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岚根 | 孝义城池及魏文侯墓地小考

每晚10:10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在这里等你

作者:武岚根

战国初期,晋国逐渐衰弱,本地的韩虔、赵藉、魏斯三家阴约瓜分了晋国,以自己的姓氏立国为号,这就是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历史上称为三晋,原来的三晋包括河北河南的一部分地区,后来就把三晋专用为山西的别称了。
孝义县居三晋之中的魏国,就是当时魏文侯的辖地,周定王23年(前446)魏文侯立国元年,到周威烈王 23年(前403)才正式承认了韩、赵、魏为诸侯国,魏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吴起为将,西门豹为邺令,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使魏国富强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到周安王6年(前396),魏文侯(生年不详)在位50年(一说38年),三晋中,唯魏文侯最贤,能虚心下士,以礼待客,以西河教授,子夏为师,客西河人段干木,欲求其仕,驾车往见,段干木越墙躲避,文侯遂留西河一月,日日造门轼车,表示敬意,段干木知其诚,不得已见之,与田子方同待以为贵宾,因此,得道多助,发展为强国。
清乾隆三十五年《孝义县志》载:“魏文侯斯之墓,在孝义县西五里,见唐开元二十年孝义县令杨仲昌所作魏文侯碑在焉,其傍,记墓在胜水之阳,与其周环高大甚备,”这一碑记,是谢景初(宋代人)在嘉祐年间(1057—1063)为汾洲吏时考图碟才得知,此碑已移至汾洲,谢景初于是“使李令改石别刻杨氏之碑····立之墓侧。”
光绪6年《孝义县志》中阳十景中有“魏家寒云,”有图有文,文说“在县西四里,有魏文侯墓。其冢高大倍常,至今称为古迹。”明赵讷赞“魏冢寒云”诗云:“雄图谢已久,高冢尚于今,霜四平沙白,野荒衰草深,河山犹在眼,兴废独惊心,一片苍台石,寒云压地阴。”从诗中可见文侯墓高古雄宏之一斑。
现在要讨论的问题,第一是孝义城和魏王墓的距离,按县志记载:方位都在城西,没有出入,而距离有的说四里,有的说五里,相差也不多,但这都是清代以后的事。日僧园仁在晚唐开元五年,由扬州经山东、河北进入山西,至五台山巡礼后,经太原、汾阳、孝义等地进长安,著有《入唐求法巡礼记》一书,其中论述有关孝义情况,节录如下:“开成五年,八月二日由汾州斋后发向南,行三十里到孝义县,县北一里有魏文侯墓,入城内涅架院宿,有桂轮座主,初见则不喜,后语说始欢喜,曾讲《涅槃经》数遍,兼解外典,所造《唐韵略》,《大藏经音》八卷,拟进今上,未毕功迹……。”日僧园仁是唐开元五年(840年)来孝义的,距今已1164年。说文侯墓在城西一里,而谢景初是宋代人,他所撰碑文说魏文侯墓在孝义西五里,两者方位是对的,相距里数不同,这可能是城池有所变动的缘故,魏文侯的墓地是不会变动的,孝义新志说魏文侯墓在居义村北约300米处,这和宋代的距离吻合。
60年代初北关是一片瓦砾,再往北也有城关遗址的痕迹,据此看来,可能唐代的孝义城池比现在要大,后来也许是地震灾害或水涝灾害所毁,明清以后又在废墟上建了小村庄,因为是新建的,故名新庄,新庄距文侯墓就是里许,和唐代园仁说的基本一致。
明清时期,地震频繁,明弘治十年(1497年)孝义发生5级地震,“房屋倒塌很多”;嘉靖24年(1545年)孝义发生6级地震,“民舍塌毁,压死人畜甚众”;康熙21年(1682年)孝义发生5级地震,“钟楼摇动,民房坏毁甚多”。在这185年中,仅是三次震灾,造成的损失就很可观。唐到宋是否也出现过重大的震灾或水灾呢?如果这个情况存在的话,那就说明从唐开元五年(840)到宋嘉祐(1057)年间,中间二百多年,孝义城池由北到南缩减了四五里城市建筑。
第二,魏国建都安邑,魏文侯也不是孝义人,为什么魏文侯的墓葬在孝义?清乾隆三十五年《孝义县志》写:“城内有魏文侯观鱼台,看河楼,即文侯庙,有魏文侯宅。魏文侯冢在城西五里张家庄北。”说明魏文侯确实是在孝义住过,而且还不是临时的行宫,他在孝义居住,很可能还因为师授于卜子夏,亲近于段干木,田子方,卜子夏教授于西河,孝义正是西河的属地。住在这里,死在这里,埋在这里,不足为怪。
1992年版的新《孝义县志》中说:“魏王墓位于居义村北约300米处,地表建筑一无,墓冢基本摊平,现呈高1米,直径8米,周长约30米的缓坡式高地形状。”文物古迹之破坏,令人惋惜,发指。
来源:孝义风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