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秦书day179:说点『解说』完的心里话
花了七八天的时间说完了马亲王的《长安的荔枝》,这部小说仍然延续了亲王历史小说以小见大的风格,借助历史缝隙中不知名的串联起历史的大致风貌。这部仅有六章七万字的内容,某种程度上算是广告软文。这话怎么说呢?
这要说到亲王去年7月上市的《两京十五日》,距离上市已经差不多一年时间有余了。《两京十五日》这部小说,如果看过的朋友会知道,也是一个与路途奔波关系密切的故事。在亲王的《两京十五日》里,除了展现了四个人(大明太子朱瞻基、捕头吴定缘、行人于谦、女医生苏荆溪)一路从南京奔赴北京的故事,还让读者很好地领略了明代大运河沿岸的风俗民情。
其实,亲王的《两京十五日》与他的另一部小说《显微镜下的大明》也是有着很深的渊源。据亲王声称,《两京十五日》算是他写《显微镜下的大明》的副产品。他在写《显微镜下的大明》的时候浏览了大量的明代文献,当写好了以后,发现史料中还有一些材料也还可以拿来再利用,不然似乎就有些“暴殄”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马亲王创作历史小说一贯的独特视角。
马伯庸的小说,近些年被改编成电视剧的,最火的莫过于《长安十二时辰》,主角张小敬,是一名曾做了八年长安不良帅的西域老兵。而在《长安的荔枝》当中,透过杜甫的视角,也穿插了一位西域老兵。同样是西域老兵,同样的社会境遇,因而同样让人唏嘘与他们一样受到上层贵族不公平对待的底层劳动人民。
我读马亲王的小说,总能在历史的琐碎的细节中发现和感悟那不为人所注意的历史的犄角旮旯,他的其他类似小说还有《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都特别好看,而且在饱含脑洞的同时对历史又提出了新的理解。在我看来,这是了解历史最奇妙的地方。
一转眼又快到九月了,秋意也越来越明显了,随着几场秋雨的来临,天气早晚也趋于凉了起来。接下来的小半年,又将是忙碌的;不过再忙碌,阅读、更新仍会持续,感谢有诸君的一路支持。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