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廷林|河湟风匣成往事

河湟风匣成往事
Table qing in Xining

文|冶廷林(青海)

当前,五、六十岁的人一说起风匣就不由地想起靠风匣生火做饭的艰苦岁月,而大多年轻人对祖辈们常用的这种物件陌生起来,它长什么样、有什么用都不知道了。过去,河湟地区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用具风匣从灶台边悄然消失,摇身一变,由普通转变为特殊,摆到收藏家的柜台上,在民俗博物馆的展台上供人观赏,或在模拟灶台旁边演示工作过程。风匣仍然保留着历经沧桑的面容、浑身污垢的形象,却失去了啪嗒(读pia ta)声响,鼓风助燃,生火做饭的实实在在的功能。它纯粹成了“摆设”,已成河湟往事,河湟老人的乡愁,但它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理河湟人永远不会忘记。有不少的谚语、歇后语传递着关于“风匣”的正能量。如“老鼠钻风匣——两头子受气。”这个歇后语现在比喻一个人处于矛盾的双方中,两面不讨好,到处受委屈。“有气的风匣,没在啪嗒(读pia ta)。”特指人们要脚踏实地地去干,不要故意卖弄或高谈阔论。“风匣改棺材——心胸太窄,装不下。”小格局的人怎么装腔作势也不会有气吞山河的胸怀。“风匣板做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坏事一茬接一茬,比喻一些生活艰难的人们有幸摆脱一个困境,不料又进入一个更加凶险的环境,与谚语“刚出虎口又入狼窝”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歇后语是河湟劳苦大众的集体智慧结晶,与河湟人民每家每户的风匣息息相关,通过借题发挥,把深奥难懂的哲理化为浅显易懂的歇后语,成为大众化的语言。可见,河湟风匣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煽风点火”,点亮万家灯火,延续人间烟火。下面我说说事关风匣的一些事儿。

