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7 高概率事件的最佳拍档

扔硬币猜正、反面,想要成功,多半就是靠运气,因为无论哪面朝上的概率都是50%,可是假设现在有一种技术(想象),能够让正面朝上的概率变成51%,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猜得对呢?
答案并不难,甚至简单到令人发指,在已知正面朝上是大概率事情的前提下,想要赢,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一直不停地抛,不停地猜。就这么简单。
硬币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每一次抛扔之间是独立的,也就是说,硬币每一次扔出去,正面向上的概率都是51%,反面向上的概率都是49%。但是,随着硬币抛扔的次数增多,会发现如下规律:

抛扔次数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10

3

7

100

37

64

500

45

55

1000

50

50

……

3000

51

49

表格里的数据是我杜撰出来的,甚至还特意让正面朝上的概率在1000次之前一直比反面朝上的次数少(真的抛扔,也许不用到1000次会出现正、反都是50%的情况)。
虽然每次猜正、反是独立事件,但是累积下来,次数越多,越靠近事情的概率,这也是高概率事件背后重要的事:做的次数足够多,一直到出现事件本来的概率。一件事情本来的概率超过50%,那它就值得我们去做。
不要觉得概率高的事情,做一次两次就会成功,在上面的实验里可以发现,在3000次以前,正面朝上这个高概率事件是没有体现出其优势的,而在3000次之后,随着次数越多,概率会愈加稳定。
长期主义是什么?追求长期主义,本质上就是追求时间、系统的价值。每天饮食控制一点点、锻炼多一点点、作息规律一点,短期内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这么保持1年、2年,当跟几年没有见面的朋友再碰面时,一定会惊讶你的变化。
对于在异地工作的我,过年回家就是感受这种让人惊讶变化的时候,一些道路拓宽了,一些老建筑拆掉了,对于生活在家里的父母来说,每天的变化就只有一点点,对于我这样过年才回家一趟的人来说,这种变化就不是细微的,而是巨大的,让人惊叹的。
而系统的增强回路功能会一点点放大这种“长期主义”的价值,复利和马太效应就是这个道理。好比你喜欢一门外语,投入精力学习,开始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音乐、影视作品),然后更有兴趣学习,随着学习深入,更能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常用国家的风俗、习惯,等于打开了另一扇通往世界的门,于是在这件事情上,你更精通。在别人看来你有天赋,其实更多是因、果之间不断循环增强。
为什么说高概率的事情一定要配合长期主义,短期做就不行么?扔硬币一定要扔到1000次么?不是说不行,而是,高概率不等于100%,高概率不等于确定,你选择做一件事情,哪怕它的成功概率高达99%,仍然有1%的几率会输掉,你怎么能确定这1%一定不会发生在你身上呢?做得少,可能成功,可能失败,在样本不够的时候,没有人能够预测最后的结果,那这个时候,其实跟赌博是差不多的,成了皆大欢喜,输了垂头丧气。
可是如果能够长期不停地做,那就是在增加这件事情成功的机率,与短期赌博的人相比,长期主义者一定是有耐心的,他们不会受到过多信息的干扰,也不会因为一两次或者短期内没有达到目标垂头丧气,更不会因为短期内与预期有差距选择另外一个高概率事件。
还是回到那个想象出来的试验,在真正概率出现之前,因为失败太多次就换了另外一个事情来做了,这次概率更高,55%,可是本质就是换个赛道从头开始,从头开始也意味着又要经历单独事件的上下起伏,这次也许800次就可以出现真正概率,但是因为短期的人是没有耐心的,在做了799次时,还是没有得到期望的概率,于是又继续更换。
让人心碎的事实是,你我皆凡人,生命始终有消逝的一天,我们没有那么多机会、时间、精力去试验一次又一次高概率机会,选择-短视-失望-放弃-重新选择-继续短视-继续失望-继续放弃……
当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时候,高概率离我们越来越远。
总结一下,高概率事情需要我们好好做选择,做好了选择,就需要在条件允许范围内不断做、长期做。因为长期才是高概率时间的最佳拍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