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03:拥抱“不如意”,生活才会阳光普照

“ 古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

所谓不如意,并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变故,普罗大众,谁有资格去遭遇这样的的变故呢?我们所说的,是跟心中所想、所愿、所计划,不相符的事情。简单地说,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是我们说的“不如意”。

举个运动的例子,你谋划了几个星期,要在某个周末去跑一个有意义的步——譬如在北京跑二环、三环。身体上、供给上、思想上做好了各种准备,结果到当天,下大雨了,无法实施计划。这就是不如意。

再如,你打算给团队做一场培训,平时太忙,计划排不开,好不容易在某个下班前的时间把人凑齐了,刚开始,老板来了个客人,要你过去一起参与会谈,不得不把会场解散……

或者,一个方案久久静不下心来完成,只好利用周末的时间,打算静静地在家完成它,结果单位里临时有事,被叫走了。

乃至于,刚刚打开一本书,突然电话响起,朋友在电话那头向你求助一个小时,放下电话,连读书的兴致都没有了。

更不要说生活中各种你长我短,你是我非的杂七杂八的事情,时时扰乱人的心智……

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各种“不如意”组成的,无论是遭遇事,还是遭遇人,完全顺自己意的,非常少。

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地遭遇不如意,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不如意修正成如意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各种需要我们去面对的不如意,就没有生活本身。没有那么多不如意需要我们去修正,生活本身也就没有意义。

正如,跑步是通过不断地破坏身体平衡,并不断地通过向前迈步、寻找到新的平衡点——如此不断反复,达到向前进步的目的。

01

不如己意就发恶,是很多悲剧的源头

大家一定还记得吧,那个发生在春节前,发酵于春节后,在搬家过程中,女事主跳车身亡的案件。

如果你不记得了,请点击下面所附的链接,我在那篇文章的尾部,保留了当时的公开通报。

很少写时事题材的我,在当时这篇《“不如己意就发恶”的习惯,是这场悲剧的源头》里说:

这个案子里,没有穷凶极恶的人,只有两个普通的人,省下每一分钱和尽快去挣下一分钱的两个“讨生活”的人。

最近我看新闻,这个事情还在持续,家属在质疑女孩跳车和司机的行为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老实说,即使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间接关系是脱不了的。

就个人而言,他不是恶人,但他“我不高兴,我吃亏了”,因而“我甩脸给你看”,最低限度是事情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否是主因,以及其中的因果关系,由法官去说。

成年人,应该知道,在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遭遇的人,会有符合自己心意的,会有超过自己期望的,自然也有不如自己所愿的,无论遇到哪一种,都是自然的,也是合理的。怎么能够不如己意就发恶呢?

恶口恶面,又给谁看呢?

这是我在对当事人同情之余,毫不怀疑其应该承担责任的原因。

02

不如意就翻脸,根子上还是无知

我想起一个2003年非 典时期的小故事。

当时,面对从未遭遇过的疫情,有一种毫无科学依据的传说,说吃碘盐可以防治非 典,因此,在有些落后地区,就发生了囤积碘盐的行为,以至于生活小商店里都买不到碘盐了。

不会网购的人委托年轻的亲戚在网上代购,新一代的青年,是拥有科学头脑的,当然劝阻这种行为。

然而,委托代购的长辈翻脸了,在他们的认知中,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是不理性的,所听到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而是:

这么点小忙都不肯帮!因此,我不高兴!

以我几十年的人生阅历所总结出来的对人性的评判,“以臆想为必然”是最卑劣的一种品格,冠各种卑劣品格之首。

所谓“以臆想为必然”,就是把对方的一个举动,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与定性。如果光是自己臆想一个判断,埋在心里,倒也算了。但这往往不是事情的结尾,而是根据自己得出的这个“结论”,予以互动——或直接翻脸,或宣传对方“不肯帮忙”这个“事实”,这实际上就是诽谤。诽谤这个事情,严重者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这个事情,我后来真的在网上看到过答案:如果要以其中某种成分对特定的疾病有预防作用,那么每天要吃下去若干斤盐——还没等疾病要你的命,吃下去这么多盐,先要了命。

如果当事人知道里面的科学道理,也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要知道,亲戚这种关系,一旦打碎过,再重修旧好,怎么也是变了味儿的。最慎重的做法,就是断除自己“一个不如意就造恶”的习气。

这种习气,用在亲戚身上,也许后果还不严重,用在服务行业、对外交往等,别人没有必要忍受你,就可能演变成生死大祸。

因为不高兴就翻脸,湖南这个搬家的案例,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03

拥抱不如意,就得到他人护持

普通人可能都有机会遭遇他人的甩脸,譬如,来自出租司机。

我在链接的那篇文中讲述了一个我自己遭遇出租司机甩脸的案例。

但是,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出租司机:

“拉远距离的活,那谁不想啊,可是总不能每次都轮得到长活吧。每天出门来,好活差活,不都50-50的可能性吗?”

