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 || 泾 河:往事如风 3
往事如风3
文/泾河
大妹夏甜在三十岁那年离婚了。不但离婚,而且纺织厂的工作也辞了,直接搬回家住了。
夏甜的离婚是与一个叫张海洋的人有关的。
夏甜所在的纺织厂,是家大型国有企业,她所在九车间有一百多名工人,以女工为主,女多男少是纺织厂的特色。夏甜进厂那年,张海洋还是九车间一名普通工人,她第一次见到他,对他的印象并不好:二十七八岁的样子,高颧骨,皮肤较黑,留个小平头,不爱说话,明显的农村出身,显得土里土气的。不过个头很高,有一米八几的个子,浓眉大眼,眼睛很有神。据说他家是郊县农村的,几年前顶替父亲接班进的厂。张海洋进厂后一直很努力,九车间的所有工序他都干过,并且每个工序干得都非常出色,很快成了车间的技术能手——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一上手,很快就能解决了。连续几年都是厂级的先进,后来还当了劳模。当劳模后第二年,他被提拔为九车间的副主任。那时候,工厂正在搞“工业学大庆”和“学习赵梦桃精神”运动。夏甜从小动手能力就差,进车间后,一人要控制六台机器,常常手忙脚乱,每次工作都落在别人后面,算是车间的后进工人。在“比学赶帮超”的活动中,副主任张海洋常常到她的机位做技术指导,一来就是几个小时,耐心地讲解技术要领,手把手教她一些关键技术,一段时间后,夏甜的技术进步很快,也甩掉了车间后进的帽子。夏甜很感激张海洋的帮助,下班后常常请张海洋吃饭。张海洋也请夏甜去电影院看电影,一来二去,俩人的交往就多了起来。慢慢地,俩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张海洋虽然只有高中毕业,但知识很渊博,他告诉夏甜自己正在读夜大,很快就会拿到大专文凭了。张海洋的上进,与当年的男友王军的风格不同、和她现在的丈夫林向阳也不同,对夏甜形成另一种吸引。在他们交往以后,夏甜常常一天不见张海洋,就有一种魂不守舍、若有所失的感觉。同样,对于来自大山深处的张海洋,夏甜的漂亮时髦、城市女子特有的气质,也深深地吸引了张海洋,他对夏甜也心生爱慕。一样的感觉,同样的心情,彼此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张海洋的特点是话少、稳重,夏甜的特点是话多、活泼。张海洋的不轻易开口,让没有城府的夏甜对他有一种膜拜,想着他满腹都深藏着智慧,就像一般人看到密封锁牢的箱子,总以为里面结结实实地都是宝贝,总有一种打开探求的欲望。
半年后,张海洋正式拿到了大专文凭,同时厂里也提拔他当了九车间的主任。张海洋当了主任后,把夏甜调到了车间办公室,当统计员,算是调离了一线岗位。这样,一个是车间主任,一个是车间统计员,因为工作的关系,天天泡在一起,交往就更加密切了。不久,因为一次外联出差,他和她超越了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有了身体上的接触。这种关系,就像抽大烟一样,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以后一切都水到渠成,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夏甜已经结婚了,他丈夫林向阳在另一个车间工作,结婚几年了,因为工作比较辛苦,住得逼仄,条件所限,所以一直没要孩子。而张海洋就不同了,他进厂不久就结婚了,对象是个农村姑娘,叫董雪,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孩,孩子已经三岁了。董雪是张海洋青梅竹马的中学同学,她和孩子的户籍还在农村老家。那个年代,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两者中间隔着一座大山,就像欧洲的的贵族和平民,各种待遇差别大得去了。张海洋算是厂里的单职工,他在厂单身公寓里只有一张床铺,没有分房资格,因此他们一家在厂旁边的城中村租房居住。董雪每天除了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就是给一家三口准备一日三餐,全力支持张海洋的工作,让他的工作不受任何家庭琐事的影响。董雪也想找份临时工干,试了一次,和接送孩子的时间不合拍,一家人回来连饭都吃不上,只好辞职回家,老老实实地当她的家庭妇女。
