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五经方】

肝病
肝病:全身倦怠、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触之如额)等等→一般认为目前没有较佳疗法,中药只能缓解症状,没有治本之法。
一、茵陈蒿汤
【经典条文】:
1.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
2.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0).
小便不利:多、少、频、短、无皆是。
经方:茵陈蒿(六两) 栀子(擘,十四枚) 大黄(去皮,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黄煌:茵陈蒿10~30g  山栀子10~15g  制大黄6~12g
(茵陈蒿→退黄专药)

1.本方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炎胆道感染见黄疸,色鲜明(阳黄→有光泽:三黄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小变色黄短少,腹满,舌红苔黄腻(如甲肝大流行即可用)。
2.患者体质:身目黄染色鲜明,黄红隐隐,兼有身热便结,口乾燥烦,舌红脉数(阴黄:晦暗如烟薰 非本方证)。
3.可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证(ICP)。
新生儿黄疸红素血症(量要少),如:茵陈8g、栀子4g、大黄3g,水煎40ml,每次服10ml,一日四次。
4.本方治黄疸多与大小柴胡汤合用。
矢数道明曰:「与小柴胡汤合用,治疗热毒郁肝,症见黄疸、腹胀」。与大柴胡汤合用,治疗胆道感染、胆囊炎。
5.本方证不必见便秘(大黄于此方中不必后下,用量不必太大),大黄主退黄、除腹满。
6.本方剂型可用灌肠。
二、小柴胡汤(天然之干扰素,所有病毒感染均可用)
【经典条文】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266)
经方:柴胡(八两) 人参(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炙,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黄煌方:柴胡5~10g  黄芩5~10g  姜制半夏5~10g  党参6~12g  生甘草3~6g  乾姜3~6g
        红枣3~10g
(小柴胡汤治疗肝炎药量要小)
1.小柴胡汤主治慢性肝炎(湿热内蕴),症见寒热往来(往来即指缠绵难愈、节律不定→肝指数变动)、胸脇苦满(右上腹肝区隐痛、胸闷)、默默不欲饮食(精神抑郁、社会压力)。
2.小剂量,长期服用(因为此药亦须由肝处理),两个月检查肝指数一次,没有改善或肝功能反异常即停。
3.体质:青年人多,肤色黄暗、偏瘦,舌脉无明显异常,肝功能基本正常(GOT/GPT高可),易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常与五苓散、茯苓、猪苓合用 (便稀, 口渴无津)  (不辨体质曾有间质性肺炎之后遗症)。
 

4.脂肪肝病人数上升 (酒肉油炸..) 中医可治 调代谢补虚。
三、小建中汤
【经典条文】
1.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方五十一。(用前方。)小建中汤方。(100)
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102)
经方: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切,三两)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黄煌:桂枝10~20g/肉桂5~10g  白芍10~20g(倍于桂枝)  炙甘草3~6g  生姜3~6片/乾姜5~10g  红枣15~30g  饴糖15~30g(可用蜂蜜代替,亦可用麦芽糖代替)
1.本方为强壮性保肝药,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
体型:多瘦、胆红素不高、肤白而细腻、皮肤湿润、喜甜食、大便多乾结、小腿抽筋、易
  疲劳、出汗、易腰酸背痛、易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舌质嫩红。
2.芍药当重用,赤芍为佳(胆红素高时尤有效!茵陈无效时可试)(黄疸越深,预后越差)。
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浑身发痒如虫咬,大便乾结如栗,右侧腰部肌肉酸痛
→芍药乾草汤(小建中汤主要组合)、白芍30g、赤芍30g、炙甘草10g(需合用西药熊去氧胆酸→优思弗,效果才出来)。
3.按照中医养肝柔肝学说加减。
(龙骨、牡蛎、山药、枸杞、鳖甲、北沙参)饴糖一般不用,以生麦芽取代。

