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讲《伤寒论》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概说 -P1

1、太阴病的病变部位

2、太阴病的成因

3、太阴的生理

4、太阴病的证候特点与分类

5、太阴病的预后。

一、太阴病辨证纲要 -P4

二、太阴脏虚寒证(太阴病本证) -P5

三、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证(太阴病兼变证--太阴病腹痛证)-P7

四、太阴中风证(太阴病欲愈候--太阴四肢烦疼证)-P 9

五、太阴病的预后 –P11

(一)太阴病转愈–P11

1、太阴中风,可以自愈。

2、太阴下利自愈证(太阴腐浊不化证)。

(二)太阴病转属阳明的辨证(太阴外薄阳明证)。-P13

(三)邪传少阴 –P13

概   说

太阴病是阴证的初期阶段,我们在讲原文之前,我们先对太阴病的大概情况做一个介绍。

1太阴病的病变部位:脾经、脾脏、四肢

主要涉及到足太阴脾经,涉及到脾脏。

三阳病涉及到内脏的病都是腑证。三阳病涉及到脏腑的时候,我们讲的是太阳膀胱腑,阳明胃肠腑,少阳胆腑、三焦腑。

三阴病涉及到内脏的病都叫脏证。因为三阴经脉和五脏相联系。另外在太阴病篇,还涉及到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证候,《伤寒论》把它称为太阴中风。由于脾主四肢,所以我们在太阴病的病位上把四肢也列进太阴病,可见太阴病涉及到脾经、涉及到脾脏、涉及到四肢,这就是太阴病的病变部位

2关于太阴病的成因: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外寒直中太阴直中”这个词,我们在《伤寒概论》里提到过,就是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犯三阴之脏(不是经),直接侵犯三阴之脏而发病,我们把它叫做直中。之所以发生直中,是和内脏阳气素虚有关。由于内脏阳气虚,所以外邪就可以直接侵犯三阴,而这种证候,病情一般比较重,尤其是少阴直中,那就更重一些。对于“太阴直中”来说,它只不过涉及到外寒直接伤脾阳,出现了腹痛、腹满和腹泻的这种临床表现。这是太阴病成因的一个方面,外寒直中太阴。

  ※另一方面是邪由他经传来”。哪一经的邪气容易传太阴:

首先是太阳病,太阳之邪可传太阴,当然有的是自然传经入里的,也有的是误治以后,伤了太阴的脾阳,伤了太阴的脾气,然后太阳表邪入里。象我们一会儿要提到的太阴病篇,说“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那就是一个原本是个太阳病,误用下法之后,出现了腹满时痛,这就是太阳之邪误治之后,邪传太阴的例子。

第二种情况是少阳之邪可传太阴,我们说少阳是个小阳,是个弱阳,少阳阳气抗邪不利,邪气就有可能由阳入阴,由少阳而传入太阴。在《难经》里面,在《金匮要略》里面,都有这样的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我们这里虽然不是肝病,而是少阳胆病,同样胆病也容易影响脾,虽然在《伤寒论》的原文中,没有一条直接表述少阳之邪不解,内传太阴的这样的例子,但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小柴胡汤】里,有人参、甘草、大枣三个补气的药,三个健脾的药,就提示了少阳病容易传太阴所以在治疗少阳病的时候,要先补太阴脾气,防止少阳之邪内传。邪由他经传来的,主要是这么两种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阳明泻下过度。阳明里热里实证,本应当用泻下的方法,如果泻下过度,结果导致脾阳脾气被伤。阳明的湿热邪气排出体外,随后表现出一个下利不止、腹胀满的太阴脾虚的证候。这在《伤寒论》中虽然没有原文做支持,但是在临床上是存在的。我们讲《概论.关于六经辨证》时讲过关于太阴和阳明之间关系,说太阴之邪,当太阴阳气恢复以后,脏邪还腑,阴病出阳——太阴病可以出阳明,而阳明过用下法以后,阳明燥热虽去,伤了脾阳脾气,那就可以转成为太阴病但是这种情况在《伤寒论》原文里头没有具体的条文,所以我在“传经图”里用一个虚线来表示。(见本书第一册概论.关于六经辨证)

  3太阴的生理。

(1)、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从足走腹,所以说“脾主大腹”凡是腹部的疼痛、胀满的证候,如果不属于阳明病的话,那就都归属于太阴。为什么归属于太阴呢?因为太阴经脉行于腹部,当太阴经脉有邪的时候,“气不利则满,血不利则痛”,所以腹满腹痛不属于阳明病,那就属于太阴病。

足阳明胃经络脾属胃,足太阴脾经络胃属脾。由于经络的相互联络,加上脏腑的衣膜相连,就沟通了“阳明”和“太阴”的互为表里关系(脾、胃互为表里)。我们在讲阳明病的时候,提到了:

阳明主受纳,太阴主运化……二者纳化相依

阳明主燥,太阴主湿…………二者燥湿相济

阳明主降,太阴主升…………二者升降相依

(2)、太阴脾脏。

太阴脾脏,主运化。运化什么,一个是运化水谷精微,一个是运化水湿。这是在《伤寒论》中涉及到太阴病的很重要的一个生理功能。当脾阳虚,脾气虚的时候,运化失司,它就导致了水湿不运,寒湿内盛。

   太阴脾主升清。太阴病出现升清功能的失调,不能够升清,于是脾气下陷,出现“下利”的证候。

太阴脾主统血。但是在《伤寒论》中的太阴病篇没有涉及到脾主统血的证候。

生理我们就介绍这么多,我们在这里不再谈阳气的问题,那么要不要谈阴气呢?从生理的角度来说:

