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映像 乡关情思

老街映像 乡关情思

古老的龙津桥把海丰县城分为城东和城西,沿河两岸的风貌不尽相同,各有千秋。城西往里走,从老城渐进为繁荣的新区,而桥东这一带,尤其是中山东路一条街(毗邻彭湃故居)。仍然保留着百年的沧桑。走在这条古老的街上,被许多承传数辈人的民间手艺和手工作坊所吸引。这里生活着一群安居乐业的老百姓,以他们“古老”的营生构成了一幅幅迥异于现代文明、散漫着古朴平淡的生活气息的图景。徜徉在这条老街上,让人恍若置身于“前世的集市”里……

我如一个多年在外流浪的游子,突然间闯回故里,儿时戏嬉的旧街老屋,那家敞着大门任你打闹捉迷藏的邻居阿婶、挑担的老伯,一声声颤悠悠的“卖豆花啰”、传承了数代人的手工制鼓作坊、理发店里古老的理发椅比老师傅的年龄还要大、门前简陋的烟丝档散发着烟草的气味……还有小户人家平平淡淡的生活点滴,在此依稀可见,残留如梦,一下子让人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曾几何时,任何一处的小溪河流都清澈不受污染。退潮时,在河溪里摸虾抓蟹,是童年最为欢乐的收获。还有那古朴的乡镇风貌,淳厚的乡风民情,这气质在时代急遽剧变中已渐行渐远。

虽然古街铅华洗尽,又夹杂着外来人口小营生的掺染,显得不甚协调,但仍存留着生活的蕴味,隐藏了怀旧与粗犷的绵长……惹起对乡愁的思索……

这是一种乡土文化的维系。然而,我们的下一代还有这样残留的乡情记忆吗?

很久以前,这条路的上下段曾分别叫桥东街和径口街,民国时改为陆安公路,是当时通往陆丰、汕头等地的主要交通路道。1922年,陈炯明为纪念孙中山逝世,重新修整后,更名为中山东路。

从桥头那边走来,商铺林立,有牙医、雕刻、制鼓、裁缝、剃头、纸糊、陶瓷、打铁、饼铺等等,这些手工行业几乎都有三、四代人以上的传承历史。其中尤为著名的是至今传了整整十代人的兴利鼓铺。好几年前路过时,曾遇见人称“牛皮彭”的兴利鼓铺的老板,当时的彭伯十分健谈,说起他的老祖宗前十代传人洪氏妈太大约是光绪十三年前后,他们家族制鼓的手艺是洪氏妈太从她娘家带过来的。当时,洪氏妈太嫁到彭家后数年,因丈夫病逝,她成了寡妇,为了生存,洪氏妈太只好把未出嫁时在娘家学来的制鼓技术传授给儿子,母子几人合力开了一间制鼓铺,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承传下来。由于兴利鼓铺做的鼓皮质量上乘,经年耐用,解放前畅销香港,有一商行长期跟鼓铺订货。而周围的戏班、甚至潮汕一带的剧团都曾慕各前来订购。

记得当时说起彭伯的手艺,坐在他一边的老伴刘氏翘起了大拇指,毫不掩饰地连连夸其老头子的功夫是“世界第一流”!看着这对布衣夫妻的夫唱妇随,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良田千亩,不如薄艺随身”的满足感带给他们平淡的幸福。当年的彭伯13岁开始跟其父亲学制牛皮、做鼓等手艺,直至2007年退休,算来从业近70载。

时隔数年,近日,再次路过彭伯家门口,只见大门紧闭,不知老人家是否安在?……

又一次在这条古街上东走走,西瞧瞧,与多家店主闲聊,每了解到一个行业的“前世今生”,都会在我的心中多加一个感叹号。

然而,现在已是科技时代,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这些手工行业,大多仍是小农经济时代的产物,已是“夕阳”产业,有的面临断代或失传的境况,如制作方式古老,至今还用炉火烧制、手工制作的各种铁器工具等。再者,现在的年轻人已没有几个愿意继承祖上这种“原始的作业”,他们纷纷转行出去外面打工或做生意了,留下来在此经营的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保守而已。但也有例外,兴利鼓铺因市场仍有一定的需求量,家族有的年轻人还愿意经营下去(如图)。

由于海陆丰三个稀有剧种(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传承至今,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其音乐伴奏的主要传统乐器就是锣与鼓,还有各种庙会、神诞、舞狮等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都需要热烈的“锣鼓乐”来营造气氛。因而,鼓铺的生意兴旺也可窥见我们海陆丰对各种民间艺术长盛不衰的传承,不愧为国家级的“民间艺术之乡”!

悠悠龙津水,水上龙津桥。人事有代谢,老桥依然在。该桥始建于明代天顺七年(1463年),虽然几经重建,毕竟有数百年的历史。桥已不堪重负,石挡车辆不许过。千古桥面见脚底,谁能真正留足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