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杨冬胜/黄姜岁月

西南作家·散文

黄 姜 岁 月

    

杨冬胜(湖南张家界)

   

   

   

   

黄姜是一种中药材,甘,苦,平,有解毒消肿,滋补之效,遍布江南山野。一株株黄姜,附着了乡民穿过覆满尘土的岁月往事,同时,乡民在艰难岁月里奋然前行的身影也依稀可辨。面对一株繁茂的黄姜,已然遁去的时光就不再遥远,逆着时光,我倏地回到了从前。

许多年前夏日的某天早晨,12岁的我早早起来后,发现娘已经为我和小弟准备好了油炒饭。在一番囫囵吞枣之后,我们还不忘猛喝几口苦茶。爹说过饭后喝茶不容易犯渴,爹的经验被我们直接运用。吃罢饭,喝足水,然后换上长衣长裤,带着刀,拿着锄头,背着背篓,向山里进发,径直挖黄姜去了。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路边草木上附着的露水,早已被挖黄姜的大军拂扫而去。我和小弟虽然惋惜,但我和小弟并不放弃前行的脚步。因为我们坚信有大人们不具备的优势。比如我们的眼睛有着水晶般的透明,可以遥远地观望到一棵生长得隐秘而茂盛的黄姜;比如我们矫健的身手,还可以在短距离、短时间内直击本质,将一棵棵蔓生芜杂的黄姜藤蔓理顺,挖得希望深沉的黄姜。

    

  

事实上,我们比不了大人。大人们做事素来就是自诩为高瞻远瞩和大刀阔斧式的。通常,大人们会选择行进至遥远的大山,通过挖掘黄姜的方法来获得暂时的幸福。大人们不惧怕阳光的猛烈,不惧怕山高路远坑深,不惧怕隐藏在山林里的马蜂和蛇随时制造的潜在危险。大人们被一个个细节支撑的幸福片段安慰着,像一只只毫不畏惧稻草人而拼命偷食的鸟儿。他们以强悍的铁脚板征战羊肠小道,直达路途遥远的山林,他们以坚强的手臂披荆斩棘挥舞银锄,挖掘一棵棵充满荣耀的黄姜。大人们的思想境界,彼时我们不能抵达。

六月的阳光打不败大人们前进的脚步和信念,汗水通过皮肤上的汗腺不停地喷涌而出,他们的额上,脸上,躯体流淌着一条条小溪。是时,大人们身体里一直鼓荡的江河,并不拒绝与小溪那样向前奔流。藏匿于枝桠间的蝉一声声叫着夏天,呕哑嘶折难为听。好在乡邻们不是诗人,不会触景生情,否则会大哭一场。抑或酒入愁肠,留下几许墨香。阳光之下,大人们以已然缩小的瞳孔盯着午后的黄姜藤蔓。绿色浓酽,树木的绿意在光影之下变得混沌模糊。汗水裹挟着树木枝叶的木屑以及草屑在身体上粘连或流淌,肌肤因此奇痒无比。只不过,很多时候大人们并不去抓挠,通常以内心的定力克制着。人们清醒地知道,所谓的风疹就是在一点暗痒之时,毫无顾忌地抓瞎所致。黄姜的诱惑胜过了一切外在的侵袭。黄姜不再是一棵棵潜伏于山林的黄姜,而是油盐酱醋,而是小鱼小肉,而是薄衣薄衫,而是稻禾所需的农药。念想愈深重,动力就愈强。大人们彼时是一个个英勇的战士,把艰难困苦藏在心里,把战胜困难的决心表现在行动上。一棵棵黄姜就挽救了他们,成全了他们。

大人们也有着沉稳的内敛和不易觉察的狡猾。他们倘若发现了一处大量生长着黄姜的地点,就会默不吭声地挖,全力以赴地把发现的黄姜据为己有。大人们准备充分,背着的背篓里,通常还带着一个蛇皮袋,足以盛放大量的黄姜。假想可以用黄姜兑换东西的欲望被黄姜一点点填平。饥饿并不可怕,一口口水或者一枚野果就变成了食物,信念把饥饿拒之门外。夕阳西下的余晖开启了夜幕。大人们背着或挑着沉重的黄姜,排着长长的队伍凯旋而归,引得不少临渊羡鱼的乡邻羡慕嫉妒恨。大人们的行为,成为孩子的样板,我们以一己之力试图赶上。

    

    

挖黄姜的浪潮汹涌而来的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一斤生黄姜可以卖两块,不用去赶集,药材贩子上门收购,药材贩子比爹娘还要好,彼时的肉卖3块5,一斤黄姜差不多换六两肉。看着一对对列队而归的挖黄姜队伍,不光临渊羡鱼的人们默叹,就连爹娘也大为叹息。爹没有挖黄姜的天赋,进不得六月的山林。一进山林,就会被山林漫漶的草野之气打败,不时生一身风疹,足以让家里丧失半斤盐供他用盐水洗澡祛疹。爹百般无奈,只好选择拼命侍弄稼蔷。一身风湿的娘,腿脚不便,忍看别人借黄姜“致富”。于是,他们隐隐约约把希望寄托在我和小弟的身上。我和小弟并不抱怨,现实,让我们不能拒绝艰险。

