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探奇】南越笔记-梅
梅
梅花,惟岭南最早,冬至雷动地中则梅开。故广中梅于一之日已花,二之日成子,得春独早。故群卉资之以为始。韶州梅,长至已开,腊月大雪,梅复开尤盛,有于旧蒂而作新花者。其地属岭北,故梅以腊以正月开,广则秋末冬初,梅且开尽,往往不待长至,以地暖故早。
梅岭多梅。唐《六帖》言庾岭梅花,南枝已落,北枝未开。而宋之问有“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之句。好事者往往植梅其上。宋淳熙间知军事管锐植三百株。明正统中,知府郑述复补植。正德中,参政吴廷举增植及松,至万五千余株。有某推宫女亦植梅三十株,镌诗于石。崇祯初年,博罗张郎中萱植三百株。知府赵孟守题曰“梅花国”,书额于红梅驿以旌之。
《南越笔记》由李调元撰写,十六卷,依事类分卷。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丽,可作山水游记读。博物、工艺比重大,记岭南珍禽异兽鳞介昆虫甚多,颇从经济资源角度着眼。又间附工艺流程、有关谣谚。近世西欧物质文明东渐足迹,亦有反映。卷七记少数民族,提供了民俗、民族、宗教、社会、史学诸学术领域大量重要史料。
李调元(1734年12月29日—1803年1月14日),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著有《童山诗集》40卷,戏曲理论著作《曲话》、《剧话》等。《曲话》和《剧话》多摘引前人的戏曲评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