若要说清河湟风匣就要从远古说起。中国早期的鼓风器称为橐(tuo)或橐籥(yue)。橐,以牛皮或驼皮制成;籥,原指吹口管乐器,这里借喻橐的输风管。战国时期之前就有橐籥,而且使用普及,人人皆知。《老子·道经》中用橐籥比喻空间,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句话表明,皮革制的鼓风器,因其里面充满空气而不塌缩,拉动其体又能将其内空气压出。空气通过输风管进入熔炼炉中,因此,《管子·揆度》将橐籥称为“炉橐”。《墨子·备穴》说:“炉橐,橐以牛皮,炉有两缻(缶),以桥鼓之。”“桥”即桔槔。以桔槔的上下运动拉压皮橐,可见那时的鼓风器已具规模。汉代典籍中述及橐籥者甚多。《淮南子·本经训》:“鼓橐吹埵(捶),以销铜铁。”《淮南子· 齐俗训》:“炉橐埵坊,设非巧治,不能以冶金。”可见,汉代已有大型鼓风器用作冶铸。——我最早见到的鼓风器是用涂胶的帆布粘着不足一公分的两块木板,木板被包在里面中间留有四寸的张合空间,顶端有一个口小屁股大的圆筒,屁股连通帆布成为一体。人们两手套在套环里张开时吸气,合拢时吹气。这就是古时候所谓的橐籥鼓风器缩小后的“模型”。在我的记忆里风匣早于刚才我所描述的这种变形后的鼓风器,所以,我们把这种鼓风器又叫做“喷雾器”。生产队里的技术人员把“六六六粉”灌入小口“风风光光”地喷给作物喷“六六六粉”杀害虫。还有一种非常便易携带的“鼓风器”顺便说一下。河湟回族人喜欢做生意,甘愿当筏子客、脚户客,乐于走南闯北,炒上麻麦、炒面、带足盘缠的情况下,还要生火燎茶解渴消困,那么生着火是个问题。聪明智慧的河湟回族人将宰后的山羊皮“囫囵(尽量完美)”剥下,扎住其他开口,留一口扎上竹筒(当作籥)做成“鼓风器”。生火时就会排上大用场,不生火时,可以装水、装油塞住开口,睡觉时,可以当热水袋,也可以作枕头。方便易带,一举数得。为什么大费周折大话古时候的橐籥和现在的“喷雾器”式的鼓风器及皮囊鼓风器呢?因为风匣的前生就是古时候的橐籥,现在的风匣是橐籥的“革命”产物。
古时候的鼓风器体积宏大,用料讲究,费时费力,人们经过对鼓风器的不断创新,不断改进,逐步适应社会的需求。两汉时期,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断改进,由人力鼓风转变为畜力鼓风。唐宋时期又向水能鼓风转变。到了元代,王祯在其《农书》中描述了立轮式与卧轮式两种水排。用水能鼓风,大炼铜铁,铸造盛鼎,军事武器,改善生产工具,提高社会生产力。但是,直至元代,这种橐式水排鼓风工具已鲜为人知,王祯经“多方搜访”,才得其梗概。他说:“此排古用韦橐,今用木扇。”(《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王毓瑚校本,第347—348页)这种木扇可能是木质风箱的雏型(敦煌榆林窟西夏壁画中,有双木扇风箱绘画。为保证足够的风力,其扇风板比人体还要高。见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六册,第 206 页,人民出版社 1979)。从制作材料而言,它较橐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在谈到风箱的历史时,人们在较长时间里认为:由橐、木扇、再演变为风箱是自然的事。实际上,从技术角度看,从橐、木扇到风箱之间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技术环节,即拉杆和活塞在鼓风器中的应用。
风匣演变成型,大概是宋朝。苏轼和曾公亮都有对风匣的描述,都提到了拉杆和活塞两大机件。比较而言,曾公亮的表述更为详实。当时的风匣是根据冶金铸铜工程的大小量身打造的,大概分为四大类。由工程性的大风匣逐步演变为家庭式的小风匣,普及是可能经过元朝到明朝了。明朝,在边疆地区大规模实行屯田戍边政策。大量汉族军、民迁入河湟地区,戍边屯田,逐渐站稳脚跟,长期居住定居成为河湟人。河湟风匣就是从明朝时候大量使用的。这种农家器物经历了六百多年的时光,为河湟人的生活增添了重重的一笔色彩。
风匣也叫作风箱。箱体是用厚约三分的六块木板,前后左右挡板与底板榫铆相套装,顶板为活动盖板,缝隙黏糊密封,长约二尺五寸、宽不足一尺、高约一尺五寸的长方体;前后两块挡板的下部各有一个长约一寸多的方口,称为进风口;两个进风口的上部贴内壁各用一小木条作架,悬挂一边长约二寸,上边两端自带木转轴的活动木板,称为风舌,也叫作“摆舌儿”像人的“舌头一样灵活闭合”;前挡板的中部上下距沿各约五寸,有径约不足一寸的圆透孔,称为推拉杆孔;左侧挡板的中下部紧接底板处,另制一寸多见方的方形风道,前后各留进风口,在中间位置装置活动舌板(摆舌儿),活动于外壁的凸嘴中部。以使推拉皆有风出,嘴内有边长各约一寸的方透孔,前接灶底风道,后通风箱内部,称为出风嘴口。堵风板厚约六分,略小于风箱内上下左右的空间,左边下部有与风道略小的豁口,四边缚扎胶粘麻纸或鸡毛,中部有与风箱前挡板推拉杆孔相对应的两个圆透孔,是为杆铆。推拉杆为长约二尺多、径约一寸多的两根硬圆木,一端穿过风箱前挡板的杆孔,榫安于堵风板的铆孔,另一端外漏于风箱,头部榫铆竖直安装一长不足一尺、径约九分的圆木柱手柄。风箱立置于灶台右侧的平台,最好垫砖空开地面以防潮湿。顶部稍斜平覆盖稍大的石板或木板,既稳压风箱,又不使其湿水,出风嘴对准灶台下的进风道。一人蹲坐右手抓握推拉杆把柄,前后推拉动箱内的堵风板(方形活塞),两个风舌的空气挤压成风,经风道吹入灶底,推后前挡风口打开,后挡风板关闭,风道风舌后开前闭,拉则相反,出风连续不断,助燃柴火,强化火力。推拉速度的快慢决定着火力强弱。
随着电力的普及,电机的发明,吹风机的使用,风匣的“魅力”逐渐减弱,人们选择了更加便捷的吹风机。但是,随着电饭锅、煤气灶、天然气灶的接连登场,这种不可一世的吹风机前后经历了三、四年的光景便销声匿迹了,就连上收藏架的资格都没有争取上。代替风匣的吹风机与历经沧桑的风匣相比,吹风机只是“昙花一现”,而风匣则是“花开四季”。我更加钟爱写满沧桑的风匣。河湟风匣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和历史变故,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现在,我每当回老家时,总会怀念我烧火做饭的生活;每当我看见农家屋顶上的炊烟时,似乎听见“啪嗒——啪嗒——”的风匣声;每当我坐在农家的土炕上端起清淡飘香的饭碗时,宛如回到童年闻到诱人的烟草味。这种味道很亲切,就是妈妈的味道,就像家乡的泥土香,多少年了,妈妈的味道愈加浓郁,家乡的泥土香更加诱人!这种味道很像似那时农村中一首忧伤动情的音乐,抒发着村民们心中几多的酸楚,几多的艰辛,几多的想往!现在,我有种坚韧、执着的个性,这也许与我妈妈的教导和风匣的声响有关! 作者:冶廷林
(0)

相关推荐

  • 【大家诗歌】清明上河园游记(组诗)

    清明上河园 岁月渗漏的稀硝酸 流经一幅长卷 宋代雕琢的辞赋 在潮汐的泪眼中凸现 霞帔间的情愫 沿着醉酒的词牌蔓延 浩浩汤汤的往事 坐在拂云阁倾情阅览 小巷弥漫的豫菜元素 按捺不住三尺垂涎 而那灯火阑珊 ...

