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 · 散文】贺养初:二舅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46期︱
审稿|谭长征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二舅」
作者/贺养初
2017年大年初二晚上,二弟从西安发来当天到舅家拜年时给二舅拍的几张照片及短信。看到二舅白发苍苍、垂垂老矣的模样,我心里一阵酸楚。短信里说二舅身板还硬朗,饭量还好,但眼睛看不见,耳朵也聋了。我感到既欣慰又堪忧,欣慰的是八十四岁高龄的二舅身体尚可,堪忧的是二舅耳聋又失明,这将给他的以后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二舅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五,是三个舅舅中的老二。他身高1.7米,小学毕业。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农村、特别是像舅家那个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来说,也算最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了。他身体壮实,是一个勤劳、诚实、善良、憨厚寡言的农民。眼睛高度近视,晚上出门须带上手电筒。白天读书、看报什么的,眼睛都凑得很近。路上碰面,别人不说话,他认不得人家。看人也得眯缝着眼,显得吃力、费劲。外爷、外婆及家人都劝他配副近视眼镜,二舅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说:“农业社,一个庄稼人戴副眼镜,不让人笑话死,咱能看见,又不是看不见,以后再说吧!”二舅的执拗让一家人感到很无奈,只好依着他。
舅家住在北坡坡腰,村名杨家坡,距塬上我家三里远,一条蜿蜒崎岖的小路从坡塄一直伸向舅家。那是个出门爬坡、挑担背筐、地少人多的地方,也是个树木成林、家家有果园的地方。
舅家果园有十几颗果树,以杏树居多,也有几棵柿树、核桃树和花椒树。收获时节,同村上人家一样,舅家人也忙得不可开交,端梯子、摘果、装筐、过秤,白天趸批给商贩,晚上挑往曳湖赶次日的早集。像夏收虎口夺粮一样,没个喘息的时间。柿子冬天可以储存、可耐心等待其瓜熟蒂落。杏子若不及时趸批,便会被糟蹋浪费。那可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二舅心急上火,嗓子嘶哑,嘴角裂出几道紫红的血口子。
小时候,我和灞桥、寇家坡两个姨家的几个表兄弟是舅家的常客。每天,天麻麻亮,我们还在睡梦中,二舅就到村西的深沟里挑水,直到把两个大水缸挑得满满的。有时倒水声大,外婆会嗔怪二舅把我们吵醒。二舅总是微微一笑:“起来洗脸,跟舅看果园去!”他会走到我们跟前,一边逗趣,一边低头用手在我们脸上抚摸几下,表示亲昵。看我们睡眼曚昽,他就说:“睡吧、睡吧,我娃再睡一会儿。”二舅的举动,让我们几个外甥感受到他对我们那份浓浓的宠爱之情。
童年时期的记忆中,二舅在生产队劳动,挖地、挑粪,特别是每年春秋两季庄稼收获季节,二舅同队上人一样,在坡地里割麦、掰苞谷、割豆类作物。他用扁担挑着收获的庄稼,在烈日暴晒下,沿着盘旋的坡路,一步挨一步,气喘吁吁,负重爬坡,不断地用毛巾擦拭着头、脸和脖颈上的汗滴。如同蚂蚁搬家似的,一趟接着一趟,把挑回的庄稼堆积场上。择日天气晴好时,摆场、拽碌碡碾场或用链耞打场、扬净、晒干、装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地付出自己的辛劳与汗水。
1958年,二十六岁的二舅结婚了。二妗子也是个不善言辞的老实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二舅担任村干部。一年春节的大年初二,我们给舅家拜年。村上发生一起邻里互殴事件,一村民受伤严重,急需送往六公里远的灞河对岸的蓝田县医院救治。人们走亲访友,都忙于过年。二舅二话没说,把锅里还未馏透的黑馍(二舅分家),往口袋里一踹,与伤者家人一起,抬起担架匆匆出发。直到天黑,也未见二舅回来。外婆、二妗子几次到门前小路上张望。看到二舅过年吃黑馍、急人之所急、抬担架徒步送人、跋坡涉水、家人着急的情景,一番感慨涌上我的心头。