太阴是主运化的,所有的水谷精微、所有的水液都要靠脾来运化,所以它所主管的阴液的量是最大的,因此《黄帝内经》把它叫做三阴。

少阴是主水的,它也主藏精,但是水液的量是仅次于脾所主的水谷精微和水湿,少阴它所管的阴液的量属于二等,因此它是二阴。

厥阴是主藏血的,血是人体阴液中最精华的部分,厥阴是一阴。

三阴、二阴、一阴,是根据五脏中它主管阴液的量的多少来划分的。但是我们这里的讲的是伤寒病,伤寒病是寒邪伤人阳气为主的,所以我们在三阳病中强调了阳气和邪气作斗争的这种状况因为它不是伤阴液为主,所以我们在三阴病中不强调阴液和邪气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不再谈它的阳气或阴气的问题了

对于三阴病来说,都是阳气偏虚,而阴寒内盛的证候。不过太阴病仅仅是脾阳的虚衰而少阴病涉及到心肾真阳的虚衰,阳虚就更加严重至于厥阴病的情况更为特殊一些,我们到厥阴病篇再谈。

4太阴病的证候特点与分类。

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太阴病的证候特点的话,我们可以说太阴病是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邪从寒化,寒湿下注的证候。这是我们讲它的主要证候。太阴病是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邪从寒化,因为他本身阳虚,外来的邪气它不会化热,邪从寒化,寒湿下注的证候,这是我们从总体角度来讲太阴病的特点。

  ※ 太阴病的第一组证候,是“太阴脏虚寒证”

太阴脏虚寒证的基本病机:就是我们上面写的这句话: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邪从寒化,寒湿下注。见于我们伤寒论的原文273 条,277 条。273 条,也就是太阴病的提纲证,277 条是讲太阴脏虚寒证的具体治疗原则。

因为它是脾阳虚,脾气虚,对于太阴脏虚寒证,在治疗上,就象 277条所说当温之,应当用温补的方法,用什么子呢?宜服四逆辈,用【四逆汤】一类的方子

  ※ 第二组证候,是“太阴经脉受邪”。

经脉是行血气,营阴阳的,这是《黄帝内经》的话。所以当太阴经脉受邪的时候,经脉气血失和,就会出现腹满时痛,肚子胀,肚子一阵阵疼,因为气不利则满,血不和则痛,肚子胀,肚子疼,这个时候用【桂枝加芍药汤】来疏通经脉,和里缓急。你看邪在经脉,他不再用理中、四逆这类的方子,而是用【桂枝加芍药汤】来疏通经脉,和里缓急。如果气血不和,进一步发展到气滞血瘀的程度,那就在【桂枝加芍药汤】疏通经脉和里缓急的基础上,再加一味大黄,大黄的量不要用的太多,加大黄在这里干什么呢?是为了化瘀止痛也就是说,太阴经脉受邪之后,经脉气血失和的用【桂枝加芍药汤】,太阴经脉气滞血瘀的用【桂枝加大黄汤】,就是【枝加芍药汤】再加一味大黄。

  ※ 第三组证候,是“四肢烦疼证”。

这个证候在《伤寒论》中也叫“太阴中风证”,它指的是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表现了四肢剧烈的疼痛。这个证候没有全身性的发热、发烧,你不能把它归属于阳证;没有头项强痛,你不能说它是太阳病;没有额头疼,你不能说是阳明病;没有头疼、目赤、偏头疼,你不能说是少阳病。四肢谁所主啊,太阴所主,又没有全身的发热,所以张仲景把四肢为风寒邪气所伤表现的剧烈疼痛归属为太阴中风。这应当是最合理的一种分类。这种情况用什么方子来治疗呢?用【桂枝汤】来治疗

太阴病就这三种证候,其中以太阴脏虚寒证为太阴病的主证。

5、太阴病的预后。有三种情况

   ※ 第一种情况,邪传少阴

太阴脾虚寒,下利越来越重,因为越拉,脾阳越虚,脾气越虚最后由单纯的脾阳虚导致了肾阳的虚衰,最后发展到脾肾两虚,就由太阴病发展成少阴病,这是一种情况。(详见P13)

   ※ 第二种情况,外薄阳明

这里字在这里作字来讲,就是少阴之邪可以“外迫阳明”。什么情况下可以外薄阳明呢?并不是说太阴脏虚寒证,开始时是腹满时痛,下利越来越重,过了几天就不大便了,不是这个情况。而是太阴湿浊不化,湿浊在肠道郁积过久以后,太阴脾阳也逐渐逐渐恢复了,然后湿浊不运,日久从阳明燥化出现了大便干燥,这就叫“太阴外薄阳明证”,不是脏虚寒证外薄阳明,而是太阴湿浊不化外薄阳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没有理解的话,我讲原文的时候我们再进一步讲解。(详见P13)

第三种情况,太阴病的自愈证。有两种情况

什么情况可以自愈?一个是邪在四肢末梢的四肢烦疼证仲景把它叫做太阴中风。这个病可以自愈,因为邪伤的比较表浅,人体的阳气驱邪外出的时候,把四肢末梢的风寒邪气驱除出体外,可以自愈。还有一种是太阴湿浊内盛,当人体脾阳、脾气恢复的时候,驱除湿浊之邪,湿浊之邪外泻可以自愈。(详见P13)

而那种“太阴脏虚寒证”是不能自愈的,必须治疗。

我们在讲三阳病的时候,没有专门讲预后这一项,而讲到三阴证的时候,就开始讲预后了。因为三阴证,特别是少阴病,它有预后不良的问题

一、太阴病辨证纲要

现在看原文,太阴病的提纲,第273 条。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这条作为太阴病的提纲,它以“太阴脏虚寒证”的临床表现来说明太阴病的主要证候。症状虽多,我们可以分成两类,

  ※ 一类是“腹满”、“食不下”、“时腹自痛”。这组症状它提示了 脾阳、脾气虚,运化失司

运化失司以后,就会导致寒湿阻滞,气机不畅,所以,它既可以有肚子胀,也可以有肚子痛。但是这种腹满和腹痛,它的特点是时轻时重,隐隐作痛,喜温喜按,这证明它是寒证,虚证。得温得按以后,胀满和疼痛可以得到缓解。

我们前面学过【厚姜半甘参汤证,原文是说“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干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这是一个虚中夹实的腹满

我们在阳明病篇,也学过“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服大承气汤》。”这是一个纯实证的腹满

以上这三种“腹满”,严格地说,它都可以看成是杂病的范畴。太阴病也可以看成是杂病的范畴,它以脾阳虚,脾气虚为主,这不就是个杂病吗?

