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不过手上那块玉!

冯唐,1971年生于北京。1990年~1998年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曾就职于麦肯锡公司。2011年10月,当选为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CEO。“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冯唐以295万的版税收入荣登“第八届作家富豪榜”第39位,引发广泛关注。

玉环

新石器时代

外径9.6cm,厚0.4cm

冯唐杂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里面有一篇谈玉的文章,题目叫《人活不过手上那块玉》。在那篇文章里冯唐写道:
老的东西,流到今天,相对于时间,相对于向不朽的卑微的努力,才是对的东西……还是玉好,不朽不烂,不言不语,摸上去永远是光滑如十八岁姑娘的头发和皮肤,陪完你一生,才想起去陪别人。

玉双虎首璜

长11.9cm,厚0.4cm

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下面是冯唐藏玉话题的媒体采访,听听他如何收藏高古玉:
2003年,有一次我跟艾丹吃饭,艾丹是个玉器专家,他给我看了一对儿玉制的手镯,据说是清中期的玉。当时我对玉一窍不通,可是喝酒喝高了,在灯底下瞧着这件东西越看越好看。正巧我太太快过生日了 ,我就花了八千块钱把这对玉镯给买了,送给她做生日礼物。
后来,有两件事儿让我对玉真正产生了兴趣。

玉兽形玦

高15.4cm,宽10.5cm,厚4.5cm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第一件是艾丹带我逛了一趟北京的古玩城,在那儿看了不少玉。
那次我发现玉器收藏这个行当非常神秘,非常有意思,因为里面有不少欺诈的成分。
比如,一个卖玉的跟你说某块玉是明朝的,这块玉没有商标、没有注册、没有质检,你怎么确定它到底是不是明朝的呢?你怎么判断卖主是不是在骗人?要是他本人在买进这块玉的时候就看走了眼呢?所以,这里面特别考验人的眼力。

玉兽面纹嵌饰

高3.2cm,宽4.8cm,厚0.7cm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这让我想起大学学植物学的时候,老师在桌子上摆一排叶子、树枝和花瓣儿,考你它们是什么植物,什么科、什么属、什么种?又好像在医学院上课的时候看组织切片,显微镜下面放上一张张片子,考你哪个是良性的?哪个是恶行的?哪个是正常组织?哪个根本什么都不是?
鉴别一块玉也是同样的道理,你眼前摆着一排玉器,需要你去回答:这里面哪些是老的?哪些是新的?哪些是老玉新工的高仿(材料是老的,工是新的)?哪些是粗仿(货是新的,工也是新的),甚至哪些根本就不是玉,而是块石头或者塑料?
我当时感觉:如果能在这方面成为高手,应该是件很牛的事儿。

玉马蹄形器

高9.5cm,上口9-7.1cm,下口6.9-5.5cm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第二件让真正我喜欢上玉的事儿,是我看了一本书——英国人杰西卡·罗森写的《中国古玉》。艾丹有这本书的英文版,他知道我能读英文书,就把它送给了我。
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不少关于玉的知识。比如,书里提到,从没有文字记录的史前时代直到清朝,中国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用玉的记录,从来没有间断过,而且每个朝代的玉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玉是一种可以用来研究不同时代人的精神、审美、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的很好的媒体,而且在这方面很难找到其它更好的介质。
比起玉,家具和瓷器最早只能追溯到宋朝,青铜器虽然出现得更早一些,可是到了汉代以后就很少被广泛使用。

玉鹰

高2.5cm,宽4.6cm,厚0.4cm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另一方面,这本书让我发现玉器的风格和不同时代的文字风格,有紧密的呼应。我喜欢读古人的文字,可是如果只看文字,没有实物的参照,总让人觉得'纸上得来终觉浅’,而玉器提供了一种实物的参照。
比如你读商朝的甲骨文,你会发现里面写的主要就是两件事:打仗和祭祀,很少提及日常生活。

玉蝉形出牙环

外径10.5cm,孔径3.3cm,厚0.4cm

如果你欣赏一件那个时期的玉器,你会发现上面的花纹和描绘的内容,很抽象、很神奇,很少能看到猫狗之类日常生活中的东西,那些图像很多都张牙舞爪的、怪异凶残,这种气质和当时的文字风格是相通的。
到了唐朝,我们就能在唐诗之类的文字里读到更多表现日常生活和人物感情的东西,你看唐朝的玉器,会发现那个时期的玉器很多雕刻的是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更加写实、更加贴近生活,不像早期那么抽象、古怪。这些东西让我觉得研究玉非常有意思。