“不是一个小时内返回机场不用重新排队的吗?这措施也算是给我们拉到短途客人不划算的一个补偿呗。”

“拉你个短途,钱虽然没挣着,不过跟你哥们闲扯扯也挺开心。”

以上这些话,都是我在打短途出租车时,跟司机聊天时真实出现过的。

出租司机队伍中,有很多善良和热心人。

有几次去外地采风,遇到这样风格的司机,我都会把对方的电话要下来,后面在当地逗留的几天,都用ta的车。

这不就是对方一念善良,作为顾客,我们也乐意护持的互动关系吗?

04

拒绝拥抱不如意,生活会更不吉祥,循环往复

既然不如意事常八九,就要求我们抛弃“事事以自己为中心”的处事哲学。但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也就拒绝“不如己意”的情况存在。

昨天看一部电视剧,里面有一个镜头:

一个小老板,爱吃火锅,吃火锅时要下属帮他把调料搅拌100下,不能多不能少。等到开吃了,问“糖蒜呢”,下属吓得肝胆俱裂,因为没有备下。

小老板说,“咱不就好这口吗?不吃糖蒜,咱吃火锅干嘛呀?”

下属一片慌乱。

看到这里,我说,这个人对这点小小的不如意都不肯接受,把他人弄得这么紧张兮兮的,估计祸马上就到了。

根据剧情,专案组正在向他赶来。

“不如己意就发恶”,说到底,并不是外界真的有什么对不起ta的地方,而是自己过于自我为中心,一切都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外界的一切。甚至,即使周围已经在暗中助你,因为你抱着自己的价值观、是非观不放,以为自己遭遇了不如意,因而还是要发脾气。

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种傲慢,而傲慢,是所有损耗福报的途径中,最严重的一种。

所以,生活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循环:

越是处在没有机会听到(也可能是不愿听)正确道理的生活层面,越不能理解和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越是这样,生活就越多不符合ta心意的事情出现,ta的待人、处事也越不通达。反过来,不如意的事情就越多,进一步加剧了生活的糟糕程度,因此也就更不相信正确的道理……

05

越接受不如意的人,接受生活馈赠的能力越强

生活向每个人都公平地馈赠。正如阳光和空气,都是平等地洒向人间这个道理一样。

阳光和空气,是世间最公平的两样东西,任何人都可以无差别地得到,但每个人所得,就是不一样。

作奸犯科蹲板房的人,熬夜昼寝的人,就比别人享受的阳光少。

躺在病房里的人,阳光和新鲜空气,比别人得到得少。

……

同样道理,天天觉得不如意的人,把心思用在了对不如意的自怨自艾上,获得的快乐、学习、健康、甚至亲情,都比别人少。

有的人一直在他人暗中的施恩行为中得益,一旦对方停止了这种施恩,便以为遭遇了委屈,天天为了对抗这种自己臆想中的“委屈”,衍生出各种算计谋划,甚至不惜算计身边的人——向身边的人算计,是最恶的行为(“业”就是“所做的行为”的意思,所以,向身边的人算计,是最大的“恶业”)——它往往与”以臆想为必然“这种最卑贱的品格,勾连在一起。

明事理的人,理解“不如意事常八九”的道理,所以,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论是自己喜闻乐见的,还是主观上不希望它出现的,一旦发生了,都以欢喜心去迎接它,拥抱它。

古话说,“不管善缘恶缘,无缘不来。”

既然无缘不来,那么当恶缘来聚,无论它以什么形式示现——同事也好,家人也好,亲戚也好,商店里板着面孔向你售货、令你心生不快的人员也好,甚至表面看上去毫不相干的路人也好……——来了就欢喜承受:转恶缘为善缘。最低限度,不必以恶对恶。

明事理的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纠缠不如意,因此他们也就不容易被不如意所牵引,他们的生活也往往更吉祥,道理就在此。

还是回到开头举的很具体的小例子,如果谋划了几个星期的一场二环跑,事到临头被恶劣天气泡汤了,固然也是一种不如意,但他们并不纠结沮丧,而是二话不说,摊开健身垫,在家训练。

虽然被大雨阻挡了脚步,心中却阳光灿烂!

这不就很吉祥吗?

生活,亦同上理。

【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01:除了健全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情绪

健康生活02:简化社交,首要避免用群聊讨论正经事

【人性主题】

从95后花季少女的悲惨故事说原生家庭温暖的重要性

善行,只有遭遇感恩,才能持久

少年纵身一跃,折射的还是家长的失败

“我家狗比你家孩贵”,这话充满了“下贱”感

公交车上两则小故事展现出来的“恶”

“不如己意就发恶”的习惯,是这场悲剧的源头

不要对赌人性

牛年首篇:远离你的“穷人思维”亲戚

观影《海边咖啡屋》

那不再是梦里的故乡——优秀电影《杰出公民》

========================================

崇尚“相处和睦,与人为善,尊崇契约”的生活法则。倡导戒烟断酒,科学运动,合理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

运动、阅读、适当的兴趣爱好,是本公号的交流宗旨。

欢迎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