这三种“腹满”如何鉴别:

№1:实证的腹满。二十四小时持续存在这种腹满腹痛,而且是拒按的。“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伴有腹痛,拒按的,这是实证。

№2:虚中夹实的腹满。那就是我们在【厚姜半甘参汤】中所提到的脾气虚,运化失司,水湿内留,湿聚为痰,痰湿阻滞,已经有了有形的痰邪阻滞。上午轻,下午重,这符合时轻时重的特点。等他下午腹满重的时候,不喜温按,你按压他他更疼,你用热水袋去捂他,他也不能够缓解。

№3:以虚为主的的腹满。而在这里寒湿阻滞仅仅是个寒湿之气得温得按以后,寒湿之气得以温运,腹胀腹痛减轻了。因此这是以虚为本。这是第273 条的第一组证候。

  ※第二组证候:“吐”和“自利益甚”。呕吐和下利是升降紊乱,这是由于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所造成的。

我们应当特别注意的是自利益甚这四个字,它的意思是:

第一个意思是:下利越来越重如果你不去治疗,它就会越来越重。因为越拉,脾阳越虚,脾气越虚,脾阳脾气越虚,它就会越拉,所以你不去治疗的话,它会越拉越重。

第二个意思是:吐和利相比较以下利为重。因为它毕竟是太阴病,下利责之于脾,呕吐责之于胃,

如果是少阴病的【吴茱萸汤】证,它可以有吐,也有下利。这种下利是以呕吐为主,它以胃寒为主,当然是吐了。而太阴病的吐利是以下利为主,因此它说“自利益甚”。呕吐和下利相比较,以下利更为严重一些,这正体现了这是太阴病的特点。

第三个意思是:包括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等这些其他症状,都伴随着下利的加重而加重。随着下利的加重脾阳、脾气越虚,这些症状也随着加重。

我讲到这儿的时候,以往班的同学就问我了,说老师当初张仲景就随意的写了一个“自利益甚”,他想到了这么多深刻的意思吗?我说,他想到没想到,我们今天研究的人尽可能想的宽一些。实际上,张仲景想到没想到这么多,我们也真的不知道。但是我写了一篇文章,有好多同学看完了之后,他分析那个意思,原来我根本没想到,所以这种情况是有的。

这个在古代,有一个郢[yǐng]国的人给燕国的宰相写了一封信,写信的过程中,天逐渐逐渐黑了,他就喊那个书童,举烛,说你把灯给点上,举起来。他说这句话的同时呢,他就在这信里头就把这两个字也写进去了。燕国的宰相接到这封信以后,读到这里,哎呀这里一个举烛什么意思啊?举烛那就把灯高高的举起来,高灯则下明,这就暗示我执行良好的爱民的政策,然后好好的治理国家。于是乎,他就改变了自己治国的方针,治国的策略,从此燕国就兴旺发达起来了。

所以我们在研究古人的著作内容的时候,我把”自利益甚”分析了这么多的内容,很有可能我们是分析的太多了,但是我们分析是符合这个病病机的特点,也符合它的临床特征的。确实是太阴脏虚寒的下利它是越来越重的,也确实是对太阴脾病来说,呕吐和下利相比较,它这个下利是比呕吐更重的,也确实是随着下利的加重,脾阳虚,脾气虚的加重,其他症状包括“腹满而吐,食不下,腹满时痛”的症状也是越来越重的。因为这个证候是纯虚寒的,你不要看到它有腹满和时腹自痛,把它当作一个实证的来治疗。如果把它当作一个实证,用了苦寒泻下的话,“必胸下结硬”。

“胸下结硬”这个证候,类似于我们过去所学过的什么证候啊?内脏阳衰,阴寒内凝,不就是类似于我们过去所学过的脏结吗?脏结这个病,正衰邪实,攻补两难。我们在太阳病篇,学邪胸脏结心下痞的时候,不是提到过吗?内脏阳衰,阴寒内凝,胸肋下结硬疼痛,和结胸证相类似。正衰邪实,攻补两难,预后不良。所以:对太阴脾虚证来说,绝对禁用下法

太阴的提纲证,我们就谈完了。从提纲证这一条我们可以体会到,太阴病是以脏虚寒为主的一组证候。

二、太阴脏虚寒证(太阴病本证)

第 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这个“自利”的病机就是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下注所造成的(这里加一句“寒湿下注”)对于脾阳虚这种“自利”的大便性状是大便稀溏。它没有发展到“下利清谷,完谷不化”的地步,它是大便稀溏,因为它命火不衰,肾阳不衰。

