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研习舍 | 从文化遗产到博物馆文创,文旅融合下,如何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杭侃表示,博物馆文创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没办法形成一个产业。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专业人才队伍的实际情况从事一定的文化创意活动,但是,将这种活动与产业直接划等号,以为博物馆文创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甚至形成产业规模,会对博物馆行业形成误导。
杭侃认为,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我们要把它分类,然后找出不同的利用途径,要充分认识这些资源到底有哪方面的价值,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
他表示,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是新时代遇到的新问题,在文物本体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有不同形式的探索。中国的文物古迹有自身的特点,材质不同、国情有别,因此,我们在认真学习国际同行先进的保护理念的同时,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探索更加符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方法,用于指导我们的具体实际。
以下为杭侃主题分享内容精编
大家好,我是杭侃,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作为资源的文化遗产》。我将分三个议题进行讲解,一是文化遗产的分类,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是文化遗产的价值,包括客体价值、主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三是文化创意与文化旅游。
一
文化遗产的分类: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
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叫可移动文物。
“不可移动文物”比较好理解,也就是说搬起来不方便的,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等等,这个是不可移动的文物。当然, 我们也有可移动的情况,比如在三峡水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就搬迁了不少“不可移动的文物”。“可移动文物”也比较好理解,大家平时能够接触到的都是在博物馆里的可移动文物,比如博物馆里面的艺术品、文献等,这些都是比较便于搬动的,就是“可移动文物”。
“不可移动文物”又可以简单分成“地上”和“地下”的,比如上图中的唐代建筑——南禅寺大殿,属于“地上”文物,右边的秦始皇兵马俑属于“地下”的,也是不可移动的文物。当然,也有“地上”“地下”在一起的,比如地上的古塔和塔下的地宫。这就是它的分类。
再来说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个就比较多了,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等。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说一件青铜器的实物,它的制造工艺是非物质的,它的使用礼仪也是非物质的。所以很多情况下,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简单分开而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它也分不同等级,最高的当然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国内有国家级的,还有省级的。
在文化遗产保护里,基本的工作方针也是不一样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遵循的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为什么说“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呢?因为文化遗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需要我们去刻意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然后合理利用。
物质文化遗产强调要“加强管理”,比如说文旅项目开发中,老宅子怎样合理利用,怎样开发成民宿等等,这里就涉及到“加强管理”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传承发展”。为什么有这个区分呢?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让它原汁原味地传承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说我现在讲的这个内容,等我讲完了,不同的人再复述一遍时,自然就不一样。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传承中进行发展,而且它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
二
文化遗产的价值:客体价值、主体价值、社会价值
前面讲的是概念,接下来我再讲讲文化遗产的价值。先来说说客体价值,它包括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历史价值比较好理解。比如张献忠江口沉银的故事,这到底是一个传说还是一个事实?前几年,经过不断的考古发掘工作,我们证实它不是一个传说。下图中张献忠江口沉银的银锭,包括西王赏功的钱币,这些都能证明这不是一个传说。这些银锭虽然在古代很值钱,但是它并没有多少艺术价值,也谈不上多少科学价值,它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也很好理解,比如卢浮宫的蒙娜丽莎画像。这幅画其实并不大,不过去看的人很多,画像前面不光装了防弹玻璃,还加了护栏。游客去参观的时候,经常出现的一个状况就是,大家只是举了一下相机拍照,根本看不清楚画像的细节。但是大家还是去看了,这就是文物的艺术价值。
上面这张照片是我20多年前第一次去卢浮宫的时候拍的。我看到这个场面的时候其实是蛮震惊的,为什么呢?
