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学会“坐眠”,你可在睡梦中打通小周天,并最终驱除“睡魔”!
修行人“瞌睡”这一关突破不了,是不可能上路的。因为打坐的时候,刚要静下心来,就容易打瞌睡。要么就是坐在这个地方非常散乱,要么是刚刚静下来,又要进入梦乡了!这是因为心力没有提起来、松弛了,必然就要入睡。
因为长期以来我们都是通过躺下睡觉来放松身体,所以我们现在想把这种姿势改变过来,通过打坐让身体达到高度放松就很困难。正常情况下,你如果掌握了方法,再有意识地去训练,一年时间完全可以把你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睡眠习惯和姿势改变过来,通过打坐代替休息。它可以不叫睡眠,而叫“坐眠”了。
如果你想试验的话,在打坐的时候也不要用功,就明确地告诉自己:我今天打坐不是用功,而是睡觉——用打坐取代睡觉。你把腿一盘,就把腰给弯下来,就做打瞌睡的姿势,体验一下子用打坐来代替睡眠。如果你能够放松的话,同样会感受到盘着腿打瞌睡的时候,身体里面有一种很微细的力量在慢慢地蠕动、又像是在游动。上、下、左、右串联在一起。
当这个串连的过程结束了以后,你身体里面会有一种力量慢慢地往上输送。当头脑得到这股力量以后,就慢慢地、慢慢地清醒了,也就是说不需要睡眠了。你能够这样体验几次,你就掌握了如何睡眠、如何醒来这个过程;你掌握了如何睡觉、如何醒来,你顺着这个记忆、顺着这个经验,就能够掌握如何入定、如何出定。
坐着打瞌睡的时候,脖子都是耷拉下来的,头都是垂下来的。如果你想体验捕捉的话,当打瞌睡结束了,头脑慢慢醒了的时候,你的头不要马上抬起来(根本不需要抬起来)。这个时候头脑得到下面一股往上升的力量,已经慢慢地醒了、醒了的时候你还继续低着头,你去感受这股力量是怎么上来的。它上来以后,头脑得到这股力量以后,是怎么开始有思维的、怎么开始活动的。你保持这个姿势不动,回忆几次以后,自然就会捕捉到如何醒觉、如何出定。
练夜不倒单,晚上犯困的时候,可以(保持打坐姿势)把棉被卷起来放在腿上,两手搭在棉被上,趴在上面睡。只要这样练习半年,任督二脉就会畅通,生理欲望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因为这样一趴,肚子被挤压,臀部往上翘,气血自然从前面透过尾闾穴往上升,从而达到还精补脑的效果。脑袋有了充足的氧气,睡眠时间自然减少。出家人在某个阶段必须练习夜不倒单,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卷着棉被趴在上面睡就可以了。尤其是年轻的小和尚,这个动作是必须练习的。打坐最忌讳的是身体向两边歪,宁可向前弯,也不能向左右歪。所以打瞌睡时只能向前弯,不能向左右歪。
过去开悟的高僧大德,他们每个人入定的方法和秘诀,都是通过如何睡觉捕捉到的。你如果没有学会如何睡觉,你是不可能入定、得道的。除了这个办法,绝对没有第二个办法!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你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要想入定,必须要捕捉到你是如何睡觉的。正是因为大家都会睡觉,所以能学会入定。
打坐打瞌睡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打瞌睡你要用心去打,要很清楚地捕捉到自己是如何打瞌睡的。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不可能突然入睡,而是生理的力量渐渐地沉睡、渐渐地下降。这就好比刚刚冲了水的一杯茶,杯子里面的茶叶是慢慢沉淀下来的,它不可能一下子沉淀到杯子的底部。
要想入定,必须要捕捉到、乃至说你要掌握到如何睡觉。然后再谈如何住觉(住在睡眠里)。当你掌握了睡眠以后,你再去捕捉如何醒觉。只要大家有心去捕捉,就是再笨的人,十次、二十次足够了。
捕捉的前提条件,你一定要记住,就是醒来的时候千万不要挪动姿势。保持原来的姿势,回忆你刚才怎么醒的,甚至试着再入睡。很快就又睡着,睡着了几分钟以后,这个能量又往头顶上输送,你又感受如何慢慢醒的。你这样连续来回三、四次就行了,你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就这么简单。这么说是不是没有睡着?