夏甜和张海洋打得火热后,就不甘于偷偷摸摸的交往。虽然彼此心知肚明是婚内出轨,但他们私底下把他们的关系看得很神圣,定位为谈恋爱,是往结婚方向发展的那种恋爱关系。俩人都向对方海誓山盟,非对方不娶(嫁)。任何错误的行为,如果有一套理论来支持,当事者就显得理直气壮。他们的理论基础就是:在对的时间,没有碰见对的人,现在老天有眼,让他们有机会相识、相恋算是天意,他们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们决定,对于爱情要从头再来。这中间,张海洋家族的一个长辈去世,他回了一趟农村老家奔丧,丧事上请了一位风水先生,张海洋背着人,让风水先生给他和夏甜合了一下生辰八字,张海洋属相为鼠,夏甜属相为牛,风水先生说:鼠与牛为头等婚配属相, 自古就有“黑鼠黄牛正相合,男女相配无差错”之说,生辰八字也很合。风水先生的话,成了张海洋走向离婚的催化剂,更坚定了他和夏甜的关系往前发展的决心。他把算卦结果,当做礼品送给了夏甜,令夏甜兴奋异常。夏甜表现得更为坚决,在找借口和林向阳吵了一架后,就搬到单身职工宿舍住了,冷战三个月后,俩人正式离婚了。她和林向阳无儿无女、无牵无挂,说离就离了,给张海洋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张海洋是从心里喜欢夏甜,喜欢她的美丽漂亮,喜欢她的多情浪漫,但要让他与青梅竹马的结发妻子离婚,他心里总是有些不舍的,或者说下不了决心。他在夏甜面前的海誓山盟,只是取悦对方的逢场作戏而已,因为董雪在结婚前和他有长达六年的恋情,并且,从一开始还是她主动追董雪的。一边是青梅竹马、相濡以沫的妻子,一边是相见恨晚、一见钟情的新欢,张海洋陷入一场感情纠葛中,无法自拔。
张海洋家在陕西终南县的一个乡镇上,这个乡镇在秦岭深处的一条山沟里,这条沟他们当地叫“峪”,是秦岭在陕西境内的72峪之一。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区小镇,名叫棠梨镇。四面大山环绕,中间小河潺潺,青山绿水、宛如仙境。张海洋出生的那个年代,还是人民公社化,土地属集体所有,集体耕种,农民在生产队挣工分、分粮食。这种吃大锅饭的集体经济,令这里异常贫困:山大沟深,耕地稀少,家家为吃饱穿暖,苦苦挣扎。张海洋和董雪就出生在这个山清水秀但生活艰难的小镇上。
董雪的父亲早年当过兵,部队复员后成了棠梨镇的乡镇干部,因此董雪的家里还算小康。董雪和张海洋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是同班同学,由于家境较好,董雪在同班的一群女生中,无论从长相还是穿着打扮都是出众的。十二三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对于一群天天厮混在一起的少男少女,每一个人都开始悄悄地打量着自己周围的异性。如果说恋爱太早的话,那么偷偷地喜欢,或者说是暗恋是谁也挡不住的。董雪就是张海洋暗恋的对象。虽然不敢直接表达,但自从分到同一个班级后,张海洋的视线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她。张海洋几次写好了纸条,想找机会送给她,但每次准备出手时,都因胆怯和羞涩放弃了。张海洋是一个内向型的人,他把他对董雪的感情埋藏得很深,别的同学谁也没有觉察到。一天,同学张小刚和张海洋闲聊时,无意中流露出他也喜欢董雪,这让张海洋感觉到了威胁,他觉得自己如果再不出手,再不表达的话,就有可能被张小刚捷足先登,自己就没机会了。张小刚的父亲是镇供销社主任,据说家里很有钱,因此张小刚的穿着打扮,一直很光鲜、很张扬,处处都表现出一种“富人”的优越感,让大部分处在贫困线以下的同学很反感。虽然张海洋的父亲也在大城市当工人,但张海洋从一开始就很低调,父亲是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但一个七口人的农村家庭,老的老,小的小,缺少劳力,家里也在艰难度日,更不用说能过上张小刚那样的日子了。家庭情况摆在那里,因此,张海洋一直认为自己和别的农家子弟无异,没有丝毫的优越感,只是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家里处处都洋溢着清贫而朴素的美好,仅此而已。