1971年冬天,我从新疆回老家探亲。偶遇大舅因对村上被毁坏的集体果树提出加强保护、管理的建议,被驻村工作组以含沙射影、对现实不满为由抓到安村公社学习班。眼看春节将至,还无放人的迹象,一家人都很焦灼,外婆让我陪二舅到公社要人。那天,天下着大雪,道路泥泞。到公社后,才知大舅被派到县城给公社食堂拉菜去了。我对学习班领导反映了大舅的情况:志愿军、入朝作战、负伤,立过功、三级伤残,性格耿直、关心集体等。经过一番据理力争、软磨硬泡后,大舅被释放回家。在公社二舅一直保持沉默、一句话也没说。其实,他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最了解的,不愿在人家面前求情乞怜。表现出他性格的另一面,不求人、性格倔强和原则性强。
以后每隔几年,我都回老家探亲,每次都看到二舅忙碌的身影。挖坑栽电杆、给村人分地、压埋水管、扛铁锹修公路、给地里送粪、坐在门前劈柴……听外婆说:“你二舅跟你大舅一样,也是个大忙人,有时一天也不见个人影。在家也闲不住,不是干这就是干那。”是啊!二舅就是个在村里一心为公,在家里眼中有活、干活不惜力的勤快人啊!
二舅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二妗子六十多岁时去世。表弟妹们都已成家立业,现在,日子过得都不错。二舅当了三十多年村干部,村上的通电、通水、公路进村几件大事,都是二舅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风里来、雨里去地带领村民艰苦奋斗干出来的。杨家坡这个古朴、闭塞、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穷乡僻壤,如今变成了红瓦白墙、物阜民丰、交通方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了人们世世代代点煤油灯、沟里挑水、外出徒步的辛酸历史。二舅给村上人留下口碑:“一个难得的老实人;一个把村民放在心上的好村官;一个为村里百姓全心全意服务、不辞辛劳、廉洁奉公的好党员。”
今年清明时节,我和老伴回故乡给父母扫墓。到舅家探望已经86岁高龄的二舅。看到他穿戴一新,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一副老学者的装束,都感到惊讶。二舅的屋子里、床铺上收拾得干干净净,新被褥、红白相间的床单,格外耀眼,让人高兴。二舅去年做了白内障手术。手术很成功,视力恢复如初,生活可以自理。说到新农合报了大部分,国家还补助一部分,自己才出了一小部分时,老人显得很激动,他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关于做手术时的感受以及感谢党和政府的话。他耳朵有些沉,三弟贺养林给他买的一副助听器,效果可以。二舅平时不戴,嫌麻烦。我们劝他还是带上好,老年人多在外面转转,与人说说话、聊聊天,对自己有好处,可防老年痴呆。他欣然地点头应允。
我们同老人聊天时,表弟妻烧了一锅山羊奶,端给我们一人一大碗。还给二舅碗里泡了馍馍,说二舅还未吃早饭。二舅端着碗,不大工夫就碗干饭净。弟妻面带喜色地告诉我们说:“家里养了一只奶山羊,每天都挤三、四斤奶子。”她还说:“奶子是个好东西,我喝了一年多,前些年一直头晕、头痛、贫血,身体虚,光打针、住院。现在这些症状都没有了,我也再没上过医院,连感冒都没得过。”听着她自信满满的话,目睹二舅硬朗的身板,安之若素的神态,我们都为二舅的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也为表弟、弟妻们的孝顺感到由衷地欣慰。
衷心祝愿二舅福寿绵延,心情愉悦,晚年生活安适,阖家幸福!
▼
关于作者
贺养初: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出生,陕西蓝田孟村贺家堡人。一九六四年自流来疆。沙湾县西戈壁镇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热爱文学写作,曾在《沙湾文艺》、沙湾县广播电台、新疆广播电台《金色年华》节目、《北疆晨报》《沙湾味道》《老年康乐报》《星海潮》《春晖满园》等报刊、杂志、广播电台上发表小说、散文、新闻稿件多篇。
▼
【滋水 · 散文】贺养初:贺万春——我的老家隔壁人六绪叔
▼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