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2)
郑金洲
四、学科教学整合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四,是在课堂教学中牢牢树立整合的观念,用系统、整合、复杂的眼光考察与分析课堂教学的行为以及行为中的诸要素,使教学的各环节与各方面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以新课程为指向,当今的学科教学的整合,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作为打破学科知识疆界、连通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课程形态,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科教学整合化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在教学中高度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着力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现有学校教育框架内的实现途径等。
第二,关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学的整合还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关注本学科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另一方面关注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进度,分析其他学科与自己所任教学科内容间的联系,并有意识地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资源等学习本学科知识。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与数学知识、语文知识与英语知识,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将各种知识融汇贯通,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掌握与灵活运用。
第三,关注知识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整合。知识与态度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统一,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组织等环节,注意将知识中蕴含的态度、意识、价值观挖掘出来,而且巧妙地采用“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知识的掌握;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习得情况,也要注意将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有机地渗透进教学过程的始终。
第四,关注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小学、初中阶段的探究式,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不应该孤立地存在于特定的学科形态或只是单独将其作为课程形态来看待,它们只有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如何将探究式学习与小学、初中阶段的各学科教学整合起来,将研究性学习与高中阶段的各学科教学汇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第五,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是实施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与学科教学应该构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小学课堂教学应致力于改变以往的“平时教学信息技术不用”、“公开教学信息技术滥用”的现象,使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内容结成一个整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更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也能获得信息技术所蕴含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
整合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摒弃割裂,拒绝分立,注重一体,突出融合。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各层面、各环节的整合,并在整合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整合教学的新智慧与新艺术。
五、教学过程动态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五,是课堂教学越来越处在变动不居的状态,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即时生成的资源以及产生的一系列非预期变化,调整后续教学设计,形成新的教学进程,以便更优地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新课程对互动的关注、对过程的强调、对探究的重视,都使得课堂教学越来越处在一种变化、动态的场景中。的确,教学重心下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互动的范围与深度大了,课堂也就变得鲜活了,变化也就成了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按兵不动,仍然是用备课时的教案设计来框定课堂上的行为的话,那么,即使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了学科知识的传递,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不要说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态度的统一了。
教学需要有预设,这是毋庸置疑的。当下有专家谈到,教师可以不写教案,不用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对此,我不敢苟同。今天中小学教学承载的使命、学生学习的目标指向、教师评价考核的运行机制、家长对教学的关注与期望等诸方面的因素,都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指向一定目标的达成。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正确分析学情教情,进行教学设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问题是。有了预设,有了设计,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是不是就需要照此办理,不再调整了。既然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与必要,已经充分认识过程自身的重要价值,那么,也就相应地需要在预设与生成、设计与实施之间铺设起桥梁,不惟预设“马头是瞻”,不依设计定教学进程。
动态是常态,生成是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树立这样的观念是重要的。同时,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进一步探讨分析课堂教学中常规的生成性因素有哪些,非常规的有哪些;哪些条件或环境因素影响着课堂教学的生成;是不是所有课堂教学生成的因素都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利用,如果不是的话,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在动态生成情景下,教师需要掌握哪些教学策略,学生需要提升哪些学习本领;生成是否都是非预设的,预设的生成是否存在,两者关联程度多大;这些问题都值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思考、斟酌。
以前,有的教师习惯于将自己的教案写得非常详尽、具体,甚至连课堂上的每一句对白都体现在教案上,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淋漓尽致地展现教案的过程,课堂上一切新生成的因素都不是自己关注的重点。这样的教学虽然也完成了预期的知识传递的任务,但离学生内在建构知识的需求、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相去甚远。动态生成,对教师的素质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是最能考验教师教学智慧的方面之一,要形成这种新的教学智慧,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
六、教学内容结构化
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六,是教学内容建立起结构性的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新知识各构成部分之间、新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寻找关联,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
内容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离不开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更是依托内容。虽然课程改革大大拓展了原有课程的含义,但课程的核心仍然是内容,关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内容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内容为中心,辐射至教学活动乃至学校改革的其他方面。近几年,学界有对新课程是否削弱了“双基”、影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等争论,撇开这种争论的是非不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课程关注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
内容为什么要结构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一是结构化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大体上呈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也就是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表现形态,如果没有知识作后盾的话,形式的表现也就受到了许多限制。但并不是所有知识都有助于能力的提升,不是知识越丰富,能力就越强,而恰恰是结构化的知识对能力的形成是起促进作用的,因为这样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粘合力,较严密的逻辑性,较丰富的关联度,可以较好地为知识的灵活运用服务。二是结构化的知识强化了知识的整体性。任何知识都不是片断、孤立存在着的,它既有生活实践的基础,同时也与其他知识相关联。对学生来说,认识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注意到各知识点之间的共通性或互补性,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知识观,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将知识融汇贯通,真正纳入自己的认识框架,与原有的知识经验结成一个整体。三是结构化的知识是基础知识存在的主要形态。以往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那就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范围都是领先的,因为它能够使学生较为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这种说法其实是无法验证的。正如同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所说的,他所接触的大陆的留学生并不见得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学生在基础知识上有过人之处。但基础知识确实是存在于概念与概念、范畴与范畴、命题与命题、原理与原理之间的联结之中的,掌握基础知识也主要是掌握知识的结构形态和内在要素的关联。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下不少教师或学校也在积极探索这些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与途径。在运用这些以学生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方法时,教师不应也不能忘记引领学生注意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分享与研讨,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概括与总结,也就是借助于种种不同的引导方式,促使学生对知识有总体把握、整体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