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归籍记》正考

如皋张謇纪念馆资料(一)

张謇《归籍记》正考

(摘要:国内大部分研究张謇的文化机构,于2000年前后,开始将张謇年轻时代的科举资格,误读为“冒籍”,然翻遍清末至民国时期几十种有关张謇的传、记,均无“冒籍”之词。故以清朝法律《钦定科场条例》逐一核对考证《归籍记》。)

关键字:冒籍、张謇、清朝法律。

正文:

张謇,南通近代城市文化的缔造者。年轻时过继如皋,获得参加科举的资格,之后借贵人资助,发奋图强,在光绪二十年(1889年)荣登榜首,成为钦点状元,他是千年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获益者之一。

张謇一生力倡教育与实业,1904年以《变法平议》主张废科举、设学校,以《擬请立宪奏稿》推动立宪,促成辛亥革命的实现。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纪念成功敦促清朝政府废止科举制度,张謇自撰回顾年轻时代他在如皋学习奋斗的《归籍记》,同年,在日记里感谢如皋兄弟对其事业的资助时,深情说到“余于如皋固有桑下三宿之缘也”。(《张謇全集》8-628。张謇现在所有子孙均出自如皋籍妻吴道愔)当代部分相关宣传机构中,张謇的这段金色年华,却被标记为“冒籍”。

在网络以“张謇冒籍”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有关污蔑张謇涉及科举舞弊案件的文章数万件,以及专著《血榜:中国科举舞弊案》。很明显,以上所述冒籍,皆指在清朝属于刑事案件的科举舞弊。

南通市博物院是目前国内研究张謇文化最权威机构,根据该院和国内各级文博机构所收藏的相关文物、文献资料显示,至目前为止,没有一字半纸历史资料,明确注明张謇有冒籍行为。而现有历史资料均能证明,张謇是清朝时期官方认定的、以合法方式考取的状元。

二十一世纪初,研究张謇文化的部分学者中,开始出现不遵循文博和历史考据原则,片面地以当代语言习惯解读晚清文化的倾向。以上学者完全无视清朝官方文件,且极有可能根本没有阅读清朝制度和法规,没有对清朝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分析,断章取义、以讹传讹,根据想像随意组合近似字词,得出张謇冒籍的错误结论。综合整理清朝晚期至现在的各种文献资料,发现张謇“冒籍”之说的出现,主要来自于二零零零年前后,部分学者对《归籍记》等文章的错误解读。

根据清朝科举法律《钦定科场条例》规定,冒籍主要是指文化发达的高考分地区考生,去低考分地区冒籍参加考试,以此占用低考分地区的优惠政策和录取名额,这是清朝科举舞弊罪行之一。当时法律上有严格规定,冒籍以外的各类因家族关系和人口流动,所产生的“寄籍”“改籍”“移籍”等等与“籍”有关的事由,一概视为民事问题。只要家族不是娼优隶卒之流,都可以根据官方要求办理规避手续,且只要手续齐全全部视为合法。唯独“冒籍”是任何人都不允许跨越的刑事红线。

现代社会几乎无人知道,中国古代法律对“冒籍”有重刑打击的传统,对应的是一套令人不寒而栗的法规。清朝处理“冒籍”这类科场舞弊行为的法律思想是“杀无赦”,具体贯彻结果就是一次性株连多人的“斩立决”。

张謇归籍一事,在清朝,经过礼部严格审查,皇帝都已经判定不存在“冒籍”,为何就在南通地区被确认为“冒籍”。

我们先来看看《归籍记》这篇被污蔑为自曝科举舞弊黑历史的自首书的写作和作者背景。

第一次看到“张謇冒籍”的宣传内容时,出于对权威机构的信赖,确实对张謇的智商水平产生怀疑:我国近代著名企业家、堂堂正正的政治家、满腹经纶的钦点状元、之后还担任过清朝政府官办学部的决策咨询机构,中央教育总会会长的著名教育家,难道不清楚中国教育的历史和法律制度?不知道科举舞弊对自己一生名誉和事业的影响吗?

