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在NIO Day上又飘了,神秘的固态电池供应商会是谁?

造势已久的蔚来NIO Day终于到来。

1月9日晚,蔚来汽车NIO Day 2020在成都如期举行,除了此前透露的首款旗舰轿车ET7、150KWh电池包和第二代换电站等新品悉数发布外,高容量电池包采用固态电池技术,以及ET7搭载激光雷达成了NIO Day上令人尤为关注的事

固态电池和激光雷达作为汽车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目前还都没有车企真正实现量产装车,即使发布了产品,蔚来也表示搭载激光雷达的ET7要在2022年一季度才有望交付,续航超1000公里的150KWh电池包在2022年四季度才能推出。

尽管如此,市场反应仍然火爆,A股市场上,横店东磁、格林美、珈伟新能等固态电池相关概念股普涨,延续了此前新能源市场的涨势。

不过,发布会上李斌将其称为固态电池,但随后在采访中却表示仍然是半固态电池。而对于即将装车的激光雷达来说,其在2018年投资的创业公司innovusion在目前强敌环伺的环境下,能否如期拿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似乎也要打个问号。

电池仍为半固态,供应商成谜

150KWh电池包的发布确实充满惊喜,当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容量多在70KWh左右,续航里程能达到500公里左右。

而根据蔚来的表述,搭载150KWh电池包的蔚来ET7续航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两倍于当前市场上主流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将使电动汽车完全不再为续航焦虑。

发布会上,蔚来CEO李斌表示,该款电池包采用的是先进的固态电池技术。但从随后的采访以及蔚来官方微信发布的消息来看,采用的其实是半固态电池技术。

当前,实现量产的车载动力电池的电解质均为液态电解质,主要由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和添加剂组成。金属锂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动,与外电路移动的电子形成通路,不断循环完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动力电池工作原理

而有机溶剂属于易燃材料,液态电解质在工作过程中易发生漏液现象,有发生电池自燃的风险。同时,液态电解质形式下,难以使用能有效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电池续航能力提升十分有限。

此种情况下,将电解质材料由液态换成固态成了研究方向,并产生了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种固态电解质路线。应用固态电解质的动力电池,由于没有液体,不会发生漏液现象,同时负极材料可以使用能够提升能量密度的金属锂或硅碳材料。

聚合物固态电池示意图

但固态电池技术的阻碍使其短时间难以实现量产。聚合物、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对于温度的高要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工艺的复杂性,以及固态电解质本身和同为固态的正负极材料直接接触时产生的“固-固”界面阻抗,都使得固态电池的量产成为问题。目前,全球还没有一家企业真正实现车载全固态电池的量产。

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采用了渐进的方式,将固液混合的电解质方案作为过渡路线,并不断减少电解质中的液体比例,向全固态电池一步步前进。

蔚来的150KWh电池包也是固液混合的半固态电池,但李斌却不愿意透露具体的电池供应商。不过,我们或许能从当前为数不多的固态电池企业中找寻一些蛛丝马迹。

蔚来150KWh的电池包发布后,有消息人士表示,宁德时代或为蔚来固态电池的供应商。

对此,宁德时代给中国证券报的回应是不予置评,而对财联社的回应——“宁德时代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以及量产制造能力,能够支撑我们产品竞争力的持续领先。”,似乎又是在默认。

宁德时代有可能是蔚来固态电池的供应商吗?在去年11月,蔚来发布的100KWh电池包确实是由宁德时代提供,但那并不是固态电池,仍然是当下主流的液态电解质电池。

在固态电池领域,根据此前披露的消息,宁德时代采用的是和丰田相同的全固态硫化物路线,而不是半固态的渐进方式。宁德时代此前也表示,全固态电池确实具有前景,但预计要到2030年才能实现量产。

市场的反应或许也能反映一些问题,今天开盘,在新能源市场继续保持整体上涨的时候,宁德时代却没有延续此前大涨的势头,同时加上旗下工厂发生爆炸引起伤亡的消息,导致股价一度下跌3.58%。

除了宁德时代,我们可以从蔚来在固态电池技术上透露的信息去找寻其他有可能的企业。

发布会上,李斌表示其固体电池采用了先进的“原位固化”技术,“原位固化”指的是原位聚合涂覆技术,即在基膜上进行的涂覆是由原位聚合反应实现,可以改善正负极界面接触。

而从目前固态电池企业透露的信息来看,北京卫蓝新能源是唯一一家采用了“原位固化”技术的企业,同时,其采用的也是固液混合渐进路线。

去年6月份,北京卫蓝也表示,其已经完成了300Wh/kg以上的高镍三元正极混合固态电池的设计开发,已送至多家整车厂测试,结果良好。而蔚来150KWh容量的电池包能量密度为360Wh/kg,也为高镍三元。