五一节前,学校开运动会,普通话较好的董雪被抽到运动会广播组担任广播员,负责运动会上稿件的播出。张海洋因为语文课学得好,班主任点名让他担任运动会上班级的宣传员。宣传员的工作就是写一些鼓动性的广播稿,投给广播组播出,给本班运动员助威加油。比如他写的第一个纸条:缤纷的五月,鸟语花香,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青春的气息,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棠梨镇中学第18届春季运动会,我们初一(2)班全体同学,向全校老师和同学们问好,祝全体运动员在本次运动会上,挥洒汗水,绽放青春,努力拼搏,取得好成绩!初一(2)班供稿。
那天运动会上,张海洋总共写过类似内容的十几个小纸条,亲手递到了董雪的手里,董雪很快播出了,由于稿件内容写得好,播出很及时,博得了满堂彩,令初一(2)班在运动会上,出尽了风头,给本班的运动员鼓舞很大,令全班同学都倍感荣耀。董雪和张海洋珠联璧合,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赞扬。运动会结束前,张海洋把最后一个纸条递给了董雪,说了句“是给你的,回去再看!”就转身跑开了。这个纸条,是这样写的:“董雪,从第一次见面就很喜欢你,这种想法已经在我心里埋藏好久了,一直没有机会表达,今天我就敞开心扉告诉你,我想和你做朋友,如果你同意,希望你回复我,如果你不同意,请你把纸条还给我,就当我没说,我们还是好同学(万万不可把纸条交给班主任老师,请手下留情)”。
第二天,整个一天张海洋都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的,同学中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令他惊恐万分、草木皆兵。他只敢看董雪的背影,从不敢正面看她。他很害怕班主任老师会突然来到他身边,说一声“到我办公室里来!”,那将是灭顶之灾,会令他身败名裂。一天终于平平安安地渡过了,下午放学时,张海洋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他无精打采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董雪从旁边的大树后面闪出,挡住了他的去路。董雪说:“张海洋,你色胆包天,敢写情书了!”张海洋满脸通红,底下头躲闪着她的眼睛,他以为董雪是来算后帐或来退纸条的。董雪把两个拳头伸在他面前说:“我两个手里握着两个纸条,一个是你给我的,一个是我给你的,你随便选一个,如果你选的是你自己的纸条,那就是退给你了,说明咱俩无缘,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如果是我写给你的,那就按纸条上的办。”张海洋稍作思考,说选左手。董雪把左手的纸条递给他,他打开一看,令他惊喜万分,上面写着“我愿意,但不能影响学习”。后来董雪告诉张海洋,其实她两个手里攥的是同样的纸条,她只不过是吓唬一下张海洋而已。
4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高中就毕业了。那个年代,高考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全班六十多个同学,只有两个考上了大学。张海洋和董雪都没有考上大学。那一年夏天,张海洋的父亲突然回家,告诉张海洋,他们厂出了新政策,他提前退休,子女可以顶替接班,招工进厂,他已经给张海洋办好了招工手续,下个月就可以去西安,进纺织厂上班了。一个农村孩子,突然进城、招工、转户口、上班,吃上了“公家饭”,如同遇上了天上掉馅饼,张海洋高兴坏了。他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已经谈了六年的女朋友董雪。董雪也替他高兴,同时也为他们的关系担忧。张海洋反复承诺,自己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也不会忘了董雪。但董雪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张海洋去的是大城市,吃的是公家饭,有远大的前程,自己是农村户口,永远也去不了大城市,他们的关系是不牢靠的,是没有前途的。