可以说没有睡着。你要知道真正的入定,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非常清楚。就像一盆清水一样,天上有几颗星星,周围有几棵树,全部投射到这盆清水里面。真正的“睡觉”,就是这样!真正的入定,也是这样。大家往往会误以为没有睡着,“我刚才睡着了,怎么还听得见外面的动静、响声……”实际上这是一种最高质量的睡眠,因为达到了体内阴阳两种力量的均衡!
我们总以为睡着了以后什么都不知道,这才叫做睡觉。因为六根是意根在起牵头作用,意根跑掉了,它没有留在体内,所以大家认为人睡得很熟,什么也不知道了。实际上是意识跑掉了。如果你睡觉的时候意识没有跑掉的话,你入睡以后,就像入定一样,就像一盆清水一样。
所谓的“入定”,就是意识没有跑出去,还留在体内,它才能够达到像一汪清水一样。如果说入定意识跑掉了,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入了“无记定”、“断灭定”了。因为它真正的意识、神识都飞出去了,不在这里了。所以古人有时会以为这个人死掉了,会把他的身体搬走、烧掉。
身心达到高度统一、高度协调时,身心两种力量自然就处于一种饱和不动的状态。如果没有满,它一定是四处走动;它越充满,越有一种互相牵制的力量,致使思想不容易散乱,不容易到处乱跑。
越是身体素质虚弱的人,或者是能量不足的人,越是容易散乱、容易走神。因为它能量不饱满,达不到互相牵制。就像一满杯子水,它不容易晃动;半杯子水,它特别容易晃动,因为有空间。它越满,越有一种整体性。
要经过多次训练,不可能一次成功的。
金丹大道:三丰祖师隐仙派丹法实修
福生无量
一日一道|笑着让步,不是怂!
让步,不是懦弱
而是一种智慧
古人云:“好争的人,天将与之相争;谦让的人,天将与之相让。”
有时,懂得让步,不免为一种聪明选择。
韩信胯下受辱正是让步的最好体现。
当韩信面对屠夫挑衅,选择让步,服从他的命令,从其胯下钻过。若当时他盲目冲动,又怎会成为后来的大将军。
有时适当的让步,恰恰成就的是自己。
正如韩信所说:“若是没有当时的胯下受辱,更没有今后的韩信。”
而面对当年那个屠夫,韩信选择了善待,让他成为自己手下的中尉。
做人,不记仇,会让步,懂包容,方可成大局。
有时,面对人生困境,不必鱼死网破,更不必横冲直撞。
生活中,有很多人,遇事秉承着“不蒸馒头争口气”的理念,什么事情都要争强好胜,最终害的却是自己。
殊不知,学会让步,有时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
让步,不是懦弱,而是人生大智慧。
笑着让步,不是怂
而是一种魅力
《菜根谭·概论》曾言:“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极其重要,懂得让步乃是高明之人,让一步是为日后进一步留有余地。
蔺相如因“完璧归赵”立了功,被封为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
对此,廉颇表示万分不服,扬言等见了面一定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
此话传到蔺相如耳中后,他选择笑着让步,尽量回避,不与廉颇发生矛盾。
蔺相如的门客十分不解,以为他怂了,不敢面对廉颇。
而蔺相如的一番话却让人倍感佩服:“秦国不敢侵我们国家,正是因为有我和廉颇,若是我两不合,岂不是给了敌人机会?”
廉颇得知后,十分惭愧,于是主动上门负荆请罪。
生活中,有些人发生矛盾冲突,觉得让步毫无面子。
殊不知,笑着让步,不是怂,正是人格魅力的体现。
笑着让步,一方面减少了口舌之争,另一方面体现了个人涵养,反而会得到别人的敬佩与信任。
余生,学会笑着让步
《菜根谭》中云:“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美味的食物要留三分给别人吃,狭窄的道路上行走,要留一些余地让别人行走。
做人,若是处处计较,则会失去很多,相反,有时让步,反而会得到收获。
对家人让步,则家庭和睦;对爱人让步,则感情美满;对朋友让步,则友谊长久。
让步,不是软弱,不是卑微,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大智慧,是一种人格魅力。
懂得让步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他的心胸十分开阔;懂得让步的人,不会勾心斗角,他的人品必定端正;懂得让步的人,最值得深交。
余生,希望我们能学会笑着让步。
学会让步,方可远离争斗和麻烦,让心态更豁达,生活更潇洒。
学会让步,必有好运,福气自然来!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