青玉童子骑象

高5.5cm,长7.3cm,厚2.8cm

玉有很多好处。除了刚才说的那几点,其实比起其它的收藏品玉还有几个优势。
首先,玉的体积小,便于携带,这比瓷器、青铜器之类要方便得多,而且在海关过境时警报器从来不响,这对于我这个经常在香港和国外跑来跑去的人很方便。
在投资价值方面,玉的升值性非常好。

玉凸唇环

径10.4cm,厚2cm

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传说可以防灾辟邪,当然这里面有些迷信的成分。
另外,收藏玉器也特别适合文人、知识分子的气质。
古人有句话叫'君子比德于玉’,认为玉有'六德’:温、润、结、细、凝、腻,正好对应了君子的六德:仁、厚、礼、义、智、信。从古代起很多文人都喜欢在身边佩戴一块玉。

青玉龙纹璧

西周

直径16.1cm,孔径5.9cm,厚4cm

玉不张扬,表面看去并不扎眼,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欣赏到它的妙处,这种风格很能体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质。
相比之下,外国人更喜欢一些光彩夺目的东西,比如钻石之类。
除此之外,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能给人提供一种触觉上的享受。
玉大多很光滑,触觉非常好。收藏玉的人都喜欢不断抚摸身边的玉器,这不但能让玉变得更加光滑温润,还能起到“安心”的作用。

绿松石项链

战国

长2cm,宽1.3cm,厚0.5cm

人其实是有“触摸”的需要的,好多藏玉的人身边永远要有一块玉时常拿出来抚摸,这样才能心定。我自己的包上系着一块玉,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比如会议的间隙,就会把它拿在手上抚摸,这样就能让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逛古玩城和读那本《中国古玉》让我对玉产有了初步的了解,产生了兴趣,可以算是我藏玉的第一阶段。

玉镂雕螭龙合璧

战国

直径11cm

清宫旧藏

接下来我又读了大量相关的书,包括单册的玉器图谱,玉器全集、出土玉器集、考古记录、拍卖记录等等,买这些书就花了不下两万元,目前我收集的玉器方面的书籍应该算是很全的。
读这些书解决了几个问题,最重要的是熟悉了各个朝代玉器的器型、纹饰,这些知识可以用来鉴别玉器的年代。

青玉兽面纹剑格

高4.4cm,宽6.8cm,厚2.4cm

除了读书,我开始有计划地收藏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玉器,希望每个朝代都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我经常逛各地的古玩店,比如香港的活里荷道和北京的古玩城,看到喜欢的玉如果合适就买下来。
我很幸运,在收藏上基本上没走过什么弯路。我买玉的时候一般都有熟人、朋友、师傅带着,一般是在大家都认可一件东西的情况下才掏钱买。有时候不小心看错了,还可以回去退还给古董商,毕竟大家都是朋友。

玉猪

其一长11.2cm,高2.9cm

其一长11.7cm,高2.6cm

这几年以来,我买的玉里面可能有品质不是太好的,但基本上我没有买错过。相比之下,我倒认识一些走弯路的人。有些刚开始玩儿收藏的人好大喜功,上来就想做大,结果变成了所谓的国宝帮。
这些人在收藏上花了几百万,家里堆满了一屋子的古玩,里面随便哪一件如果是真的都能算得上博物馆级的国宝,可是就是没有一件是真的,全是赝品,所以叫国宝帮。

青玉琮

口径6.4cm,高3.8cm

现在这个阶段,我基本上每个时代的玉器都有一些代表性的器物,零零碎碎地已经收集了几百件。
而且,我渐渐开始在收集方面有所偏好,我现在更喜欢那些高古时期,也就是汉代以前的玉器,我比较偏爱那个时期玉器的风格。而且,那时候的古人做事很认真,制作一件玉器往往需要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我希望将来能收集更多的高古玉器,如果有缘,每年能收到几件品质好的我就满足了。

玉花卉纹梳背

长13.8cm,宽4.8cm,厚0.2c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