六月,农闲,也正值暑假。我和小弟对抗暑热,挖黄姜,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着形容词意义上的任重道远。一天天不少的收获,让我们不再想像被大人们占据的越来越小的地理空间而哀叹,也不再仰之弥高表达对大人们的仰慕。我们以刀和锄头构想明天、构想未来。我们的心眼亦不像宛如深潭般的大人们,没有太多的羡慕嫉妒恨,不假想张三李四王五被蛇咬被雷蜂蜇。行走在进发的路上,我们只想着满眼碧绿的黄姜藤蔓被大人们枯涸的眼睛漏掉成为漏网之鱼。

其实,行进在挖黄姜的路上,我们并没有准确的目的地,或在路边逡巡,或在熟地里挖掘。一棵棵不被大人们入眼的黄姜成了充实我们简单理想的物象,我和小弟狠就狠狠地挥锄挖掘。一棵小、长满胡须的黄姜被我和小弟抖掉泥土的时候,我们的理想似乎又近了一厘米。虽然长满胡须的小黄姜是不被大人们看好的,不过倒也不影响变卖,但是需要剪断那一茬茬酷似爷爷胡子的黄姜胡须是一件麻烦透顶的事。好在娘并不嫌弃我们的劳动所得,所以,我们也就不在乎黄姜的大小,一概收入囊中。

我和小弟也希望能挖到像红薯一样大小的黄姜。只是希望总是一次次失望。熟地里荒废未久,生长的黄姜个头并不大,数量也不多。荒废三年以上的地里长的黄姜还不错,偶尔也能挖出一个状如小红薯似的黄姜,我和小弟的心里会美一阵子。终于,我跟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交流的时候也可以大言不惭一次,是时的荣光会超越变卖黄姜换来的肉食果腹的欣悦。

  

黄姜大行于世之时,村里也会有关于挖黄姜的口头新闻,虽然不过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仍然鼓励着人们的斗志。譬如谁谁谁收获最大,谁谁谁挖黄姜费力不讨好被蛇咬被马蜂蛰。这样的新闻对我和小弟有一定的刺激,只是在爹娘那里,却并未成为交谈的关键词。而悬挂在娘嘴上的关键词是:小心,注意安全,不要逞强。捕获流露于娘眼里慈爱的目光之后,我们总想成为村里的新闻事件,那种充满赞不绝口具有榜样力量的事件。

和小弟挖光了熟地里的黄姜之后,却并不甘心因被我们发现的资源已然枯竭的事实而一蹶不振。相反,我们会越挫越勇,致力发掘更为广阔的资源。比如,在距离上,我们会把与家的距离拉远,向着更远的地界进军。比如,我们还会把目光从熟地瞅向枞林、瞅向竹林。一次次收获的欣喜,就像一把把肥料滋养的蔬菜、稻禾,将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和肆意了,借着黄姜的力量,我们开始抵达感性认知的天堂。我们的双手仿佛已经成了改变不良现实的工具。

枞林里生长着手指般大小的土荆树,丰富的腐殖质一面令土荆树和其他灌木肆意拔节,一面也令生命力强大的黄姜到处生根发芽。不过黄姜并不是土荆树的对手,只能以瘦骨嶙峋的姿态展现生命的坚韧不拔。当然,我和小弟不会深度探究木本与藤本植物生长力量的此消彼长。只晓得以刀砍斫土荆树,让纤细的黄姜藤蔓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然后坚定地挖掘,之后再如此循环往复。我们没有累的概念,眼前晃动的是娘忧郁的眼神和金光闪闪的钞票。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枞林都长黄姜,在搜罗过几座山之后,我和小弟的不良收获终于成为暂时泄气的理由。因为黄姜最终不是灌木们的对手,黄姜能够存在,本来就是一个生命个体不屈不挠存在的象征了,何必苛求枞林里的黄姜能帮助我和小弟能成为制造村里新闻事件的事实呢。好在我和小弟有一棵貌似强大的心,不甘失败,四处寻找黄姜。

某天,娘从菜园回来告知我们,说她在菜园坎上的竹林里发现了几株黄姜。听娘告知,我和小弟欣喜万分。立即,和小弟深入竹林去挖。竹林里生长的是楠竹和小山竹,腐殖质也很丰富。大概是生长的黄姜多年未被人发现的缘故,生长得还很茂盛,一团团碧绿的藤蔓在被清理挖掘之后,能得到一两斤黄姜,近似手臂般大小的黄姜终于震撼了我和小弟的视野。我和小弟在阴凉的竹林里忘我地挖了一天,挖到了两背篓黄姜,爹很高兴,娘也很高兴。爹悄悄拿出抬秤称了一次,一共八十斤。爹是头一次露出了笑意。他一直对我和小弟挖黄姜的事不屑一顾,他不相信我和小弟能折腾起多大的波浪。娘除了把藏了许久许久的腊肉拿出来用来犒赏我们之外,还许诺在开学之时给我们买一套新衣裳。被爹娘肯定,我和小弟就这样一直情绪饱满,勇往直前。

