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24)
六、北宋词、南宋词,孰领风骚?
宋词的顶峰在北宋还是南宋,论家历来是有不同意见的。例如清初文人朱彝尊说:“词至南宋始极其工”,持这种意见的人主要是就词的艺术形式而言的。南宋的姜夔等人承袭了周邦彦的词风,形成了一个单独的词派,后人称之为格律派。格律派词人在完善词的格律,捶词炼句、雕琢字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朱彝尊说的“词至南宋始极其工”就是指姜夔等人的词而言的。但是清代文人潘德兴、刘熙载等人则认为:“词之有北宋,犹诗之有盛唐。至南宋则稍衰矣”。
王国维赞同后一种说法,他认为单就格律和形式而言,“词之最工者”不是南宋的姜夔,而是北宋的李煜、冯延巳、欧阳修、秦观、周邦彦等,此后南宋诸公都不怎么样。王国维认为词到北宋发展到了顶峰,到南宋,在词的境界方面则明显后退了。他说北宋词意境风流,但这种风流在渡江南下以后就绝迹了。他认为南宋姜夔的词有格调但无情趣,陆游的词有气势但无韵味。其中能够与北宋词人一比高低的,只有辛弃疾一人。
王国维说,许多人推崇南宋姜夔的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按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没有能比得上姜夔的。可惜他不在意境上下功夫,所以总觉得他的词没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所以仍不能把他列为第一流的词人。王国维举例说:姜夔的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等词句,“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南宋史达祖、吴梦英等词人写景的弊病,也都在这一个“隔”字(意思是不真实、不直接、无情趣)。
姜夔有两首很有名的词《暗香》和《疏影》,词的名称显然源自林和靖的咏梅名句,这两首词的原文是: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两首词洋洋300余字,王国维的评价仅十个字“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着”,意思是说,这两首词格调虽高,但没有一句是说梅花的,也可以说通篇都是废话。(《人间词话》第[三十八]节)
(本节续完。下面请看第三部分【话说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