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秘籍之《达摩益筋五虎拳》

《易筋经》源自我国古代导引术,属于动静结合、

内外兼修的气功范畴,历史悠久。但传自何人,却众说纷纭。从现有文献看,大多认为“易筋经”“洗髓经”和“少林武术”等为北魏年间(公元

526年)西域人达摩来到河南嵩山少林寺所传。后来,“易筋经”的流传,少林寺僧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史料记载,达摩所传禅宗主要以河南少林寺为主要命脉。由于当时少林禅宗的修持大多以静坐功夫为主,坐久则肌肉困怠乏力、精神萎靡,须增加武术的动功结合气功的导引来调节众僧身体的状况,使其筋强骨壮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六朝至隋唐年间在河南嵩山一带盛传武术及导引气功,少林寺僧侣习武强身者更众。在习练过程中,不断对原有的技艺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创新,使之成为一种运动风格独特既能健身御敌又有观赏价值的武学艺术。所定名的“易筋经”等功法亦在少林寺僧侣中秘密流传。

我在这里介绍的《达摩益筋五虎拳》传统套路,所名“益筋”而非“易筋”。据拳谱文字记载,其字义正含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合、内外兼修的功法使其体能“变易”“脱换”达到“内壮神勇、外壮神力”真正“效益”的深层面含意。而称为“五虎拳”更是把它升华到高深武学的范畴,内藏技击之绝学的武功套路,而绝不仅限于强身健体、气功导引的单式练法。其动作编排包括了当今流传在世“易筋经”的全部动作,并使其更加丰富,更加具有趣味性、观赏性。

达摩益筋五虎拳套路中出现的几种基本步型和手法:

蹬山步:又叫弓步、弓蹬步或丁山式。有左右之区别。

左蹬步:左腿弯屈,大腿平行地面,脚膝微内合。右腿蹬直,

脚尖内合前摆足趾抓地。以后腿挺直、前小腿垂直地面为最好。

右蹬步:右腿弯屈,大腿平行地面,脚膝微内合。左腿蹬直,脚尖内合前摆足趾抓地。要求如左蹬步相同。如图(133)所示。

骑马步:两脚平行分开,相距肩宽或略宽于肩,身体重心于两腿之间,两腿弯曲下蹲,尽力使大腿平行于地面最好,两脚尖内扣(似八字或11字型),两膝亦有内合之意,称之为裹裆闷胯。如图(136)所示。

半马步:动作要求略高于骑马步,重心略偏向一边,近乎三七或四六分均可。

虚步:有左右虚步之区别。

左虚步:右腿在后,弯曲而下蹲,五趾抓地,身体重心寄于坐实的右腿上。左腿在前,弯曲而脚尖虚点地面脚跟悬起。

右虚步:左腿在后,右腿在前,动作要求如左虚步相同。如图(134)所示。

丁步:有左右丁步之分。

左丁步:右腿弯屈而下蹲,支撑全部体重,脚平踏地面,五趾抓地。左脚立起,脚掌垂直地面,脚尖虚点于右脚左侧,为左丁步。如(141)图中所示。

右丁步:左腿弯屈,右脚虚点左脚侧,动作要求如左丁步相同。

插盖步:这个动作严格区别有左插步、右插步、左盖步、右盖步之不同,但是在这套拳路中只有转身左右盖步,所以其它从略。

左盖步:左腿盖于右腿之上,两腿同时弯曲下蹲,左脚平踏地面,五趾抓地。右脚根悬起,脚前部触地,臀部尽量坐于右脚根上,上体直立,为之左盖步。

右盖步:右腿盖于左腿之上,动作要求如左盖步相同,可参照图(88).(90)所示。

钩虚步:这套拳在就地拾金一动中,出现左右前钩虚步,在这里为便于学习,交待一下并参照图作说明。

左钩虚步:右腿在后弯曲下蹲,重心落在右腿之上。左腿前伸于右腿之前,足根落地脚尖向上跷起为左钩虚步。如图(139)所示。

右钩虚步:左腿在后弯曲下蹲,动作要求如左钩虚步相同。

独立步:有左右独立步之区别。

左独立步:左腿伸直,脚平俯地面,五指抓地,支撑全部身体重量,而右腿尽力、大腿上提,膝关节弯曲,脚背挺直,脚尖内合,小腿有护裆之意,此为左独立步。如图(135)所示。

右独立步:右腿伸直,左腿上提,动作与左独立步相同。

扑腿:有左右扑腿之区别。

左扑腿:右腿弯曲而尽力下蹲,支撑身体全部重量,使臀部靠近右小腿,左腿伸直,脚尖内扣脚掌平俯地面,要求两脚跟都不悬起。如图(140)所示。

右扑腿:左腿弯曲,右腿伸直,动作要求如左扑腿相同。

拳法:这套拳中,所用均为方拳。握拳时将食、中、无名指、小指都并拢,由第一关节开始向掌心卷曲,卷紧后拇指屈曲紧压在中、食两指上,大拇指指尖基本上位于中指第二关节之中。这就是武术中长说的“握拳如卷饼”。

立拳:拳眼向上,拳心向内,拳顶向前,为之立拳。

平拳:拳眼向内,拳心向下,拳顶向前,为之平拳。

这是两种常见的,当然,在这套拳中还出现指天、击地、反立拳等等,希参看动作图解和说明,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

拳法:这套拳中所采用的是柳叶掌,也是少林武术中主要掌法。并掌时,食、中、无名、小指伸直并拢,掌心外挺,拇指弯曲紧贴于食指根节上。概括为一句叫做“五指并拢掌心外挺”。

立掌:掌心向内,掌尖向上,掌根向前,称为立掌。

平掌:掌心向下,掌尖向前,掌根向外,称为平掌。

这套拳中多次出现这两种掌法,当然,还有托天掌、仰掌、合掌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说了。希参看动作说明。

钩手法:这套拳中出现的是捏钩,而其它卷钩等就不在这里谈了。捏钩时,将五指指尖并拢捏紧,手心要空,腕关节内弯曲,为之钩手。

正钩手:指尖捏紧而向下,手背向上,为正钩手。

在这套拳中只有正钩手,所以,反钩手、侧钩手在此不谈。

虎爪法:在这套拳中,饿虎扑食,神龙探爪两动作,都是采用虎爪式指法,将五指屈曲并且尽力分开,如手中抓一大球状,指扣而手心空,意念想到指尖。如图(142)所示。

四:练拳前的基本训练和准备活动:

(1、)压腿:正压腿、侧压腿

(2、)踢腿:正踢、侧踢、摆莲腿、后踢腿

(3、)各关节的活动:转头、转腰、转膝、转脚腕、活手腕。

(4、)平衡练习:前俯燕式平衡、仰身平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