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记事:纺织娘的辛酸劳作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记事:纺织娘的辛酸劳作

作者 秦获幸

华州农谚有“枣芽发,种棉花”一说。在经过了播种,掐尖,抹裤腿好几道工序后,棉花没有辜负主人的期望,棉桃果实累累,进入秋季就是采摘棉花的季节了。

天还没亮,农夫们就套着牛车或者用扁担挑着大麦糠笼下地捋棉花。露水地里捋的棉花不带干叶子,在家里剥出来的棉花很干净。籽棉晒干以后拿到人力轧花机的加工点,脱籽以后便是皮棉。如果要纳棉衣服,纺线织布就要弹花师傅到家里用弓弹成絮棉。再后来有了人力弹花柜,就把皮棉拿到加工点去弹成絮棉。有了絮棉,纺织娘就忙活开了。

第一道工序是搓捻子。搓捻子的工具很简单,仅仅是一根老稻黍细穗子下部的细杆子,长尺余,很光滑。搓的时候撕下适量絮棉,摊在光洁的桌面或专用木板上,然后把细杆子放絮棉边上往前一卷,一条捻子就搓成了。把它放在一边,再把细棍抽出。这样的活路家里有细发男人完全可以干,能为妇女减轻负担。

第二道工序就是纺线。纺线的工具是纺线车。所谓车,其实是用几片木板穿在一根加工好的木棍两头,再把这木棍安在加工好的底座上,用细线绕成一个大轮,底座的左边用木板条连系一块加工好的安锭子的楔形木块。锭子和大轮用一种专用的细绳相连,大轮的里边长出的木棍上安有拐把。这纺线车的功能很多,安上细锭子能纺线,打筒子。换成筒锭子可以打筒。咱们华州区侯坊地区生产的锭子很有名气。农村里十来岁的女孩子大都会纺线。纺线时左手捏着捻子,从锭子上抽出线头,右手转动大轮,左手一上一下,右手配合左手转动一里一外。技术娴熟者随心所欲,不急不躁,得心应手。五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大部分都经历过半夜醒来还看见伟大的母亲在纺线。纺成的线叫岁子。岁子从锭子上退下来以后再插入一根竹制的竹锭子准备拐线。

第三道工序是拐线。拐线的工具是拐线车。这活路是一人操作,有些细发男人为了减轻妇女负担就主动干这活儿。拐线时左手可以拿着穿着岁子的竹锭子,或者把它固定在一个地方,把线头绕在拐线车的轮子上,右手转动拐线轮,直到一匡线适量为至。

第四道工序为浆线。浆线的备用工具为浆线椽,粪笼。浆线椽结实光滑,操作时两头要撑起。浆线前把水烧开,放入少量面粉,然后把线放进水里煮若干时间取出。取出的线一匡一匡套在浆线椽上,下来再用一根短棍把装着土的竹笼和浆过的线连系起来,用短棍使劲转动直至把线拧干。一次拧两匡线直到全部拧完。

第五道工序是打筒。打筒的工具还是利用纺线车子和打线轮。筒是把竹子锯成竹节,两头打空。操作时把细锭子换成筒锭子。筒锭子有中心杆,杆两边是向外张开有弹性的铁片,把筒穿进去就可以固定筒。打线轮使用拐线车的底座,操作时把打线轮放在左边,把浆好的线拿出一匡套在打线轮上,把线头抽出绕在竹筒上,转动纺线车带动筒锭子,打线轮上的线就绕在竹筒上。竹筒上线子绕成枣核形适量退下来换筒,直到把需用的经线打够。

第六道工序染线。染线和浆线工序相同,不再赘述。

第七道工序经纤子。经纤子工具繁杂,计数算帐,都是心灵手巧妇女干的活路,既劳神又费力。这里不再啰嗦。

第八道工序是印纤子。印纤子工具繁多,既出力又细致,一般需要两个人,最好三个人。具体操作是把经好的纤子穿了此子递了缯的一头经线固定在圣子上。圣子放在倒放的长板凳腿上由一人随时转动。大卷的经线拿到板凳对面十几米远外放在一个专用的人字形木料上,两人在板凳跟前两边把经线弄平拉展,用一种竹刷子把经线刷通,直至能顺利通过此子和缯,另一个坐在板凳外的人转动圣子齿把刷好的经线绕在圣子上。印完了经线纤子就可以织布机子上搭纤子了!

