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宏志||清凉境•静修处•人文高地
商宏志||清凉境·静修处·人文高地
这里是夏日的清凉世界。海拔1135米,气温较山下略低5到10度,晚上温差更大,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此山由七座莲瓣状峦头相对并列,群峰壁立,其巅宽平,烟雾缭绕,云蒸霞蔚,故山名为紫云,又名莲花峰。严冬之时,这里山高风疾,积雪厚叠,银装素裹。待雪止天晴,紫云山一峰突起,遥望寺银屏高悬,又是一种别样的景象,“紫云霁雪”由此得名。是黄梅的古“十景”之一。
此山脉由太湖司空山南来,次第起伏,为罗汉尖,至古角山,始析为二,东为冯茂山(五祖弘忍弘法道场),西行起双峰,又衍四支,一由乾垂百余里为黄梅县城,一由坤延十余里为西山破额(四祖道信说法道场),南由朝阳峰连接打鼓岭、多云山,右起鸣水山通至高山寺、大洋庙。老祖寺则处于莲花峰下,背山面水,“万山幽险外,千载老禅源”,观者莫不赞叹这是一块神奇的风水宝地。
这里是承载厚重底蕴的人文圣地。山中自然景观奇特,文化遗址众多,石壁嶙峋,飞瀑流泉,步移景换,妙趣横生。其山,有祖塔峰、飞龙峰、大钵盂峰、小钵盂峰、莲苞峰、五桂峰、朝阳峰、白云峰、火焰峰、天灯峰、喷雪岩、观音岩、佛手峰,峰峦叠嶂。其水,有大莲花池、瀑布泉、石枧水、乌龙潭、活眼泉出木井、沐池,水曲流觞;其古迹,有龙峻寺、巢云庵、护法堂、青莲舍、遗风精舍、杂华山居、妙峰室、弘公庐、同云精舍、上方舍、且止庵、七佛塔、香林和尚塔、道悟禅师塔、静川和尚塔、聪山主塔、古风大师塔、金刚塔、普同塔、问月桥、锁玉桥,皆有传说;
其名家题额,有石昆玉题“重鬯宗风,万古传灯”、“大集宗乘”,董其昌题“无生法”、“昙花室”,汪可受题“红岚清境”,犀照禅师题“晋唐犹在”,三昧律师题“中天只眼”、“煆炼虚空”,晦山禅师题“象王眼”,天章禅师题“宝掌旧址”,董凖题“特地乾坤”,喻化鹄题“万古传灯”,邓文滨题“龙德而隐”、“立足如紫云观瀑,洗心若白雪喷岩”,蔚为奇观。
这里是觉悟智慧的静修福地。印度高僧千岁宝掌和尚首建于三国时期,被称为“六朝古刹”。据佛教典籍记载,宝掌为中印度人,生于公元前414年,那时中国还在周朝时期。生而左手握拳不展,后出家,掌展礼佛,故称为宝掌。魏晋时期,来到中土,策锡黄梅居双峰山(即紫云山),数年遂成丛社。后又过庐山,在南京与禅宗初祖达摩遇,得以开悟,成为达摩的旁出法嗣。公元657年寂于绍兴云门山,享年1071岁,故称千岁宝掌。当宝掌行化黄梅紫云山之时,正值四祖道信开辟西山道场之时,因其年高腊长,以老祖尊称,其所创伽蓝故名老寺,俗称老祖寺。
唐天宝十一年(752),慧能三传徒孙、马祖道一弟子天王道悟禅师继锡重建。宋代以降,高僧静川、道安、香林、三昧寂光等先后继席中兴。清顺治年间,敕封圆照国师慧恩住山,寺院200余间殿宇依山叠起,常住僧百余人。后屡历兵燹。2005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四祖寺方丈净慧发起重建,历时四年,至2009年落成,净慧老和尚兼任方丈。净慧老和尚大力倡导“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提倡“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将禅门古刹老祖寺作为禅文化静修、说法道场,面向广大信众开放,主要有诵经、禅修、行脚、小参、传灯等山林古寺的禅门生活体验,将生活禅的理念和佛教信仰落实于现实生活之中,开创了佛法关怀社会、社会认同佛法的通道,继四祖、祖开创“东山法门”之后,将中国禅文化再次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峰。
作者:商宏志 湖北黄梅人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 黄梅县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编 辑:唐亚红
执行主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