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张说《蜀道后期》:岳父为什么被称为“泰山”,原来是因为他

唐玄宗李隆基能够开创“开元盛世”,除了李隆基自身的治国方略外,少不了几个重要大臣的参与,除姚崇、宋璟外,还有一位三次任宰相的张说(yuè)。

张说是一个性格特征比较特殊的人,不能简单地说是“忠臣”或“奸臣”来评论。

张说文武双全,参与了《三教珠英》等系列书籍的编撰,是开元时期一代文宗。带兵剿灭了突厥降将康待宾的反叛,提出了募兵制,保证了大唐的武装力量。在李隆基争夺皇权中,张说功不可没,提出还是太子的李隆基监国,出谋李隆基铲除太平公主。为人正直,不愿在陷害宰相魏元宗中做伪证,被张昌宗陷害,贬职流放到广西。

但张说却又脾气暴躁骄横,与同事之间关系不和睦,而且生性贪财,爱以权谋私,因此多次遭到弹劾贬职。为泄私恨,与同为宰相的姚崇一直明争暗斗。现在把岳父称为“泰山”就是因为张说的以权谋私。

公元724年,张说建议唐玄宗到泰山举行封禅,玄宗同意张说的建议后,就任命张说全权负责封禅这件事,并任命张说为右丞相兼中书令,命张说撰写《封禅坛颂》。按照惯例,封禅之后,三公以下所有官员都要迁升一级。张说却利用职权,悄悄把本是九品的女婿郑镒越级提升到五品,并允许穿绯色朝服。人们嘲笑郑镒升官是因为泰山的原因,于是“泰山”就成为岳父的代称,流传了下来。

这件事被唐玄宗知道后,虽然没有直接怪罪他,但开始不信任张说。加之张说骄横跋扈,反对他的人联合起来,向玄宗告状。鉴于在李隆基当皇帝过程中,张说的功劳很大,就没有治罪他,最终张说被迫辞官退休,相当于劝退了。

唐玄宗李隆基确实对张说很好,张说患病期间,玄宗每天都派人前去看望,并亲自为他书写药方。张说病逝后,唐玄宗亲自为他举哀,撰写神道碑文,并取消元旦朝会,追赠太师。相当于全国降半旗追悼的规格待遇了。

张说20多岁时,通过科考步入仕途,任职校书郎。任职校书郎期间,曾到四川出差,本来规划好的归期行程因事被耽误了,于是写了一首诗来记录此事。本来挺简单的一件事,但因为张说在诗中记述的角度比较奇特,使这首《蜀道后期》成为一首名篇而流传。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到四川出差,想回家的急切心情就像是在与日月争抢时间,一切行程日期本来事先已经规划好,谁知有事耽误,全部打乱了安排。可是秋风却不等待我,比我先回到了家乡洛阳。

题目《蜀道后期》直接点明了写诗的背景和事由,去四川出差,没能按期回家。“后”指落后、错过之意,“期”指计划好的日期。

前两句说的是出差的情况,提前安排好行程的一次出差,想回家的心情特别急切,就象在和时间赛跑。后两句却虚化转移角度,没有说明是什么事情和原因耽误了归期,也没有埋怨哪个人或哪件事影响了行程,而是把埋怨指向了秋风,埋怨秋风怎么不等着办完事一起返程,却提前回到了家乡,当时的洛阳城是唐朝的首都。

把责任推给秋风,诗人的不满、怨言,或者烦恼、焦躁都随风化为无形,这就是大诗人的技巧和和才华,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转载,请注明“郝人读诗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