根据《钦定科场条例》(p620页)中《冒籍》例案记载,光绪八年,内务府仍在奉旨核查八十年前,即嘉庆五年考试案。光绪九年都察院核查同治十二年甘肃多人冒籍案。《归籍记》成文时间是清朝光绪32年,距事发38年,虽然当时在张謇的极力推动下,国家开始立宪终止科举,并不代表清朝政府立即废除相关法律。而张謇当时已经是功成名就,誉满天下,如果《归籍记》自述的的确是违法冒籍,即使官方不究,曾经以违法犯法作为成功捷径,肯定免不了社会民众在道德层面的遣责。所以张謇先生本人将《归籍记》写成《冒籍记》的可能性,近乎为零。

查阅民国时期几十种有关张謇的传、记、轶事,如开明书店于1934年出版《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1937年中华书局《中国百名名人传》、1948年国立编译馆《高级小学国语》课本等,均无“冒籍”之词。其中最有借鉴价值的是《北洋画报》,在张謇去世之后的1926年9、10月之间发表的,《张状元归西去了》《张南通与圣人》等多篇明显带有不友好态度,包含挑刺生非、幸灾乐祸目的的贬损文章和漫画,即使对张謇的某些行事决定,很直接地表示强烈异议,但在涉及科举问题上,仅仅只说到翁同龢抽卷、牧师问答等等,根本没有提到“冒籍”一事。

1946年由朱拙存编著、上海经纬书局出版的《中国历代名人传》张謇一章,在引用和解读《归籍记》内容时,对过继如皋以“讬籍”记之。

此文谨以张謇《归籍记》为基础,以清朝光绪年间《钦定科场条例》为法律依据,考证张謇在如皋的奋斗经历,还原“张謇冒籍”的历史真相。

根据张謇《归籍记》和《啬翁自订年谱》等史料记载,同治七年,张謇(当时名字吴起元)经时任县令的周际霖之手,无担保过继如皋,入如皋抚幼塾学习,抚幼塾名为养蒙义塾,由周际霖出资创办,周际霖根据张謇的过继赡养手续,认定如皋族籍为其户籍,给予如皋义学学籍和学名、排字,成为门生,随后让其参加二月县试,并直接录取,再参加州府考试,中如皋秀才。之后因为过继规避“冷籍”一事,遭人敲诈勒索,威胁控告,虽然加害者仅仅是口头的私下抱怨,却让初出茅庐的张謇终生惊悸。当时他完全不知道县令大人为其办理过继和入学手续的重要性,仍然认为带有目的性的过继行为不合法,非常担心因为“冷籍”被禁考、被追责。

直到同治十一年,彻底醒悟的张謇决定申请解除过继赡养,回归亲生父母原籍通州西亭。礼部要求提供过继如皋详情,特意指明府县衙门必须仔细核查有无冒籍问题。周际霖亲自为其编撰常熟-海门-西亭-如皋世系家谱,再次盖印担保并上报礼部。

周际霖是张謇过继入籍的承办人,也是改籍归籍的了断人,他利用知县所拥有的司法权,判定张謇养父收养合法,张謇已经充分尽到养子的孝敬义务,养父母一家索取抚养费的要求,远远超出养子的经济能力。同意张謇要求,一次性付清养母抚养费,取消养子关系的请求。因过继改籍手续齐全,最终礼部认定张謇过继如皋是为适应“祖父未试”的法律要求,有县令周际霖承办并接受入学、推荐考试的手续,视同责任担保。认定过继手续合规合法,同意保留如皋秀才身份归籍西亭。张謇归籍西亭之后,在历次科举考试中,均堂堂正正以如皋秀才身份参加。

这就是《归籍记》的主要内容,因为文中出现“冒籍”、“冒名控案”、“冒顶族籍”等词语,诬陷者即据此认定张謇参加如皋科举考试为“冒籍”。这一错误认定,在某些方面,对张謇、对如皋和南通城市形象,都是致命打击。

清朝光绪十三年刻本《钦定科场条例》三十五卷(p598页):有专门一章《冒籍》,对哪些情况属于“冒籍”,哪些情况不属于冒籍,如何处罚和解决,都有明确说明。其中对应张謇情况的内容原文如下:同城异县生童,应令各入各籍,不准两县通考。其祖父并未应试者,子孙初应童试者,于初届报考时,查明现在所居室庐,核对烟户册,以定籍贯,既考此县,无论进否,以后纵有迁移,不得复考彼县。以上法规在道光二十五年,就有相同奏议“嗣后同城异县父子籍贯舛错者仍照部前议”等等。

