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1975年至2013年)。我的一部分梦想已经实现,我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1977级)大学生踏进了北邮校园,尔后获得了博士学位,当了教授,担任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费罗夫院士合作创建了中俄联合实验室,承担并完成了若干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得到了一些肯定和承认;但这还远不是我当年编织的“孝中梦想”的全部,今后仍需继续努力。顺便提及一点:去年年底,我收到了孝中校史办寄来的《孝中60年》一书,里面有一段关于我的介绍文字并有这样的表述:“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与国内院士相当……)”。我想说明一下,这一表述是不准确的,因为二者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可比关系(前者的认定是学会行为,而后者的认定是国家行为),同时我的水平也还够不上院士,恭请校史办的老师们惠予更正。母校在我成长过程中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我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1997年秋天发生的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次我是以北邮副校长的身份去浙江大学参加一个教育部召开的会议,记得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会上有个报告,谈了他自己的教育观,让我很开眼界。会下,有一个教育研究机构(具体名称记不清了)来找我,让我填一个问卷,问卷中列出了一系列作为一名优秀学者所应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并要求填写人指出自己的这些能力和品质形成的大致时间。我按照要求填写了问卷,填完一看,很是惊讶:自己相当多重要的能力和品质居然主要是在中学时期形成的!从那一刻起,我对母校孝中的敬意和爱意自然又加深了一层。思及、书及于此,我想向母校、向母校的老师们再次致以由衷的感谢(此文匆匆而就,难免挂一漏万,敬请那些曾经给予过自己热忱关心和有益教诲、而在文中却未能一一提到的老师们海涵)!我虽然在外工作,但常能听到有关母校的消息。我为母校数十年来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骄傲和高兴,愿母校继续在兴校育人的快车道上高歌疾进!五十“功名尘与土”,万仞峭壁“云和月”。在科学的道路上,绚烂如初的那些梦想将与我永生相伴。注:此文首次发表于2013年由孝义中学校史编撰委员会编辑出版的《雨润无声——校友回忆录》中;同年年底,又被香港报告文学学会主办的《华夏纪实》杂志总49/50期选登。
作者简介:
任晓敏: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原副校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和电子学会会士,IET Fellow。曾任国家863计划光电子专家组副组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常务理事,《华夏纪实》文学顾问,《诗与远方》栏目主持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