“自利不渴”这个“不渴”是个鉴别症状

第一个除外了热证的“下利”——热利。热利,热甚伤津,“下利”伴有“口渴”。现在“不渴”,说明他不是个热性的下利。

第二个它除外了少阴下利,少阴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腐熟无权”,可有“下利”。这种少阴的“下利”是“下利清谷,完谷不化”。这里所说的“火不暖土”,不是指的是心火,而是指少阴的肾火,指的命火。中医把下焦肾的阳气比喻做火,把中焦比做是锅,你把粮食和水放进去,底下不开火,那当然是做不成饭了,所以拉出来的还是不消化的食物。少阴下利是“下利清谷,完谷不化”。这种下利大便的性状和太阴下利大便稀溏它是不同的。少阴下利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自利而渴”这个少阴下利,他也是虚寒证,他怎么会有“口渴”呢?那是因为肾阳虚,气化失司。整个水液代谢是靠肾阳的蒸腾和气化,这个肾阳虚,气化失司,津液不能化生和输布,因此就表现了“口渴”,但是这种“口渴”毕竟是虚寒证,它是喜热饮,不多饮

所以就三阴病来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自利而渴者,属少阴。因此第 277条,开头所说的“自利不渴”,既除外了热利,也除外了虚寒下利的少阴下利。这样的话,仲景就可以确定属太阴。

为什么有“下利”呢?“以其脏有寒故也”,因为脾阳虚,脾气虚,太阴有寒,所以就出现了“寒湿下注”的下利。

“太阴脏虚寒证”怎么治疗,仲景说,“当温之”,用温补的方法,“宜服四逆辈”。

“四逆辈”应当包括哪些方子,从《伤寒论》的原书来看,我们很难理解,是不是【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这类的方子啊?因为太阴脾病,应当用【理中汤】啊,所以后世的医家说,“四逆辈”应当包括【附子理中汤】,【四逆汤】这类的方子

我们曾经提到过一本书,叫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我们说那是自称是张仲景第 46代的孙子张韶祖保留了据说是张仲景亲自修改过的第十二稿的《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后来为清代桂林左盛德藏书、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手抄。一九五六年其子中医罗继寿献出。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把这一条修改成:“当温之,宜服理中四逆辈”。这么一改就非常完善了,知道四逆辈包括【理中汤】。

单纯的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下注的下利用【理中汤】就可以了;

如果“自利益甚”,拉着拉着肾阳就有点不足了,那【理中汤】里加附子

如果压不下去,到后来不仅是“大便溏薄”,而且又“完谷不化”了,那完全是脾肾两虚,已经由太阴病发展到少阴病了,那就直接用【四逆汤】。严重的用【通脉四逆汤】甚至【真武汤】、【附子汤】,这一类的以“附子”为主要药物的方剂来治疗。

所以“宜服理中四逆辈”,那就是这样一个意思。在其他许多条文中,仲景都是说“某某汤主之”,从来没说用一类方子,为什么他这里说“宜服理中四逆辈”呢?这是因为太阴下利,自利益甚,拉着拉着就发展到了脾肾两虚,所以在用方子上让你根据情况来灵活变通,而不直接固定用“某某汤主之”。所以这就提示太阴病容易传少阴,也提示你在治疗上应当随证治之

小结:

对于太阴病来说:它的病变部位涉及到了足太阴脾脏,足太阴脾经,以及太阴所主的四肢

太阴病的主要证候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内盛,升降紊乱,这样一组以消化系统机能低下的证候为主,把它叫做“太阴脏虚寒证”。

第273条是太阴病篇的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结合第 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在这两条里“太阴脏虚寒证”的临床表现,讲得非常清楚了。

由于脾阳虚,脾气虚,寒湿内盛,外邪也从阴化寒,所以就出现了消化系统的一组寒湿内盛,机能低下的证候,并且伴有升降紊乱。太阴病的这种“腹满”和“时腹自痛”,是寒湿壅滞气机的表现,它的病机本身是个虚证,因此这种腹满腹痛是喜温喜按,得温得按则减,它和实证的,它和虚中夹实的那种腹满的临床表现是不同的

太阴病的“吐利”,是以“下利”为主,这种“下利”是越来越重,因为越拉脾阳越虚,脾阳越虚,“下利”就越严重。太阴“下利”,其大便的特征是“大便稀溏”并伴有“口不渴”,“自利不渴属太阴”,这是辨太阴下利的一个很关键的地方。

不渴”,这就排除了阳热性的“下利”

“自利不渴”,也可以区别少阴病的“自利而渴者,属少阴”。少阴“下利”,是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腐熟无权。少阴“下利”的特征是“下利清谷,完谷不化,自利而渴”。少阴是个虚寒证候,为什么口渴呢,那是因为少阴阳虚,气化失司,津液不能化生,津液不能输布所造成的,但这种口渴,和热盛伤津的口渴是不同的,这种少阴虚寒的口渴,是喜热饮而不多饮的。

所以太阴下利以“大便溏稀,自利不渴”为主要特征,可以伴有“腹满,腹中隐隐作痛,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得温得按则解”,这样的一些临床特征。

在治疗上,用理中、四逆辈来温中补虚。

为什么不说“某某汤主之”,而说理中、四逆辈?这是因为太阴下利,自利益甚,随着下利的加重,就由单纯的脾阳虚发展到脾肾两虚,最后就转为了少阴下利。所以在临床治疗的时候,仲景用“宜服理中、四逆辈”这样的话,来提示治疗太阴病的时候,你应当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也许是先用【理中汤】,从脾来着手,进一步就需要在【理中汤】加附子,如果真正已经发展到肾阳虚了,那就恐怕要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甚至【真武汤】、【附子汤】,这一类的以“附子”为主要药物的方剂来治疗

三、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证

(太阴病兼变证 -- 太阴病腹痛证)

下面我们讲太阴病证治的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证。这个证候,见原文 279 条和280 条。先看第 279 条: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这个病的来路是太阳,“本太阳病”就是原本是个太阳病。太阳病应当发汗解表,医生误用了下法,这是错误的治疗,因此原文说,“医反下之”,是指的一种反常的、不适当的治疗方法。