第九道工序是织布。织布之前先打一部分筒子。这筒子是用扫帚把儿锯成的短节,穿在纺线车的锭子上,左边放打线轮,轮上套一匡线,抽出线头绕在筒子上开始转动大轮直到绕成枣核形取下。如此反复打好大量筒子就可以正式上机子织布了。咱们华州区织布机东部为平机,西部为腰机。民间有一谜语形象的向人们介绍织布机,“四四方方一座城,城里坐个女英雄。脚一踏,手一掰,旮里旮旯都动弹。”

织布时来回穿引纬线的工具叫梭子。梭子以枣木材质为主,极少有骨质的。梭子中空两头尖,使用时把线筒子穿进中空里的一根铁絲上,再把铁絲固定在梭子里。吸线头是一个很神奇的功作。在梭子中空两边各种一个小孔,吸线头可以在任意一个孔里引出,穿梭时把纬线引来引去,经线通过缯分为两部分一上一下布就织成了。

综上所述,从籽棉到织成土布,需要十多道工序。这些活路无一不是伟大的女性亲力亲为完成的!在整个过程中,有夜以继日的熬夜纺线,有出力流汗的浆线染线,有精心计算的经纤子,更有细心的穿此子递缯,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付出心血。女性干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为了家人能吃饱,围着锅台转,为了家人能穿好,织棉纺线做鞋子。煤油灯下,酷暑严寒无休止的劳作,蚊叮虫咬活路不能停下。这都是天下母亲,伟大的农村妇女生存的真实写照。古诗云,满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今人说农民,浑身土布者,多是务棉人!在这里不得不感谢改革开放的东风把亿万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解放出来,摆脱了繁杂的家务,走进更美好的新生活。

一匹布终于织完了!

又是妇女,把劳动成果夜间放在室外展开,让大自然的露水均匀的滋润着布匹,第二天再折叠好适当的厚度,放在光洁的捶布石上,用棒槌捶打。这最后的捶打会使棉布孔更密实光滑平顺。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秦获幸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0)

相关推荐

  • 纺花织布的年岁

    文  原创  图  来自网络 纺花织布的年岁 看了个"故乡故事"的节目,说的是特色老土布系列产品.老土布是中国千年来特有的国粹精品,用纯棉手工织就,绿色安全.透气吸汗,还可保健养生 ...

  • 那些儿时传来的织布声

    一直以来,都想写写与织布有关的记忆,只是那时候还是太小,根本没来得及仔细观察,织布机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所以,害怕自己写出了不确切的记忆,会贻笑大方. 今天,又是一个阴雨天,这让我关于织布的记忆再次复 ...

  • 渐去的手工“牵机”“纺线”技艺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返"古",又喜欢上了纯天然绿色的"老粗布"制品.可我小的时候,身上穿的盖的铺的都 ...

  • 人世间‖梁 炜:母亲织布

    来稿选登 母亲织布 文/ 梁炜 母亲一沾上棉花,晚上就很少睡觉了. 白天,母亲要参加生产队里的生产劳动,做家务,作务那一亩七分自留地.晚上,她才能忙她的织布纺线活儿.棉花念子搓完了.接着就是纺线.那纺 ...

  • 【中州作家】乐悠悠:老土布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41] 老土布     河南南阳      乐悠悠 老土布,又称为土布.粗布.棉布.用传统织布机,采用民间手工织布工艺,织造而成.   所谓老,祖祖辈辈的家乡人,穿 ...

  • 乡土文学 | 张启超:纺花织布

    乡土专栏主编:朱保彰 文:张启超 / 图:堆糖 那时候,纺花纳鞋好像都是妇女的手头活,你不论到谁家串门子,不是见女主人在嗯嗯地纺花,就是在哧啦哧啦地纳鞋底,反正不会闲着. 纳鞋底后面咱专门说,现在专说 ...

  • 【大荔文学·散文·李跃峰】经布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94 经布 原创/李跃峰 早上晨练,路过小区南车库院子门口,突然发现有人在经布.长长的白色经线拖着压着石头的拖子咯吱吱缓缓前移着.经线的尽头,有一位头发 ...

  • 饶阳沃地村曾经以织布为业,你了解多少?

    饶阳土布 宋占国 土布,顾名思义,就是庄稼人自己织的布,属于土产,所以叫土布.又因为很粗糙,所以又叫"粗布".最主要地它是和"洋布"相对而来的.在早些年间还没有 ...

  • 你知道吗?有一种华德福手工叫经纬编~

    什么叫经纬编? 经纬编其实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织,但经常会和我们棒针编织混淆,所以现在都用经纬编来称呼这个手工项目,它是一个既传统又古老的手工,方法是拉好经线之后,来穿纬线,这种方法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比较 ...

  • 【汗滴化雨伴笔耕】贾敏菊//我学织布

    我学织布 我学织布 文/贾敏菊 土墙的院子里,牵牛花嘴吧张的很大,紫红色的,朵朵像小喇叭,不知道它们在说什么,墙角里的蟋蟀在唱着欢快的歌曲,蚂蚁扛着半拉馒头在院子里爬行,蝶飞蜂舞,飞来飞去.女孩子们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