《南通市志》记载: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清朝南通)升为直隶州,隶属于江苏布政使司,增领泰兴、如皋两县。现在权威机构的文物资料和《归籍记》中,多处清晰标注张謇“世居通州”,所以以上内容可以从法律层面明确说明两个问题:

一、同城异县的张謇,可以在通州府范围内的祖居地西亭或过继地如皋,任选一地参加科举考试,不准两地通考或跨考。

二、祖父并未应试者(冷籍),应该以自己户口本确定的户籍地作为考试地点。而张謇三代之內无人应试,过继改籍就是为了明确“现在所居室庐”,方便“核对烟户册”。

关于过继改籍一事,清朝时期没有法治社会的概念,德制是管理人民行为与思想的法律基础,老百姓的一切生活起居必须遵循礼制,并通过礼法的惩罚来维护社会稳定。而德制和礼法中最重要的是以“孝道”巩固君臣关系。《归籍记》中较大篇幅记录过继后的赡养矛盾,实际都是张謇尽孝内容,这也是官方认可张謇过继改籍合法的重要原因。

民国时期学者商衍鎏先生所著《清代科举考试述录》(p4页)中,对出继考生记述如下:出继者兼写本身三代,具取同考五人之五童互结,亦有无需取具互结者,与本具认保廪生之保结,保其实无冒籍、匿丧、顶替假捏姓名、身家清白,非优倡皂隶之子孙,方准应考。以上论述符合《钦定科场条例》:同姓分居两县,如有承继归宗者,应呈报地方官查明核准,申详督府,知照两籍立案,方准入籍应试。

《光绪朝东华续录》有记:有祖父先人已读书应试而子孙未能相继,隔数十年复有后裔出而应试者,率指为冷籍。

查清朝科举法律在关于《冒籍》的所有条文中,只见冒籍、寄籍、移籍、祖籍、本籍和冒占民籍、旗籍、商籍、军籍、卫籍等等,根本就没有“冷籍”一词,此词确如《光绪朝东华续录》所说,纯为小人攻讦。反而法典案例中多次明确提到,对于诬陷他人冒籍者:傥有挟仇诬告者,从重治罪。

挟仇诬告者可能故意会对“同城异县”“同府异县”中的“同城”提出疑问,《钦定科场条例》(p606页)“冒籍”一节中的通州与海门案例,对甄别“同城”很有帮助: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海门划出通州管辖,成立直隶海门厅。但是,所有学生仍在通州考试,直到嘉庆十九年,朝廷才出文“不许复由通州捐考,以杜跨冒。”这里可以看出,从区域范围看,之前海门学子可以在通州参加考试,后来再来通州,就是跨界冒籍,这个界定冒籍的细微差别,说明如皋毫无疑问就是通州的同城同府异县之一,只要固定户籍,固定考试地点,就是合法。

关于改籍,《钦定科场条例》案例(p616页):通州附生李希昉呈请改归原籍阜城县。查定例,乡试年生、监不准改籍,俟乡试事竣后再行办理。此处证明法律允许任何人申请改归原籍。另外《钦定学政全书》关于冒籍者改籍的规定如下:应照广、浙二省之例,许其具呈自首,改归原籍。逾限两月不首,照例治罪。而张謇改籍归宗已是参加科举的数年之后,官方同意自然归籍,肯定不属于冒籍范畴。

由此可以清楚看出,《归籍记》中所有移籍和过继、改籍事项,不但不是冒籍,还是法律明确指明必须给以保护的内容!

清朝《如皋县续志》卷二P12记载,张謇来如皋参加科举考试的同治七年,如皋位列全国一等大县,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北至李堡、栟茶,南到长江,东至黄海,西到洛马河,总人口117万7628人,居全国各县之首。同时期通州府面积一千七百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不到90万。

查清朝素尔纳纂修《钦定学政全书》卷四十六《江苏学额》确定的当时科举录取名额为:

1、通州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三十名,增生三十名,三年两供。

2、如皋县学:额进二十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供。

可见如皋作为文化大县,人才济济,科举竞争更加激烈。此两个条件说明,从通州移籍如皋的张謇,根本就不符合“冒籍”者投机取巧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征。