不过,除了信息上的相似,蔚来和北京卫蓝似乎没有过更多的交集,北京卫蓝在2018年6月A轮1亿元的融资中也没有蔚来的身影。

相比之下,此前和蔚来有过合作的台湾辉能的概率似乎更高。

辉能科技采用的也是固液混合的渐进路线,在2019年8月,蔚来就和辉能达成过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采用辉能MAB固态电池包的样车。

辉能科技成立于2006年,在2013年实现了消费电子领域固态锂电池的量产,并随后进入汽车领域。2020年4月,辉能科技完成了过亿美元的D轮融资。

同时,从产品参数上来看,辉能采用的是NCM811高镍三元和硅系负极,与蔚来150KWh电池包高镍三元和硅碳负极都较为对应。此前,辉能也表示其固态电池包有望在2022年实现装车。

当然,蔚来选择保密供应商身份,必然有自己的打算,究竟是哪家企业为其提供了固态电池,等到电池包量产推出时,我们应该就能够知晓了。

激光雷达优势几何?

相比固态电池的保守秘密,将激光雷达搭载装车ET7的蔚来,则明确表示,供应商为蔚来此前投资的激光雷达初创企业Innovusion,这是一家由中国创业者在硅谷建立的企业,CEO鲍君威此前曾任职于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

时至当下,激光雷达越来越被认为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关键零部件。在自动驾驶领域,仅有特斯拉和Mobileye采用“摄像头+纯视觉算法”的方案研发自动驾驶,但最近,有消息称Mobileye也已在研发激光雷达。

大概是在国内持续受到特斯拉的打压,李斌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必须要用到激光雷达,并在随后的采访中说特斯拉“大概对L5级别自动驾驶有误解”。此前,马斯克称特斯拉2021年必定会实现全自动驾驶(L5)。

除去特斯拉,我们再来单纯讨论激光雷达。不同于多数Robotaxi企业搭载的机械式激光雷达,整车企业多数选择的是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也称MEMS激光雷达,蔚来ET7搭载的也是此种激光雷达。

ET7搭载的固态激光雷达(风挡玻璃中央)

又是一种被称为“混合态”的零部件,似乎很有趣。但这种混合固态,指的主要是区别于传统机械式激光雷达的外部宏观转动,其是在内部利用微振镜实现微观意义上的转动,从而更好保证汽车高速行驶下激光雷达的可靠性。

不过,同样由于技术和成本的阻碍,目前乘用车搭载MEMS激光雷达也少有企业实现规模量产。

但激光雷达装车似乎已是必然,去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2021年将实现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量产下线,今年1月初又宣布和大疆孵化的MEMS激光雷达企业一径科技达成合作。

而现在,蔚来抢在小鹏前头发布了搭载激光雷达的ET7,尽管要在明年一季度才能交付,但想必小鹏汽车今年也会加紧量产车型的下线。

而事实上,除了和国内企业的比拼,蔚来投资的这家激光雷达初创企业能否按时交付有竞争力的产品也存在疑问。

作为同样在美国创立的激光雷达企业,Innovusion相比其他企业似乎知名度不高。目前,Innovusion最新的融资还是2018年10月由蔚来资本、富达国际旗下斯道资本和美国F-Prime Capital共同领投的A轮3000万美元,此后并没有得到更多融资。

而作为激光雷达创业圣地,美国拥有颇多的知名激光雷达企业。去年,包括Velodynelidar、Luminar、Innoviz、Aeva、Ouster,共5家企业已经或宣布即将上市。

同为MEMS激光雷达研发商的Luminar更是在上市后股价一路猛涨,迅速超过机械式激光雷达巨头Velodyne,目前市值已突破百亿美元。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Luminar已和沃尔沃、丰田、大众等多家整车厂以及Uber、cruise等多家自动驾驶企业达成合作。

还未正式上市的Innoviz也在2019年3月完成了1.32亿美元的C轮融资;Ouster在去年11月完成4200万美元的融资后,总融资额度达到1.4亿美元;Aeva则在今年1月完成了2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

相比之下,Innovusion还停留在两年多前3000万美元的融资,这似乎表明其竞争力有待证明。尽管此前其表示已完成等效300线激光雷达的研发,但相比Luminar的标准300线激光雷达,显然并无优势。

结语

发布会上,李斌慷慨激昂,150KWh电池包、1000公里续航、激光雷达上车,每个重要信息落地都引来观众的一阵阵掌声。

蔚来也确实变强了,大概受预期效果的影响,在发布会前的一个交易日,1月8日,蔚来股价大涨8.55%,市值达到920亿美元,离千亿美金似乎很近了。

实现技术和产业的赶超当然是好事,但显然,这次发布会上的诸多产品更多还是在“画饼”阶段,多少有点PPT的味道。

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李斌表示特斯拉Model S一定不是蔚来ET7的对手,销量将被ET7赶超,蔚来及ET7的直接竞争对手也是BBA,而不是特斯拉,长期竞争对手甚至可能会是苹果。

ET7的对手到底是谁我们可能还不清楚,但蔚来确实又飘了。

原创 | Zhoukun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