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类比与隐喻--8
科学逻辑4
作家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守灵》时,突然发现“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一语,于是他灵机一动把这种粒子命名为quark。
4.隐喻具有提供认知框架和建构科学理论的功能。
科学家在科学创新过程中,通常借助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新事物,“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陌生,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J.H.Searle.Expre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表述和意义:言语行为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76)。在科学隐喻结构中,两种看似无关的事物之所以相提并论,是因为科学家在认知过程中对它们进行了相似性的联想,并利用这两种事物性质、功能等方面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在某一研究领域发展的初期,当科学家们还没有完全把握该领域内部的概念关系,对必要的概念认识还不是很深入时,科学家可以借助隐喻去认识和理解那些可能存在、但是尚难确定的想象。这类建构隐喻在科学史上比比皆是,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等等。科学理论形成初期的一些术语不要求绝对的精确,这些隐喻性质的术语,如“电子”、“黑洞”等等可以避免绝对意义问题,为科学理论的修正和完善提供了空间。
二、隐喻方法的类型
1.主动隐喻法和被动隐喻法
按照主体在隐喻使用过程的方式可以分为主动隐喻法和被动隐喻法。隐喻在人们使用过程中,从被动使用隐喻到主动使用隐喻是人类思维发展的结果,是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
被动隐喻法是指人类在认识事物时,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或者出于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比如,关于宇宙起源中“金蛋破裂成天地”等。
主动隐喻法是指使用者事实上已经认识到两种事物之间的差别,或者语言中存在着现成的语词或表达法,但为了更好地传达说话者的意思,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而选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主动使用隐喻是人们主动认知世界的反映。比如,心理学家在探索神经系统时就主动地将其隐喻成道路交通网络。达尔文在其划时代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中,主动使用隐喻表达,从经济学中借用了大量概念,如“分配”、“丰富”、“稀缺”、“竞争”等,这些隐喻概念不仅提供了一组描述自然选择的适当词汇,同时提供了一种便于理解和解释的概念框架,在谈论物种起源时获得了更好的交际效果。达尔文对此说明的是:“每个人都理解隐喻表达的意义,它们是为了表述的简洁所必不可少的。”(Charles Darwin.The Origins of Species.New York:Colliered,1962.216)
2.存在性隐喻法和可能性隐喻法
隐喻是以思维对象的相似性为基础的,而隐喻中的相似性既有客观存在的相似性,也有主观创造的相似性。根据隐喻概念中相似性的存在状态,可以将隐喻方法分为“存在性隐喻法”和“可能性隐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