这次变卖黄姜换得的钞票拯救了爹的稻禾,也拯救了爹惯于赊借的面子。爹不再说道大人们挖黄姜的动人事迹了,他把目光放在了我和小弟的身上。欣慰的是,他并不坐以待毙,再一次牺牲面子,问别人借了一点钱,开始学着做收黄姜的生意了。爹这一次的迈出,倒成了爹干小生意的肇始,我们真是歪打正着。

我和小弟依然挖黄姜。从一块竹林转向另一块竹林。鼓励和被重视成为我们勇往直前的理由。竹林里潜在的危险是和竹子颜色一样碧绿的竹叶青蛇,若不小心被咬到,仅仅靠变卖黄姜是不能拯救性命的。尽管危险存在,但我和小弟仍然坚持。我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后来,我用棍子对着长有黄姜藤蔓的地方敲击,试图赶走盘踞此地的蛇。此法果然凑效,我和小弟挖黄姜也很顺利。一个暑假,我们跑遍了村里附近的竹林和山林,挖到了几百斤黄姜,这些黄姜变卖之后,爹娘为我们自行解决了学费而大为欣慰。

    

    

作者简介:

杨冬胜,男,张家界市永定区人,语文教师。文字见于《散文选刊.原创版》、《岁月》、《星星诗刊》、《国家湿地》、《鹿鸣》、《四川文学.中》、《文存月刊》、《绿色视野》、《中国地名》、《湖南散文》、《西南作家》等杂志和报纸。

  

(0)

相关推荐

  • 磨铁读诗会2017年岳上风诗歌15首

    磨铁读诗会2017年岳上风诗歌15首 2018.01.16岳上风阅读328 <弟弟的安身地> 老辈们都说 这是村里最好的一块地 涝时不积水,再旱也保墒 粮食林果-各种疏菜 种什么收成什么 ...

  • 令人泪目的一首诗:门后空留教子棍,堂前再无唤儿声

    积极心态管理2020-03-03 往昔经年此屋中, 柏树梁上燕雀鸣. 燕窝仍在燕已去, 如今杂草满院生. 陋室空堂百事哀, 严父慈母已不再. 追忆双亲千般好, 大哭一声儿回来. 昔日欢笑满庭院, 人丁 ...

  • 蔷薇 | 秀儿

    秀儿的父母都是农民,且相对老实,所以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好.秀儿遗传了父母的良好基因,如月的弯眉下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眼,皮觖白皙,个子高挑,身材丰满匀称,是前后村公认的一朵花. 其实秀儿是计划生育时代超生游 ...

  • 难忘冬至那时光

    今年的12月22日,冬至.头一天,朋友圈中早已热闹非凡了,各位朋友的祝福纷至沓来.冬至,也是一个接近新年与春节较为隆重的一个节日.冬至吃饺子也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习俗:冬至吃饺子,防止冻耳朵.相传这个习俗 ...

  • 曾记当年菜花黄,千里还故乡。老父笑,老母...

    曾记当年菜花黄, 千里还故乡. 老父笑,老母泪, 碎了幼儿心. 而今又到菜花黄, 我再归故乡. 堂屋结满蛛丝网, 双亲在何方? 凄凄坟头立白杨, 父母在"中央". 哭一声爹和娘, 儿已痛断肠 ...

  • 【西南作家散文】冬 雪 /初夏 遐思

    西南作家散文 初 夏    遐 思 冬雪 时光静静流淌, 在眼前,它是人流不息.车来车往: 在远方,山川返青.层林深染,碧水流长: 在指尖发梢,它是日日微毫生长: 在面庞,它是丝丝增添沧桑: 在狂野, ...

  • 【西南作家散文】魏太红/岁月留痕:下乡

    西南作家散文 岁月留痕:下乡 魏太红(四川) 题记:回忆是岁月的桥, 是怀念的牢. --佚名 我们的工作经常要下乡,走村入户,调查统计 ,开展调研,指导生产.直到现在,很多时候,晚上睡梦都在下乡. 差 ...

  • 【西南作家•散文】许 霞/天暖好个冬(外二篇)

    西南作家·散文短章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 ...

  • 【西南作家•散文】梁冬梅/特殊的礼物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 ...

  • 【西南作家•散文】王同尧/享受冬阳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享 受 冬 阳 文/王同尧(湖北)        当秋天褪尽了色彩,地球枯萎般呈现在眼帘,花木无精打采,树木秃杆斑斑,旷野田头贫 ...

  • 【西南作家•散文】杨钰珍/后厨打杂工记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 ...

  • 【西南作家•散文】杨盛龙/黄姚的时代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 ...

  • 【西南作家•散文】杨学会/康桥情结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 ...

  • 【西南作家•散文】梁冬梅/枫叶红了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