“因尔腹满实痛者”,结果导致太阳表邪内陷。陷到哪里了呢?肚子胀,肚子痛,脾主大腹,所以这是进入太阴脾的这个系统。是进入脾脏呢还是进入脾经呢,那只能看他的临床表现。如果是进入脾脏的话,它应当有“下利”,有“自利不渴”。在这个条文里,只有“腹满时痛”而没有“下利”说明邪不在脏,只在经这是太阳病误下以后,邪陷太阴脾经,邪气在太阴脾经,脾经的气血失和。“气不利则满,血不和则痛”,因此出现了“腹满时痛”的这种临床表现。

出现“腹满时痛”时,邪在经还是邪在脏,区别的关键是:

有“吐利”的那是邪在脏,那是“太阴脏虚寒证”;

没有“吐利”而只有“腹满时痛”,那是邪在经,是经气不利。

邪在经,“气不利则满,血不和则痛”,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在治疗上用温中补虚的理中、四逆辈吗?那就没有必要了,所以治疗用【桂枝加芍药汤】来疏通经脉,和里缓急

  【桂枝加芍药汤】这张方子,是【桂枝汤】的基础上,把芍药的用量加倍由原来的三两加到六两,因此【桂枝加芍药汤】这张方子,它就不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而是疏通经脉,和里缓急。用来治疗太阴脾经受邪,经脉气血失和的“腹满时痛”。

这个证候,如果往虚的方面发展,怎么往虚的方面发展呢?气血两虚,筋脉失养,那么就可以导致“腹中急痛”,腹部的经脉由于气血不足,经脉失养以后,出现了腹中经脉的拘急,痉挛,出现了“腹中急痛”。出现这种情况用什么方子治疗?用【小建中汤】就是【桂枝加芍药汤】再加饴糖。所以【小建中汤】证,实际上是【桂枝加芍药汤】证往虚的方面发展,明显出现了气血两虚,腹部经脉的失养而导致的腹部经脉的拘挛性的疼痛。那就在【桂枝加芍药汤】的基础上,加一味饴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证候,如果往实的方向发展,怎么往实的方向发展呢?它不在腑,也不在脏,在经络的这种实证,只有血瘀,那就是“气滞血瘀”,因为经脉是运行气血的,经脉的实证只有瘀血内留的时候,这才是经脉的实证。往实的方面发展,由气血不和,而发展到“气滞血瘀”,出现什么情况呢?大实痛。就是腹痛,而且疼痛拒按,这和虚有什么不同?【小建中汤】的适应证,虽然有腹中拘急疼痛,可是你用温的方法,用轻缓的按压的方法,它可能使疼痛得到缓解,而经脉气滞血瘀的时候,出现了“大实痛”,那就是疼痛有拒按,这个时候,治疗用【桂枝加大黄汤】,这就是我们讲义的第279 条所说的,“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大黄汤】是什么样的药物组成的呢,它就是【桂枝加芍药汤】,再加一味大黄,加大黄在这里不是为了通腑,不是为了导浊,而是活血化瘀,为了化瘀止痛大黄是个很好的活血药,当然用了大黄之后肯定会促进肠蠕动,由于肠蠕动的增加,也肯定会改善肠壁周围的血液循环,那实际上,在客观上就改善了太阴脾经的血液循环,因此就可以对这种太阴脾经受邪,气血失和,气滞血瘀的大实痛的这种证候,能够得到治疗。

太阴经脉受邪之后腹痛”的三种不同情况及治法:

1、一般的气血失和,“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

2、偏虚的,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腹中急痛”,用【小建中汤】;

3、偏实的,气滞血瘀,腹痛而拒按,用【桂枝加大黄汤】。

虚实是对偶统一的,而【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芍药加倍)属于一种中间状态,没有严重的实象,也没有明显的虚象,只是经脉气血失和而已。所以在加减上只是一味药之差:加上饴糖(【小建中汤】)治虚证,加上大黄(【桂枝加大黄汤】)治实证。

太阴经证和太阴脏证最大的区别是有没有“下利”。可是当我们遇到太阴经脉气血不和的这种证候的时候,这个病人又有点中气偏虚,脾胃不足,那你在用芍药的时候,在用大黄的时候,会不会是不太放心呢?不放心怎么办?所以张仲景在 280 条就谈到了这个问题。现在看 280 条: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虚,易动故也。”

这个“太阴为病”是接着第 279条说的,就是那个太阴经脉受邪,太阴经脉气血失和的证候。一摸脉,“脉弱”,脉比较弱,提示了中气虚,这个人如果病情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就可能会出现“下利”,他现在还没有出现“下利”,这叫“其人续自便利”。而且又有太阴经脉气血失和的“腹满时痛”或者“大实痛”,所以“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假如你对这个病人,还想用【桂枝加大黄汤】,或者【桂枝加芍药汤】来疏通经脉,治疗经脉气血失和的这种“腹满时痛”或者“大实痛”的话,“宜减之”,要适当减少“芍药”和“大黄”的用量。为什么呢?“以其人胃气虚,易动故也”,因为这个人“脉弱”,他的中气有点虚,为了使大家不要和那个“太阴脏寒虚证”相混淆,他在这里没有用脾虚,而用了一个胃气虚,说这个中气“脉弱”,你用“芍药”这样酸敛阴柔的药,你用“大黄”这样的苦寒通里的药,它容易伤动胃气,因此在用量上,适当的减少。那么用量上适当的减少,不是说把这两个药去掉,去掉的话,成了【桂枝去芍药汤】了,它不治肚子痛,它治胸满的。量减少到什么程度,首先是“芍药”的量不能减少到三两以下,减少到三两以下你还是不能把它叫做【桂枝加芍药汤】,就是适当的减少一点,在三两以上,在六两以下而“大黄”,你也不能把它去掉,去掉大黄的话,它就不叫【桂枝加大黄汤】了,那也只能是减少它的用量