  • 《行摄生活》-136【做风箱】

    - - -指尖上的山西 047 做风箱 对于风箱的记忆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冬,黄河对岸的清涧县要举办一年一度的清醮大会.驱车过河时已有雪花飘扬,谨慎驾驶4个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拍摄期间大雪 ...

  • 王英作品《童年的风箱》(纸刊备选)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杂志选稿基地 音乐 童年的风箱 文/王英        小时候,"过年&quo ...

  • 你拉过风箱吗?

                                  乡村老物件之九   风箱 "你你你,我我我,木头人,烧大火!",这是早年间,娘经常给我们炮的一个谜.      功夫长了 ...

  • 【郁氏文化】话说风箱(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 话说风箱 作者:范俊来 说起风箱,估计八零后没见过的人居多,七零后的人可能见过,但没有使用过,只有六零后的人比较熟悉,而五零后的人不但熟悉,而且有切身的使用体验,我就是后者. 俗话说,人以食 ...

  • 酷冷至尊发布SL600M机箱:垂直风道设计,PCIe挡板可旋转

    最近酷冷至尊发布一款全新的高端机箱SL600M,机体流线型强烈,前面板跟顶部采用科幻感极强的阳极氧化铝材并采用平滑的喷砂处理工艺,整体设计简洁,亮银色配合造型非常适合太空主题的装机.机箱整体多处采用降 ...

  • 《行摄生活》-105【修风箱】

    - - -指尖上的山西 019 修风箱 "修风盒嘞......"这是一种飘荡在上世纪乃至更久远的声音,这种声音曾是那个时空最常听到的很多吆喝声中的一种,在老槐树的枝丫间回荡. 声音 ...

  • 【行走在乾县】即将和正在消失的职业——打风箱和糙风箱

    (五)打风箱和糙风箱 虽然在蓝翔.冯懿有编著的<中国.老360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中,我确实没有找到"糙风箱"这一行,但这却实实在在的出现在我作为 ...

  • 【精品名家文学】隆重推荐 海燕女士《当代佳作 专辑》2020120302

    [中国当代杰出诗词名家百强榜]至尊荣誉 [比投网]和[神州文学<比投微榜>大赛组织委员会]联合推出会长:王世春   总编:卢春志联合推送 火爆征稿<春秋诗语--盛世华年经典文集> ...

  • 冶廷林|滴水穿石(二十六)

    滴水穿石(二十六) Table qing in Xining 文|冶廷林(青海) (接续上一期) 尕布老汉转向城市边缘地带,留意一些用特殊姿势行走的女人.他就这样日复一日转了二十多天,几乎把城市边缘转 ...

  • 冶廷林|滴水穿石(二十五)

    滴水穿石(二十五) Table qing in Xining 文|冶廷林(青海) (接续上一期) 尕布老汉虔诚地向真主作了祈祷,爷孙久别重逢,孙媳团圆,感谢法治社会,惩恶扬善,网络世界,社会发展,增加 ...

  • 冶廷林|滴水穿石(二十七)

    滴水穿石(二十七) Table qing in Xining 文|冶廷林(青海) (接续上一期) 尕布老汉从被救出的丫头那里知道了她上线的电话号码,自己没敢拨通,因为怕打草惊蛇.于是,拨打了" ...

  • 冶廷林|滴水穿石(二十四)

    滴水穿石(二十四) Table qing in Xining 文|冶廷林(青海) (接续上一期)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达吾代的爸爸有了下落.他受到小三和那男人的诱导胁迫,染上了吸毒的毛病.那天夜里 ...

  • 冶廷林|滴水穿石(二十八)

    滴水穿石(二十八) Table qing in Xining 文|冶廷林(青海) (接续上一期) 尕布老汉正准备再去了解情况时,"滴水穿石"快手主播打来电话,叫他发个位置,他们中午 ...

  • 冶廷林|滴水穿石(二十三)

    滴水穿石(二十三) Table qing in Xining 文|冶廷林(青海) (接续上一期) 尕布老汉心绞痛病犯了,这次不是十几分钟就缓解过来.在主播的安排下,住进了当地的医院,并在权威机构做了& ...

  • 冶廷林|滴水穿石(二十九)

    滴水穿石(二十九) Table qing in Xining 文|冶廷林(青海) (接续上一期) 尕布老汉正在理顺十多年前,小儿子亥三的孩子勒才突然消失,老二媳妇离家出走原因,思念孙子的心情更加迫切, ...

  • 冶廷林|滴水穿石(二十二)

    滴水穿石(二十二) Table qing in Xining 文|冶廷林(青海) (接续上一期) 尕布老汉心里直打鼓,二十年前的儿媳妇将要进门见面,他很想知道为什么不辞而别的原因,更想知道狠心弃子的缘 ...

  • 冶廷林|滴水穿石(三十)

    滴水穿石(三十) Table qing in Xining 文|冶廷林(青海) (接续上一期) 尕布老汉想见孙子的心情很迫切,一分钟就像一年那么漫长.他催促主播尽快找到勒才.主播说:"我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