与其将来分道扬镳,不如趁早一刀两断,各奔前程两不相欠。在张海洋离开棠梨镇的前夜,他和董雪相约在村外的棠梨河边见面。董雪带来了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送给他(笔记本里还夹了20元钱),为他送行,并郑重地告诉他,咱们的恋爱关系,从今晚开始正式结束,感谢你六年的相依相伴,我们以后还是好朋友、好同学,祝你前程远大,一生幸福。说完转身就走。张海洋万万没有料到,董雪决心下得如此坚定,他转身挡住董雪的去路,声泪俱下地说,我不同意,如果你坚决要和我分手的话,我明天就不走了,我让父亲回去继续上班,我在村里当农民守着你。
那夜的月光很亮,河水在月光下闪着银光,湿漉漉的,如同董雪和张海洋的眼睛,他俩都哭了。河边起风了,多情的河水低声呜吟着,从他们脚下流过。人常说,日久生情,他俩谁都舍不得放弃这六年耳鬓厮磨的情感,他俩相拥着,谁都不愿放手,仿佛此刻放手,此生就不能再相见了。虽然依依不舍,但终有一别。临分手时,还是张海洋做了决定,我们以后谁都不准说分开的事,现在政策已经慢慢放宽了,大城市也有好多就业渠道,我去了西安,等熟悉了,你也去西安,我给你找一份临时工,这样咱们就永远不会分开了……
第二天,张海洋就去西安报到上班了。此后一段时间,他俩每周给对方写一封信,靠书信传递着他们之间的情感。一次,董雪在信里,写了一首诗《想你》,太感人了,令张海洋捧信痛哭一场,诗里写道:
想你的夜总是很漫长,
萧萧的秋风还带着寒霜,
隔山隔水你身处在他乡,
痛苦的滋味我独自去品尝。
问问月亮思念它有多长,
你是否也会把我来守望,
我无法忘掉你旧时的模样,
想你的心伴着淡淡的忧伤。
相思的泪水在不停地流淌,
只有默默的遥望着北方,
把那相思的苦深深地埋藏,
等你在那曾经的老地方。
亲爱的,不知你现在怎么样,
夜深人静时你是否也会把我想,
月亮就是我的脸庞,
在窗外我会守你到天亮。
……
董雪和张海洋再见面时,已到了秋天。国庆节放假了,张海洋回老家度假,董雪和他又一次相见了。只有三个月没见,董雪如同等了一个世纪。傍晚,他们相约又来到棠梨河边,董雪拉着张海洋的手,左看看、右看看,咋也看不够。她说他变白了、变胖了,变得洋气了,像个工人了。张海洋也发现,董雪变化也很大,变得更妩媚、更秀丽了。为了躲开村里人的眼光,他俩钻到棠梨河边的青纱帐里,依偎着诉说着对彼此的思念。张海洋以山里人的眼光,把自己在大城市的所闻所见,一五一十地讲给董雪听,董雪听得认真极了,对一些细节还不厌其烦地进一步探究询问,直到明白才罢休。董雪也告诉张海洋,自己也上班了,父亲把她弄进了一家乡镇煤矿干临时工,工作也清闲,就是在山沟里很寂寞。董雪尤其关心张海洋工作的车间有没有女工,张海洋真实地告诉她:九车间一百三十名工人,男的不超过十人。董雪说有没有女的看上你,给你显殷勤的。张海洋说有。董雪挠他的咯吱窝,说你敢!张海洋被挠得受不了,赶紧告饶说,我说对我好的是我师父,她孩子都比我大了。董雪听罢才停了手。但张海洋却顺势把董雪搂在了怀里,两个焦灼的嘴唇黏在了一起。那天,在青纱帐里,他们把自己交给了对方。
董雪发现自己怀孕时,孩子已经七周了。董雪写信告诉了张海洋。张海洋思来想去,只有结婚一条路了。他上次回家时,曾试探着对父母说,他将来要找一个老家的同学结婚,他父母异口同声地反对。父亲列举了找农村媳妇的种种不好,说你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现在又返回来在农村找媳妇,图个啥呀,那不是脑子出问题了吗?自古都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你不懂吗?父亲说,自己这辈子就是反面教材,他这种人,夫妻双方,一个人在城里,一个人在乡下,就是城里人所谓的“一头沉”工人,男女双方都过得累,都过得不幸福。母亲开始还帮着父亲劝说,持相同观点,听着听着,越听越觉得不对味了,给了父亲一拳,说我才听出来了,你早就后悔啦!早就嫌弃我啦!父亲变脸了,说你都半老不小的人了,搅和什么,不怕孩子们笑话。趁他俩起了内讧,张海洋趁机溜走了。话题不了了之,但张海洋清楚地知道了,父母对找农村媳妇的态度。
这次不同了,不说也不行了,孩子在肚子里,瞒不住的。张海洋请假回家,专程给父母说董雪的事。
张海洋先给父母说,自己上中学生时谈了个女朋友,叫董雪,是镇政府董建国家的女儿。
父亲听了,很生气,说怪不得你没考上大学,这不,原因招了吧!
