间蜕变为黑暗地狱!" "你毁灭了无数山岗与 ...

  • 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

    这几天,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群里的语音或留言,因为晚上一点多还都在群里叽叽喳喳.他们反问:回忆以前,有这么好吗?你们这几天不但反常还魔症了.我想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们不是我们,怎么能理解我们一起长大 ...

  • 想起小时候,我们看电影时的情景…

    微友集益网络科技说: 看电影在童年里是件快乐的事,大人们看电影,小伙伴鬼斗堂,一包精白沙人人来一根,辣条握在手,哥们随我走-- 请问你的童年是这样的吗? 70年代的我们: 相比于刚刚这位帅哥所言,我们 ...

  • 【往事入怀】魏瑞金:《儿时的记忆---看电影》

    [总第0033期02] 在场文学,文学在生活的现场和心灵的现场      ------肖复兴   <儿时的记忆---看电影>   文/魏瑞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经济困难,那时的村民 ...

  • 永远燃烧不尽的火烛,有火焰却无明火

    文/大智 你认为火焰是什么? 他们说-- 火焰 是黑夜里的光明 是绝望里的希望 是神秘而热烈的生命 有了火,人们不再茹毛饮血 它是数百万年前最原始的文明 流淌在人类繁衍更迭的历史里,生生不息 烛火,只 ...

  • 鲁北情思:灯明记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上世纪五十年代,刚刚获得解放的北方农村,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但破旧的村容村貌还一时没有得到改变.冬日的夜晚,我家低矮的土屋子里,一盏焰光如豆的菜油灯放在迎门的桌 ...

  • 京畿旧事:看电影

    晚上,宽阔的场地,上有漫天的星斗或朗照的月光,不用花钱购票,无需排队检票,不用召集,无需催促,无数的男女老幼自动涌向这里.他们或坐或站或蹲或卧,目力都交集于前方正方形白色幕布上.那上面如魔法一般,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