4. 糖尿病足可用四味健步汤 (芍药 牛膝 石斛 丹参)。

四、茵陈五苓散(治湿大于热)  (五苓散可解酒毒、味精吃多)
原方:茵陈蒿10分  五苓散5分
黄煌方:茵陈蒿10~20g  猪苓10~20g  泽泻15~30g  白术10~20g  茯苓10~20g
        桂枝6~12g/肉桂5~10g
1.本方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见轻度黄疸(胆红素偏高),兼下肢浮肿、大便不成型者
若有腹水者→加怀牛膝20~40g、赤芍20~60g
若无黄疸者→去茵陈蒿
2.本方可治【脂肪肝(主要是因为有五苓散),即湿、水、渎身困重】
酗酒者,或伴有腹泻者→可加葛根30~60g
(比较葛根芩连汤、半夏泻心汤)
3.如血清白蛋白低下、浮肿时,白术可重用至60g
白术→天然白蛋白 (苏州某名老、南中医孟景春…等→善重用白术保肝)
4.五苓散服法:“上五味,捣为糊,以白饮(米汤)和服,方寸匕(量器单位),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期间多饮温热水,忌生冷
5.建议使用散剂(五苓散)→疗效较好、易服、便宜
五、真武汤
【经典条文】
1.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82)
2.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经方:茯苓 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原方:茯苓3两  芍药3两  生姜3两  白术2两  附子1枚
黄煌方:茯苓10~20g  白芍或赤芍10~60g  乾姜5~10g  白术10~20g  制附子10~20g
(伤寒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心下悸,头眩,身瞤(ㄖㄨㄣ)动,振振欲僻地者)
1.本方为传统温阳利水剂,阳虚有水,阴寒体质
阳虚→脉沉细无力,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大病重症)
有水→浮肿(检查小腿腓肠肌),小便不利,舌胖大苔滑
2.本方多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即低蛋白血症(易腹水)
腹水难消医案:真武汤合五苓散、牛膝 (附子量可加至30g,要先煎30分,赤白芍各30g)
3.比较
                                            心肾功能        精神状态        浮肿程度
真武汤→器质性失常                多有不全        萎靡、昏迷     重
五苓散→功能性失常                正常               尚可              轻
(0)

相关推荐

  • 茵陈蒿汤治传染性肝炎配方、医案

    [原方配方组成]茵陈30克,栀子15克,大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午晚3次温服. 传染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疲乏无力,厌油腻,上腹部饱胀不 ...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到底是去桂枝还是去芍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到底是去桂枝还是去芍药?

  • 肝病的经方辨证论治

    谈到肝病,不得不提肝癌,现代医学认为肝癌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我们身边也常常发生真实案例,年年体检没发现问题,一旦发现了都是晚期不治.不管是ABC病毒性肝炎,还是猛爆性肝炎-转 ...

  • YoungKing弹中医:肝病的经方辨证论治

    谈到肝病,不得不提肝癌,现代医学认为肝癌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我们身边也常常发生真实案例,年年体检没发现问题,一旦发现了都是晚期不治. 不管是ABC病毒性肝炎,还是猛爆性肝炎- ...

  • 肝炎肝病五个方剂

    温肝汤 组成:黄芪30克附片.白术.香附.杏仁.橘红各10克,党参.紫河车各12克白芍.当归.茵陈各15克.  功效:温补肝肾,健脾益气,养血柔肝.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 ...

  • 甲乙丙丁戊,肝病五兄弟没有一个好惹的

    作者:黄兆伟(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我国是肝病大国.说起肝病,很多人会谈乙肝等慢性肝炎而色变.诚然,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多是由慢性肝炎迁延而来,但急性肝炎其实也不可小视. 对于那些有转为慢性可能的急性 ...

  • 治肝病的五个经方

    阳密乃固说:肝病属于厥阴证,是比较深层次的病,治疗相对费时.<金匮要略>在讲到上工治未病的时候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 ...

  • 黄煌:治疗肝病,五张经方

    一.茵陈蒿汤 [经典条文]: 1.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 2.伤寒七八日,身黄如 ...

  • 胡希恕亲述经方治愈案例十五则

    导读:胡老的经方故事,虽然是故事,但是信息量非常大,仔细揣摩,收获很大.我在读的时候常常感慨,"这个病我这么治法,还没有治不好的"的这种魄力,也只有胡老这样的大师才有! 1.小柴胡 ...

  • 五通汤治疗五系寒证 – 经方派

    五通汤治疗五系寒证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五通汤 五通汤:麻黄10g,桂枝10g,干姜10g,半夏15g,细辛6g,白芍10g,甘草10g,陈皮15g,厚朴20g,枳实15g,柴胡15g,白术20g ...

  • 经方时方合效彰 五年顽疾一扫光

    邱明义,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临证50余年,一直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深谙辨证论治之精髓,临床强调以疗效为本,主张经方与时方并重,不局限于一方一药之中,以疗效为准,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