这样的话,第 279 条和 280条结合起来,就谈了太阴经脉受邪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果我们今天结合临床的话,这象一个什么证候,或者说,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什么样的病可以考虑用【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加大黄汤】比方说“肠痉挛”的病人,比方说“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人,有腹痛,有腹胀,但是他一定不应当有“下利”,辩证是邪在经而不在脏。当然后世医家也有用它来治疗大便偏干燥的,或者大便偏稀,大便失调的,那是后世的运用。《伤寒论》的原文中经证和脏证区别的得很清楚,经证的特点就是没有“下利”

四、太阴中风证

(太阴病欲愈候 -- 太阴四肢烦疼证)

太阴病的第三个证候,叫做太阴四肢烦疼证。我的分类和我们讲义上的说法有些不一样,“太阴四肢烦疼证”,由于脾主四肢,所以在《伤寒论》就把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而出现的四肢烦疼叫做“太阴中风”,所以“太阴四肢烦疼证”也叫“太阴中风证”,条文见274 条和 276 条。先看第 274 条: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这条实际上讲的“太阴中风”可以自愈的一个证候。

 “太阴中风”就是太阴这个系统被风邪所伤。太阴这个系统包括哪些组织结构呢?包括太阴脾脏,包括太阴经脉,包括脾所主的四肢。首先他没有“吐利”,不是太阴脏证其次他没有“腹满时痛”和“大实痛”,他不是太阴经证他的临床表现,只是四肢烦疼,“烦犹剧也”,四肢剧烈的疼痛,由于脾主四肢,因此张仲景就把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而表现的四肢气血失和,所出现的剧烈疼痛的这种症状,叫做“太阴中风”

为什么不说是太阳呢?因为它没有“头项强痛”,没有全身的“发热恶寒”。

为什么不说是阳明病呢?阳明也主四肢,因为他没有“额头疼痛”,“缘缘面赤”,“目痛鼻干”,“夜卧不宁”,他也没有全身的“发热”,所以这不是阳明病。

为什么不说他是少阳病?因为他没有“偏头痛”,没有“目赤耳聋”,“胸胁烦闷”这样少阳经脉受邪的证候,更何况少阳和太阳都不主四肢,主四肢的只有阳明和太阴。

我们在讲阳明病的时候,提到“手足温而渴”的属阳明,在讲少阳病三阳同病的时候,也提到“手足温而渴”的属阳。现在出现了四肢的症状,没有全身的发热,只能属于阴证,那就把它叫做“太阴中风”。

四肢毕竟是表,偏于外,当四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时候,正气抗邪于外,气血浮盛于外,因此脉象应当是“浮”的。现在“阳微”,是指的轻取,脉由“浮”而变“微”,那提示了邪气退。“阴涩”是沉取“脉涩”,这提示了里气不足,正气不足。“而长”,这个“而”是表转折的,由涩脉转成长脉,这提示了正气的充实,正气的恢复。脉由“浮”而“不浮”转“微”了,这提示了邪气退,由沉取“涩”而转“长”了,这提示了正气复,所以这种太阴表证——太阴中风,它可以自愈。

这是太阴病,太阴四肢烦疼它的临床表现,凭脉可以判断正复邪退这个病将要好了,不用治疗。

第 276 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这条原文有许多注家是说,这是太阴里(脏)虚寒证又兼有太阳表证,如果是太阴里(脏)虚寒证兼有太阳表证的话,按照我们过去讲的原则,按照张仲景的惯例,应当虚人伤寒建其中,先补里后解表,可是在这里为什么直接用【桂枝汤】呢?如果说里虚不严重,脉象还能够浮得起来的话,那应当用【桂枝人参汤】,温中补虚,兼以解表,而不应当直接用【桂枝汤】。所以这里所讲的太阴病,不是太阴脏虚寒证

那么这个“太阴病”应当是第 274条所说的“太阴中风”。所以这条原文,我们要把它补充完全的话,应当这样来说“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因为脉持续在浮,提示了四肢末梢的风寒邪气没有解除的迹象,当然要用药物来治疗。用什么方子好,用【桂枝汤】来祛除四肢末梢的风寒邪气,这就使【桂枝汤】的适应证又得到了扩充,它可以治疗“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自己不能好,我们就用【桂枝汤】。

上面我曾经提到了,用【芍药干草汤】、【桂枝汤】或者【柴胡桂枝汤】来治疗“不安腿综合征”,其依据之一就是276 条和 274 条这两条原文合起来看的。

我们讲【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剂量又减少,所以它的适应证是太阳病也轻,少阳病也轻。但我当时特别强调了【柴胡桂枝汤】的适应证中有一个“支节烦疼”,这个“支节烦疼”它不属于太阳病而属于“太阴中风”,当时我提了吧?所以【柴胡桂枝汤】的适应证,实际上应当是太阳有表邪,少阳有邪气,但这两个证候都不重,唯独“太阴中风”的“支节烦疼”这个症状是比较重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光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想通过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汗出而解的这种方式,来解除太阳表邪是不行的,必须配合【桂枝汤】。【桂枝汤】在【柴胡桂枝汤】适应证的这个证候中,它不单纯是解太阳表邪,最主要的是它祛除太阴四肢的风寒邪气来治疗那个“支节烦疼”,所以【桂枝汤】我们也可以单独的用于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上述这三个证候,太阴四肢烦疼证是风邪侵袭四肢末梢,是太阴病最浅的,可以把它叫做“太阴表证”

有人说,三阴病都是里证,哪能有表证,其实表和里是相对而言的,四肢末梢对脾脏来说,那不就是外吗?是外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做表,所以我们可以把四肢末梢被风寒邪气所伤而表现为四肢烦疼,脉浮的,看成是“太阴表证”。