第一, 这些学生去参观的时候把卢浮宫这样的艺术殿堂当成普通的教室,而且他们都看起来很认真,但是是比较随意的坐在那儿。简单的说,博物馆是公民终身受教育的场所。这张照片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体现。
第二,在卢浮宫,除了蒙娜丽莎那样极少的作品外,绝大多数画作都是可以近距离接触的。
第三,在20多年前,当我们看到裸体画、裸体照片还是觉得是很惊奇的。但在卢浮宫,游客在这些画面面前很坦然,这就是中西方的差别。在西方,他们更重视艺术的感化作用,但在中国,则更重视历史的教化作用。
科学价值也比较好理解。比如上图是我国的浑天仪,下图是韩国2007年发行的万元纸币,纸币背面也印着浑天仪。浑天仪体现的是科学价值。
实际上,美国也进行科技史的教育,但是它的科技史教育更多的是面向未来。比如美国中小学教育里有一门科学教育计划叫“2061计划”。为什么叫“2061计划”呢?原来,他们在在制定这个计划的那一年,恰逢哈雷彗星临近地球。那么在2061年时,哈雷彗星还会再次临近。
接下来再说说文化遗产的主体价值。比如下面这张图,左边的两个人和旁边拿着相机的人,我相信他们看到的是同样一件东西,那么他们会怎么去理解呢?他们会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去理解,会产生不同的感想。这样就产生了一件文化遗产的主体价值。
比如王国维写了一篇文章叫《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关于“古雅”,里面说了一段话, “三代之中鼎,秦汉之摹印,汉、魏、六朝、唐、宋之碑帖等,其美之大部实存于第二形式。吾人爱石刻不如爱真迹,又其于石刻中爱翻刻不如爱原刻,亦以此也”。也就是说,我们看了一件文物之后作出的判断和评价,实际上是这些文物引起我们的一个主观感受,或者说引起的共鸣。这种共鸣因为每个主体不一样,所以认识到的价值也就不一样。
王国维还说,“若古雅之判断则不然,由时之不同而人之判断之也各异”。意思就是说:古雅是我们现代的人的一种判断,是后天的,是经验的,也是偶然的,这种能力实际上是我们的一种审美能力,也可以由修养而得之。
差不多跟王国维同一时期,奥地利有一个美学史家叫李格尔,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对文物的现代崇拜》。李格尔曾经负责奥地利文物的维修,所以他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的思考。他认为,过去通常说的历史文物和艺术文物这样的划分并不严谨。这里涉及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他指出,更适合的做法应该是把文物分成“有意为之的文物”和“无意为之的文物”。
所谓“有意为之的文物”,就像在欧洲有很多的凯旋门和石柱,这些都是为了让后人看的,包括我们很多的青铜器,上面老是有一句话叫,“子子孙孙永宝用”,这类物品做出来都是要留给后人的。这个就是李格尔说的“有意为之的文物”。还有一类就是我们在考古遗址里面发现的很多古人日常用的东西,他并不是为了刻意留给后代,只是我们现在认为它是文物,它具有了各方面价值。
在进行这些判断后,李格尔说,前一种历史价值是客观的、恒定的。这就相当于我前面说的客体价值;后面一种价值完全取决于那一个时代的趣味或者人的趣味,因此是主观的。也就是我说的主体价值。
文化遗产的价值,另外一方面我概括为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包括了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等。关于文化价值,我们说的比较多的是跟我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尊心等连在一块的。
经济价值大家可能比较关心。文物当然有它直观的经济价值,比如拍卖会上的文物,它值几百万甚至是几个亿,肯定是有经济价值的。但是这只是它经济价值的一方面,文化遗产资源作为旅游的目的地而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也是我们比较直观的经济价值的体现。
英国伦敦大学有一个文化遗产教材,前言叫“遗产无处不在”。这本书中举了美国的例子、澳大利亚的例子、欧洲的例子,讲这些国家遗产是怎么利用的。书中说,遗产最重要的不是关乎过去,而是我们与现在、未来的关系。
西方对待遗产的态度,就像一位哲学家说的:生活必须在“向后看”中被理解。但是人们却忘记了另外一个原则:生活必须在“向前看”中继续生活。在西方,他们对待文化遗产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种资源,面向的是未来。
文化遗产想利用起来其实是很困难的。清华大学的尚刚教授写一篇文章讲到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困境,比如整个工艺美术设计行业的乱象。他说大抵有两种,一种是沉迷仿古,另一种是枉自出新。
沉迷仿古方面,他举了一个例子说,单是《清明上河图》仿制品就有各种质地的,刺绣的、印染的、木雕的等等。还有一些学院里,大批师生轻慢传统,自命前卫艺术家,热衷传达时新而浅薄的观念,奋力宣泄躁动又迷离的情绪。他们不顾材料的特点,凭夹生的技艺,臆造出或粗重、或诡异的物体。甚至为炫耀融通中西,给作品起个英文名字等等。
