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篇 隋唐、辽金时期各族的饮食1
X
秦漠以後,隋唐之前,活动於黑龙江地区的民族主要是勿吉、室韦。勿吉是肃慎人的後裔;室韦则和鲜卑有一定的血源关系。在主体经济方面,他们基本上继承了先人的传统,并有新的发展。勿吉以农业为主,又发展了畜牧业;室韦则以畜牧渔猎为主,又有了少量农业。至隋唐、辽金时期,又相继出现了末褐、契丹、女真;黑龙江地区的地方政权“渤海国”,即是以粟末末褐为主体建立的。此後,契丹人又建立了辽朝,女真人则创立了金国,与中原两宋王朝形成了南北封建割据的局面。
地方政权的建立,对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开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而使黑龙江地区各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勿吉
勿吉是肃慎——挹娄人的後裔。前文已述,肃慎——挹娄人是黑龙江地区较早从事农业的民族,这一点被勿吉人继承了下来,并不断发展。《魏书.勿吉传》记述勿吉人:“其国无牛,有车马,佃则偶耕……有粟及麦、ji(糜子),菜则有葵,有盐池。”说明勿吉人在耕作方法上较以前有进步,农作物的种类又增 加了麦和ji,同时已不单纯地去山野中采集野果野菜,而是自己开始种植蔬菜。农业的发展,农作物品种的增加,使粮食有所剩馀,於是开始“嚼米酝酒,饮能至醉”。
家畜饲养亦继承了先人的传统“多猪无羊”,以饲养家猪为主。在养猪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了畜牧业。太和初年,勿吉人向北魏朝廷一次进贡马多达五百匹之多,可见勿吉人畜马的数量极为可观。渔猎活动继续进行,“善射猎,弓长三尺,箭长尺二寸,以石为镞……常七、八月造毒药傅箭镞,射禽兽,中者便死,毒药毒气亦能杀人”。狩猎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从经济生活方面来看,勿吉人与其先世肃慎一挹娄人比较起来有了一定进步。在饮食上以粮食为主,次为肉类,主要是猪肉和马肉,有时也打些飞禽走兽改口味。自己已能种植蔬菜,能酿制酒。其食物领域较之先世已有所扩大。
(二)室韦
室韦活动於黑龙江地区西部,是以畜牧、狩猎经济为主的民族。室韦又分为若干部,由各部组成部落群,各部饮食亦有差异。其居於南部的部落受其他民族农业文化的影响,也开始经营粗放农业。他们“剡木为犁,人挽以耕,田获甚褊”。作物种类有“粟、麦及ji”。单靠农业是不能满足生活需要的,因此仍以畜牧为主,兼事渔猎。饲养的牲畜主要有猪、牛、马。《隋书·室韦传》云室韦地:“气候多寒,田收甚薄,无羊、少马、多猪牛”;《新唐书·室韦传》亦云:“其畜无羊少马,有牛不用,有巨豕(猪)食之。”而居住在北部的室韦诸部畜牧业不发达,仍以渔猎经济为主,是较典型的渔猎民族。他们“饶獐鹿、射猎为务,食肉衣皮,凿冰没水中而纲鱼鳖”。射猎技术很高,并学会了冬季凿冰网鱼的方法,这是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
室韦是以肉食为主的民族,其肉的种类除有猪、牛、马外,也猎取獐、鹿等野生动物。
南部室韦已会酿酒,这舆经营农业有关,《魏书.室韦传》说失韦人“有麴酿酒”,可见室韦人饮酒是确凿无疑的了。
(三)末褐(渤海)
末褐出自勿吉,又分为若干部,其中以粟末末褐和黑水末褐最为强盛,经济发展粟末部又胜於黑水部。粟末部地居最南,受汉人及经济发展较快的高丽人影响较深,这是他们强大於其他各部的原因。经过不懈的努力,终於建立了黑龙江地区的地方政权——渤海国。其国王接受唐王朝册封,典章制度亦模仿唐制,置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人口达三百万左右,曾被称为“海束盛国”。
渤海国的建立,使其与中原王朝及相邻地区经济发展较高民族的交往更为密切,渤海(即末褐)人的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农业、畜牧业、渔猎业、手工业(制陶、冶金、车船、纺织、建筑、食品加工等)和商贸业在内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经济体系。
农业方面最大的发展是犁耕(牛耕)的出现和水稻的种植。1963年在渤海上京(今黑龙江省甯安县)遗址发现了渤海时期的铁铧。铁铧保存完好,呈不等边三角形,上端宽处27釐米,两边分别长为36、33釐米:铁铧体较大,底面平直,其角度不如金代铧先进,重4.5公斤。这样大的犁铧,人力是无法牵引的,故当时应存在牛耕。早在漠代,中原及辽东地区已普遍使用了牛耕,因此传人渤海是在情理之中的。铁制农具在渤海时期已普遍使用,发现的有铁镰、铁铲、铁刀、铁锸等。生活用具也较多使用铁器,如铁锅、铁盆、铁盘、铁碗等。
铁犁的出现和使用,使扩大耕地面积和深耕细作成为可能,同时也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当然铁犁的使用尚不普遍,偶耕形式依然存在。《新唐书.渤海传》载,渤海的土特产品中就有“卢城之稻”,可见渤海确种水稻无疑。把卢城水稻作为当地特产,可见其产量不会太少。这是见於记载的黑龙江地区最早的水稻。水稻的种植成功,在黑龙江地区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他作物则继承了先人的传统,有粟、黍、麦和豆等。
渤海人还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副业生产,如养蚕、养蜂、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