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而出现“腹满时痛”的,我们把它叫做“太阴经证”,是在经脉受邪,经脉循行部位所表现的一组证候,我们当然可以把它叫做“太阴经证”。

把那个“胀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和“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叫做“太阴脏证”,脏虚寒证。

大家看看太阴病这三个层次,由四肢末梢到经脉到内脏,非常清楚,这就是太阴病的三个层次。

五、太阴病的预后

(一)太阴病转愈

 1、太阴中风,可以自愈。

第 274条,刚讲过:“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中风证可以自愈。人体的正气充实了,四肢末梢的邪气可以自然的祛除出体外。怎么知道他要好呢?从脉象观察,脉由浮而变得弱了,提示了邪气退,脉由沉涩而变得端直以长,提示了正气复,那就是可以自愈的表现,不用再用【桂枝汤】治疗。

   2、太阴下利自愈证(太阴腐浊不化证)。

第 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伤寒”是人体体表感受的寒邪,或者说就是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应当脉浮紧,现在“脉浮而缓”,说明表邪已经有入里的倾向。邪在表,那是脉紧,现在由紧而变得松弛柔软了,那提示了在表的寒邪已经入里了。入哪经了呢?“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出现了手脚的症状,提示了邪气内传太阴

为什么说邪气内传太阴?脾也主四肢,阳明也主四肢怎么不说邪气内传阳明呢?因为它没有“口渴”的症状,没有全身的“发热”。太阴阳气抗邪的能力比较低下,不能够表现全身的“发热”,充其量只能表现了手脚发热,所以“手足温而渴”的,手中温而全身“发热”的,那是阳明。“手足温而不渴”的,手足温而没有全身“发热”的,这就是太阴病

为什么在表的寒邪入里可以入太阴,那一定是太阴原来阳气就不足,太阴阳气不足,运化失司,体内肯定有湿邪不化。这是他的身体素质,太阴阳气不足,运化失司,体内可能就有湿邪不化,进入体内的寒邪和太阴的湿邪相合,寒湿郁滞气机,这就可能会造成发黄,所以原文说“太阴当发身黄”,寒邪入太阴,和湿相合,寒湿郁阻气机,影响肝胆疏泄,或者说迫使脾之本色外露,这就可能出现发黄。

“若小便自利者,则不能发黄”,但是所好的是,这个人的祛除湿邪的机能发挥了作用,“小便自利”就是小便量多,这是湿有出路的表现。湿有出路,当然就不会形成寒湿郁滞于体内,影响肝胆疏泄,或者迫使脾之本色,外露造成发黄,他就不会形成这样的结果,所以“小便自利者,则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然后病情再拖延七八天,这个七八天,又是一个外感病的自然病程,一般是七天,又是一个七天的周期,这个时候病证又要发生变化,你看湿邪祛除体外了,寒湿的浊邪还存留在体内。“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突然,“暴”就是突然,突然出现了心烦下利,甚至一天有十多次的下利。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不是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下注的表现,而是“脾家实”,而是脾阳脾气恢复,祛除体内的腐秽邪气的一种表现,所以说是“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我过去读这条原文的时候,我说这样一个寒湿浊邪,没有出现发黄,原来也没有下利,突然出现了下利,这是正气祛除寒湿邪气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是什么样的病证,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吗?我就不太能够理解。1976年,唐山地震前3个月,我们中医学院,那个时候叫做中医学院,有8个班的同学分赴唐山地区的周围各个县医院,那个时候叫“开门办学”。当然我们那个时候并不知道3个月以后会发生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一个班的学生,我们在河北省的抚宁县医院,我头一天先走,到天津下车,看看我们孩子的姥姥,天津的人有个特点,特别会说话,待人也特别热情,给我做了好多好吃的东西,热情嘛,我心想,不吃白不吃,我就拼命地吃,吃得很撑很撑,吃完了还带着。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坐火车也罢,坐汽车也罢,只要一颠簸,我这胃肠就不蠕动,结果吃了那么多东西,上了火车到了唐山以后,又换了汽车,我们到了抚宁,你想想,这一路的颠簸,外界颠,身体颠簸了,胃肠它不动了。到了抚宁,我们住在一个县医院,它是刚刚盖好,房间的里面的墙还没抹,你想是不是很潮很湿呀,我们就住在这样的一个地方。第二天早上我就发烧,整个从胸部到腹部满满的不动,舌苔白白的,厚厚的布满了舌面,一试体温表,38度左右,身上特别的难受。刘老师说,你瞧瞧,你来主要是带学生实习来的,你这一来自己先病了。我说,老师您看看,您给我开付药怎么样呀,吐吗?不吐,恶心吗?不恶心,拉肚子吗?不拉,我说上下不通气,老师开了一付【三仁汤】。然后我就让学生到中药房,熬好药给我拿来了,我晚上就先喝了一瓶,喝了一瓶就腹泻不止,拉了二三次,我把这个同学找来,我以为同学给我放了泻药了,恶作剧,我那个时候是怕学生有恶作剧啊。我说是你去送的方子吗?他说是,我说是照着方抓药的吗?他说我看药房的师傅,我在旁边看着就是照方抓药,我说,谁给熬的药啊?他说,就是药房熬的药。我说,他们没有往里加泻药吗?他说没有,当然这事我也不敢告诉刘老师。第二天早晨,我就把第二天的药倒了,我不敢喝了,我怕别人给我加泻药。可是第二天上午没有拉,身上还是上下不通气,一点劲儿都没有,体温还是在38度左右,第二付药晚上同学又拿来两瓶,我想还是喝吧,没想到晚上喝完了又去拉,这时我沉不住气了,拉了三四次以后,我说老师,您昨天给我开的方子不就是【三仁汤】吗?怎么我吃完就拉,我今天早晨吓得没敢吃,你说药房可能恶作剧给我往里加泻药吗?刘老师一听,说“此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这是好事啊,你拉完了觉得没劲吗?我说,这倒和过去的肠炎腹泻不一样,拉完了不觉得没劲,他说,拉完了不觉得没劲,他说,拉完了你觉得肚子有点松快吗?我说,倒是觉得有点松快。他说再接着吃,好,第二天早晨,我又吃,拉了两次,第二天下午又吃,拉了一次,第三天再吃的时候,不拉了,发烧也退了,上下也通畅了,又有了食欲了,舌苔也退了,我这才体会这是怎么回事。