他在这篇文章里关键强调的是,我们的设计人员要有文化修养。
在设计界,我们都想利用文化遗产,但是现在的设计界往往沉不下心来。在做的时候,我们面对的一些困难就是:文化遗产和当代有一个时空的隔膜。怎样去消除这个隔膜?我们从2015年开始做了一个活动,叫“源流运动”。 “源”就是面向过去,“流”就是面向未来,运动两个词,我是想把它做的更有普及性,让更多的人参与。
简单的说,我们是想通过“源流运动”,把考古所得的非常丰厚的物质遗产变成一种艺术修养,然后影响到设计师,把古典美和当代社会进行有机结合。这就是我们“源流运动”的宗旨。
三
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
大家现在说的比较多的一个是博物馆文创,另一个就是文化旅游。我觉得博物馆文创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伸,博物馆文创构不成产业。我们现在往往提博物馆文创产业,把博物馆文创当成了我们博物馆考核指标之一。这个有点过头了。博物馆文创根本没办法形成产业。
2016年,国家相关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措施,鼓励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开展文化创意活动。整个2016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关于博物馆文创的利好消息,所以大家就把2016年当成博物馆文创的元年,很多东西都是来自于这一年的提倡,很多人都提到博物馆文创产业。但是我认为,博物馆文创根本不足以形成一个产业。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从成立第二年开始就有了文化创意产品,它在全世界开了16家店,应该是文创做的最好的博物馆之一。但是它的文创产品收入也仅占运营经费很小一部分,根本就不足以形成产业。
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专业人才队伍的实际情况从事一定的文化创意活动,但是,将这种活动与产业直接划等号,以为博物馆文创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甚至形成产业规模,会对博物馆行业形成误导。博物馆文创活动的实质是“把博物馆带回家”,是其教育功能的延伸。
博物馆文创不能提产业,但是文化创意是有产业的,它基于文化遗产资源可以做成产业。
文化遗产的文化元素我把它分成三个部分:
一是实物产品,包括了狭义的文创产品,就是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我觉得在这个层面上是形成不了产业的。但是影视作品,比如说《功夫熊猫》、《花木兰》、《疯狂原始人》,跟考古很有关系,这是可以做产业的。
二是实践项目,包括展览、演出、文化游学等等,我也把它当成一个文创产品。因为博物馆的展览就像我们电影演出一样是需要脚本的,我们叫做展览大纲,它实际上是文创的一个活动。基于文化遗产资源,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实践的项目。
三是在地规划,我们考古界提到比较多的是遗址公园、生态博物馆,包括我们现在打造的一些文旅小镇等等。
上面这些形式的目的不仅仅是愉悦感官,也包括充实大脑、丰富心灵。
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首先我们要把它分类,然后找出不同的利用途径,另外我们要很好地认识这些资源到底有哪方面的价值,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在利用时,我们一定要沉得下心,要加强自己的修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判断出哪些是可以做成产业的,哪些是属于教育功能,是需要政府去支持的。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是新时代遇到的新问题,在文物本体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有不同形式的探索。中国的文物古迹有自身的特点,材质不同、国情有别,因此,我们在认真学习国际同行先进的保护理念的同时,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探索更加符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方法,用于指导我们的具体实际。
最后我用北岛的一句诗来结尾。“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我们要去利用文化遗产的路还很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就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