母亲说,前几年,我就听村上人说,你和董雪谈恋爱,我还骂人家是拉老婆舌,说你们是同学之间的正常来往,看来人家没说错。
听到了你也不制止?你这妈是怎么当的!看着娃娃往沟里滑,你也不拉一把!父亲气呼呼地说。
母亲噤了声。
父亲继续说,谈了就谈了,以前是学生娃娃、不懂事,现在大了,就断了吧。你在西安城里,她在这大山里,这恋爱还怎么谈,咹?!
张海洋不说话了,屋子里一片沉默。片刻,母亲讷讷地说,你爸说得对,那就断了吧!
张海洋脸憋得通红,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说出来了:“断——不——了——了,董雪——怀——孩子——了”。
张海洋的话,声音小得像蚊子的叫声,但听到他父母耳朵里,已经不啻一声惊雷。
“啪——”父亲的一个耳光摔过来,令张海洋猝不及防,他长了这么大,还没挨过父亲的打,看来这次父亲已经气愤到了极点。母亲赶紧过去,护着张海洋,急忙把他拉到了另一个屋子里。
母亲对着流泪不止的张海洋喋喋不休地说,也难怪你爸生气,你把你爸的计划全打乱了。原指望从你这一代,彻底跳出大山,成为正儿八经的城里人,没想到,你把你爸的梦给搅黄了。现在的政策,孩子的户口随女方,你找个农村媳妇,生个农村户口的娃,你这祖祖辈辈都走不出这大山了!还有,你爸让你顶班,也就意义不大了!为了你,你爸年纪轻轻地就退了休,蹲到家里,为了个啥呀?娃呀!你辜负了你爸啊……
和父母谈不拢,张海洋晚上就去后院找爷爷奶奶,他知道爷爷奶奶最疼自己。他把和董雪的事,给爷爷奶奶一说,老两口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说眼看着自己就能抱上重孙了,笑得合不拢嘴。
爷爷厉声喊:“永福——永福——你和你屋里人到我这里来!”张永福是张海洋父亲的名字。屋里人是山里人对女人的称呼。
一进门,张永福就铁青着脸。
爷爷说:“永福,你糊涂啊,孙子已经两个月了,你还在商量要不要他娘,你还是个人吗?想教育你的孩子,你早干啥去了?”
张永福还想再辩解,他父亲用手势阻止了他,说都到现在了,火烧眉毛了,啥话都别说了,明天提两瓶酒,去村里媒婆洪牡丹家,央人家给咱做个媒人,先去董雪家里提亲,如果人家不嫌弃咱家,这两天就订亲。
在这大是大非面前,张海洋的父母还是听老人话的。第二天就按老人的话去做了,不出所料,董雪家很痛快地答应了提亲。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张海洋的父母带着礼品,上董雪家认了亲家,接着又在镇上的饭馆里摆了订亲宴,请来了亲戚六人喝了定亲酒,一个月后,按照本地的乡俗,给他们完了婚。
张海洋觉得,一场危机,终于平安化解。虽然一开始比较难,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但后来的结局还是比较满意的,可以用雨过天晴、花好月圆来形容。
一年后,女儿苗苗出生了,给他们这个大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所有的人都升了辈分,一个四世同堂的八口之家诞生了,一切的不愉快都过去了,成了过眼烟云。孩子两岁以后,张海洋租了房子,将娘俩接到了西安,一家人也过得其乐融融。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泾河,本名赵忠虎,陕西咸阳彬州市人,毕业并供职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市作家协会会员,媒体自由撰稿人。小说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北山纪事》《北山往事》《白马河之恋》等,散文有《在那遥远的地方》《二十年后访红楼》《那年那月》等。散文《风从故乡吹过》2019年10月荣获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网、陕西作家网、《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咸阳日报》《中国青年》等。《泾河作品集》已在中国作家网上线。
小 说
散文随笔
评 论
写作课
1175314756@qq.com(须首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