寒湿浊邪郁在肠道,它原本没有腹泻,等机体祛除这种寒湿浊气的时候,脾阳脾气振作恢复的时候,这个邪气怎么祛除啊,不能通过汗,不能通过尿,水邪湿邪能通过尿,肠道的这种腐浊邪气,只有通过下利才能够排出体外。

再返回头看《伤寒论》第 278条所说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那我就明白了,这个脾病,这个太阴病,它不是以正虚为主,而是以邪盛为主。所以邪盛为主,当正气恢复以后,祛除体内的湿浊腐秽邪气外出,它就以“下利”的这种方式,来达到自愈的结果,这就是“太阴下利自愈证”,这个“下利”是指排出邪气的方式,而不是说原来这个病就有“下利”。

(二)太阴病转属阳明的辨证(太阴外薄阳明证)。

第 187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鞭者,为阳明病也。”

这个和刚才的第 278条的前半段症状描述几乎是一样的,邪气的来路相同,是伤寒邪气入里,出现了“手足自温”,是入太阴,太阴如果有湿,寒湿相合,就容易出现寒湿发黄,如果机体能够祛除湿邪外出,小便多,这个时候呢,他就不能发黄,但是毕竟寒浊存留体内,如果象278条能够把寒浊腐秽邪气通过“下利”的方式祛除出体外的话,这个病就好了,如果这些寒浊湿浊邪气,腐秽邪气没有排除出体外,存留肠道,日久从阳明燥化,于是乎就出现了“大便硬”。就象我76年的那次,如果说,没有用【三仁汤】这样畅达气机,调动人体正气祛邪外出的治疗过程的话,过上几天我想发烧也会退,这些东西排不去,最后肯定是大便干燥,那只好最后还得用一次泻下的药,这就叫做“太阴外薄阳明证”。

“太阴外薄阳明证”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够由太阴外出阳明呢?那绝不是“太阴脏虚寒证”,最后就变成“阳明腑实证”了,这是不可能的。只有那种以湿浊邪气盛为主的这种太阴病,湿浊、腐秽邪气没有排出体外,日久从阳明燥化,出现了“大便硬”,一旦从阳明燥化,出现了“大便硬”,那你就可以按照治疗阳明病的方法来治疗。阳明和太阴,脏腑相连,经脉相互络属,相为表里,当阳明病过用泻下,伤了脾阳、伤了脾气,病证可以由阳明转入太阴;当太阴邪气盛,腐浊不化,在肠道存留日久,从阳明燥化,就可以出现“太阴外薄阳明证”。这种证候,我们把它叫做“阴病出阳,脏邪还腑”,是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的一种临床表现

(三)邪传少阴

此外,关于太阴病的预后,还有第四点,那就是邪传少阴。哪一条提示了太阴病的邪气可以传少阴呢?实际上,就是第 273 条和第 277条。这两条从文字表面上看,没有说太阴病可以传少阴。

但是,第 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有“自利益甚”的话,你想想,越拉脾阳越虚,腹泻也越严重,最后不就由脾阳虚影响到了肾阳吗。

第 277条在治疗太阴病的时候,“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他这里说的“四逆辈”,我们给它解释成“理中四逆辈”,这就包含着太阴脾阳虚的脏虚寒证,随着它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加重,可以传入少阴,最后出现脾肾两虚的少阴病,这就是我们讲的太阴病的预后。

太阴病篇,原文不多,通过我们这样的讲解,我想,无论是在辩证分型上,还是在它的预后判断上,我们都已经很清楚了。

小 结:

一、太阴脏虚寒证(太阴病本证)

就三阴病来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自利而渴者,属少阴。

太阴“下利”以“大便溏稀,自利不渴”为主要特征,可以伴有“腹满,腹中隐隐作痛,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得温得按则解”,这样的一些临床特征。在治疗上,用理中、四逆辈来温中补虚。

二、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证(太阴病兼变证--太阴病腹痛证)

太阴经脉受邪之后的三种不同情况:

一种是一般的气血失和,我们就用【桂枝加芍药汤】;

一种是偏虚的,我们用【小建中汤】;

一种是偏实的,气滞血瘀,我们用【桂枝加大黄汤】。

虚实是对偶统一的,而【桂枝加芍药汤】属于一种中间状态,没有严重的实象,也没有明显的虚象,只是经脉气血失和而已,所以在加减上只是一味药之差,加饴“糖治”虚证,加“大黄”治实证。

三、太阴中风证(太阴病欲愈候--太阴四肢烦疼证)

他的临床表现,只是四肢烦疼,是风邪侵袭四肢末梢,是太阴病最浅的,可以把它叫做“太阴表证”

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而出现“腹满时痛”的,我们把它叫做“太阴经证”

把“胀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和“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叫做“太阴脏证”,(太阴脏虚寒证)。

四、太阴病的预后

(一)太阴病转愈

1、太阴中风,可以自愈(太阴四肢烦疼证)。

2、太阴下利自愈证(太阴腐浊不化证)。

(二)太阴病转属阳明的“太阴外薄阳明证”。

(三)太阴病邪传少阴(由脾阳虚影响到了肾阳)         2012.08.2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