现在我们再来读读那些被误解的关键内容。

1、《归籍记》:“文尾令县查委无冒籍捏饰”。

此处为张謇引用清朝格式公文內容,巧妙向后人声明,自己在如皋的所以经历,已经被礼部多次查证,是没有冒籍的清白秀才。

2、《归籍记》:“人事风俗,展转谬误,遂有冒籍如皋之事”。

此文是张謇归籍二十多年之后的重要提示。因为敲诈勒索者,故意散布和放大“冷籍”流言,市井世俗,禁不住以讹传讹,才酿成“被诬冒籍”之事。

3、《啬翁自订年谱》同治十一年:“法须先销张镕冒名控案”。

此处说明法律不允许继叔父张镕冒别人之名提起控案。

4、张謇之子张孝若所著《张謇传》第五节:“我父是16岁进的学,得到的秀才;那时是被愚冒顶族籍,去应县州院试的;前后被逼,冒充了五年,等到归籍事弄妥当后,他越发发奋用功,出全力考试科名上赶。”

此处“冒顶族籍”为过继户籍,证明科举之时已经完成官方要求履行的移籍手续,后续文字进一步说明,此举被礼部认可为合法。之所以说被愚,就是因为认识周际霖、进入养蒙义塾之后,发现同城异府或同城异县的情况下入籍如皋很容易,并不需要为中介花费高额金钱,遮遮掩掩地办理过继改籍。

查《钦定科场条例》,其中没有“冒顶族籍”一说,此处“冒顶族籍”为“过继改籍”的俗称。中国的封建社会没有法制观念,奉行“礼制”,政府明确支持一切尽“孝”之道,允许并鼓励学子以过继改籍来规避冷籍。所以,此处“冒顶族籍”,不能天真的简读为“冒籍”。

5、《归籍记》:“差旋至,签据抚幼塾董亊禀,以抚幼塾

童应试,例不用原籍,张生昔既有籍,何为至塾?昔已至塾,例不可归。而以余名合于塾定字行为证“。

如皋抚幼塾初建于道光28年(1847),张謇于同治七年(1868)入抚幼塾学习。此句看似啰嗦,实为借抚幼塾董亊之口,证明张謇在如皋参加科举考试,符合法律规定。先前没有在西亭参加过科举考试,现在已经正式过继落籍如皋,且各项户籍学籍手续齐全。此处之“例”就是《钦定科场条例》,即按照法律规定可以不用西亭户籍,应该使用如皋户籍。

光绪年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陈宝琛在《陈文昭公奏议》中指出:“冷籍者,虽身家清白,但三代无人与考,其子孙出而应试,则群诋为冷籍,如攻冒籍者”。百年之后陈宝琛的警示再现南通,是既得利益者有眼无珠,还是碍于脸面而以城市荣誉为筹码,故意指鹿为马、强词夺理?值得追讨。

根据以上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当时作为弱势群体的张謇在《归籍记》中所记录的内容,都在法律保护的范围。他就是合规合法、手续齐全,有官方明确发放批文认可的,以通州府如皋籍秀才身份,通过逐级考试,被皇帝钦点的状元。

《归籍记》记载了张謇筚路蓝缕的奋斗过程,这是一部自强不息、凤凰涅槃的励志故事,应该成为莘莘学子的学习楷模。

撰稿人:周婷

联系电话:13306277388

工作单位:如皋市周莲记食品有限公司

邮政编码:226500

联系地址:江苏省如皋市

2021.5.10

参考书目:

《如皋县志·续志》(清·周际霖)

《南通市志》2000·上海社科院出版

《钦定科场条例》(清·奎润等纂修)

《钦定学政全书》(清·索尔纳等纂修)

《归籍记》1906年·张謇

《啬翁自订年谱》1926·张謇

《光绪朝东华续录》(清·朱寿朋)

《陈文昭公奏议》(清·陈宝琛)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1958年·商衍鎏著

《大众知识》-张謇传记·1936年·顾颉刚主编·张秀亚撰文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张謇传略·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

《中国百名名人传》-张謇·1937年·中华书局

《高级小学国语》课本-张謇·1948年国立编译馆

《北洋画报》-张状元归西去了·1926年12、15期

《中国历代名人传》-张謇·1946年·朱拙存编著·上海经纬书局出版

《状元张謇》赵鹏 著 ·2000年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