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需要克服的情绪是:恐惧
很多时候,恐惧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和处理的。
在我们年幼时,感觉到恐惧,我们就会简单直接地发出一个信息:哭。
这时我们就会得到妈妈很好的照顾,比如安抚性的动作,安全的怀抱,或者一些温柔鼓励的话语,这些东西都能够让我们不再恐惧。
所以说妈妈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到可以解决我们对于死亡的一种恐惧感。
然而,死亡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不可避免的一个课题。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处理对死亡恐惧的感觉。很时候对死亡的恐惧感,我们会泛化到,或者会直接表现为对其他方面的恐惧。
比如当我们发现有一些未知的,无法掌控的事情时,我们会感到担心,不安,和恐惧。
比如这段时间,世界各地都有出现病毒感染事件,甚至有些不明疾病的源头目前还无法识别,因此而死亡的人数在不断上升。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在未知灾害面前,人类比想象中脆弱。
活着,只有一次机会。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死亡是我们最不愿意经历的。
我们一直在想尽办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甚至也在想方设法让它消失。
但是,一枚硬币有两面。我们在对死亡恐惧的同时,也在敬畏生命。因恐惧而心存敬畏。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其实恐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保护。
恐惧会让你远离危险
有句老话叫:“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多时候无知者无畏,我们不知道恐惧,或者说没有敬畏心,什么都敢干了,那么危险就有可能随时来临。
在这种情形下面,懂得恐惧,就会保护我们不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在一条路上,我们开着一辆小车在中间,两边是两台大卡车,你会不会心里特别慌乱。如果害怕的话,我们就会远离那些大卡车,和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另一方面,因为对疾病恐惧,所以我们会主动去增强身体的力量。
比如我对自己的身体是蛮注重的,于是我就会多关注这方面的事情,把一些小毛病扼杀在摇篮中,同时保持一个相对健康的身体。
回避恐惧,是一种保护
有些人觉得恐惧一定要去挑战它,跨越它。
其实是不需要的。
我有类似于幽闭的恐惧症,以至于我基本不去人多的地方,特别在地下通道的话,我会有窒息感和特别强烈的恐惧感。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挑战了一次地下通道。当时我在上海火车站,因为要从南广场到北广场,走大道的话要绕很远,为了节省时间,只能选择地下通道。那时候我真的是整个人头皮发麻,全身肌肉紧张,手心是出汗的。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了,我硬着头皮抓着助理的一个袖子。大家想象一下,一个很小个的小女孩助理在前面走,我一米8多高的、很壮的男人紧跟在她后面,还不敢说话。走出来后,我腿都软了,心脏跳得特别快。
后来,我决定我再也不去挑战了。因为这种感觉非常不好受。
所以之后的很多次,我都绕着路走,至少这样我不需要再一次体验到恐惧,这对我的生活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
恐惧会带你踏实感
有时候,当我们恐惧了、害怕了,反而能更加感受到自己是活着的,是存在的。
有些人会出现一种糟糕的状态,好像无欲无求,好像没有情绪,好像任何事情都激不起他的喜怒哀乐。这其实是一种虚空感,人与人、与世界都没有了链接,没有回应,有点类似于行尸走肉。
但是,如果能有恐惧感,说明我们是存在的。
就像有些人不会提出诉求,或者说不会在人际关系中跟别人建立联系,如果你怕,或者当你说出“我害怕”的那一刻,事情也许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表达恐惧可以建立亲密的链接
我经常谈我跟我孩子拔牙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小孩子都特别害怕看医生。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看医生的话,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出问题了。
我的小孩看到牙医,他整个人一直在躲闪。当我能看到他的害怕时,其实我们之间就建立了非常重要的或者很亲密的链接。
我问他:“你是不是有点怕?”
他刚开始的时候不好意思承认,然后我跟他说:“其实我也怕的,我也特别害怕看医生。但老爸有一颗智齿想拔很久了,我拔给你看一下。”
因为看到我以身作则,所以他也硬着头皮拔了牙齿。过后我们两个人一起去另外一个地方,他就问我:“老爸,你疼吗?”
我笑着说:“疼”,他说:“我也疼。”说完后,他就去做其他事情了,也不再纠结。
其实当我们的恐惧感被别人看到,或者能够表达出来的时候,对亲密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建设和滋养。
当我们表达恐惧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自己是一个人,是人都有害怕的东西。
如果你能够去接受这一点,就是对自我非常好的接纳。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男孩在黑暗中,他叫旁边的阿姨,那个阿姨说:“叫我干啥,你又看不到我,我又不能进来陪你。”
小男孩子说:“当你回应的那一刻,其实就有了光。”
所以,并不是说我们害怕什么,就一定要去解决它。
有时候,恐惧的存在,不仅仅能保护我们,同时也是一种照见。
胡慎之,关系心理学家。
胡慎之老师新书《如果父爱缺席》签名版预售啦
深刻解读父爱之道,重建我们的心灵支柱
需要购买书籍请扫码联系小助手
并留下收件信息:
姓名+手机号码+收件地址
(20天内发出,请耐心等候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