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经雨海棠:【腊八节】(散文)朗诵:阡陌如画
腊八节
文/ 经雨海棠
快到腊八节了,整天钻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沐浴阳光都成了奢侈。想呼吸个带有泥土清香的空气,那简直是梦里呓语。自从退休后天天都是节假日,过不过节早就无所谓了。城里人更在乎五一、国庆、春节这些能享受休息的假日,却不知道腊八节有多少人感兴趣?有几家会在这一天煮腊八粥呢?我老家人对于端午、中秋、腊八这些与农事相关的节日是很重视的,现在还煮不煮腊八粥我不知道,但儿时的腊八粥在我的记忆里香甜了几十年,啧啧,什么山珍海味也无法抢占它在我味觉里的地位。因为我老家的腊八粥和其他地方的有很大差别,其他地方就是各种豆子熬成的粥,而我老家的腊八粥各种豆子都是配角,去过皮的玉米粒才是主角,还要配上肉和豆腐炒的臊子以及各种蔬菜,煮好以后调味,咸香粘糯耐嚼是粥也是结实的有滋有味饭。光看那颜色就很有食欲,红的像宝石,绿的像翡翠,点缀在金黄的包谷豆中,加上肉、豆腐、还有芳香走窜的蔬菜,再闻那味道你不垂涎三尺才怪呢。
记忆里有童年故事的地方叫故乡,美食最深的是乡愁,腊八粥是我故乡美食中记忆最为深刻的一种。不仅仅因为它好吃,还因为它融进了奶奶的辛勤劳作还有对家人倾注的爱意,也渗透着浓浓的邻里乡情,溢满了分享的快乐。故乡的掌纹里滋生的中国式人生,那种抱团生存,生生不息繁衍,绝不是流水线上精美的罐装八宝粥可以替代的,母亲早已把味觉根植在我们的味蕾上,无论我吃过多少珍馐佳肴,最值得回味的还是妈妈亲手做的家常饭菜。无论我走多远,那种美味时刻提醒我家的方向,同一食材千门万户屋檐下飘出各自的味道,此时此刻又从我的记忆深处打捞而起,儿时腊八粥的味道,那种口腔和鼻腔产生的立体共鸣的感觉,那种久违的香味一下子勾起了我满肚子的馋虫。
我老家在关中平原腹地,关于腊八节的来历有几种说法,做腊八饭的原料都差不多,不同的是各家的味道。腊八粥主要以玉米粒为主,玉米粒拌些水再在石碾上碾压脱去外皮即可,不必碾碎。进入腊月就开始碾腊八豆儿了。那石碾一年到头也用不了几次,就数那几天最红火了,全村人从早到晚排着队碾。那几天我们的活动场地也固定在碾盘附近,踢毽子、打沙包、跳绳,时不时学几声拉磨得牛叫,总也等不到蜡八节,等不到坐在炕头看奶奶在大铁锅里煮腊八的时候。
我妈每年这个时候最忙了,要趁着腊八节卖菜,爸在离家千里的玉门油田工作,碾腊八豆的活都是男主人干,我家每年的腊八豆不是平叔就是三爷帮我们碾。奶奶的厨艺是全村数一数二的,每次来了驻村干部都会派我家管饭,腊八粥的味道也是全村最好的,村里每年都有很多人吃我奶奶煮的腊八粥。特别是宝柱叔叔,每次不请自到,拿起一个大老碗给自己盛满,蹲在地上头也不抬,大门外都能听见他吃饭呼噜呼噜的声响,吃完饭一抹嘴,说声:"咥的美!嘹咋咧!“算是对奶奶厨艺的最好赞赏。然后摸摸我小弟的头满足的走出家门。煮腊八粥也是有讲究的,先要把肉和豆腐炒成臊子,再把蒜苗、菠菜、芫荽用油炒香盛在碗里备用,然后烧一大锅水,水开后以各种豆子煮熟的难易程度,先后下入锅中,小火慢煮,边煮边搅动,以免粘锅,几乎要煮一个晚上,煮熟了再把肉和菜都倒进锅里,再放入各种调料。一开始我和弟妹们还趴在锅边看,说好晚上不睡觉,谁知一会儿瞌睡虫就来了,一个个倒头就梦周公了。
最期待的是腊八节的早上,天还没亮,妈就叫我们起来吃腊八,我们一骨碌翻起来,满屋子飘着腊八粥的味道,香死人了,我们耸起鼻子使劲儿嗅。妈舀了一碗献给灶王爷,又给奶奶盛上一碗,然后就开始给左邻右舍、前门后院一家一家地送,奶奶还顾不得吃,取出一个超大的瓦盆放在案板上,等一会别人送给我们家的腊八粥就集中在那里,那才是真正的百家饭。奶奶给我们一个个盛好,我们坐在炕上一边呼噜呼噜吃着,一边还要比较一下谁碗里的肉多,说着笑着,你在我碗里吃一口,我在你碗里尝一下,现在的小孩想吃什么都能买到,却没有了等待和期盼的快乐,更让他们羡慕的是姊妹们一起分享的童年时光。那一天整个村庄都泡在腊八节浓浓的氛围里,天空中飘浮着腊八的香气和欢乐的笑声。
七奶奶是第一个给我们家送腊八粥的人,奶奶非要人家吃一碗再走,七奶奶没吃,端了一碗我家的回去了。其实那天主妇们是最后一个吃到腊八粥的人,因为全村送过来大半早上过去了。那天无论走到谁家都会热情地盛上一碗腊八粥,哪怕你在家吃过了,也拗不过主人的热情,说腊八没肋巴边吃边消化,你不吃也得吃。平日里让别人吃饭是礼貌是客气,大家都知道让人是个理,锅里没下米,不是关系特别好的,一般也不会吃。腊八节那天可不一样,哪怕是刚和父母分开过三口之家,也会用那八音大黑锅煮上满满一锅,足够几十个人吃了,宁穷一年不穷一天嘛。你可别以为我说笑话呢,确实如此。天寒地冻,家里和外面温度差不多,也不用担心他会变质,过了腊八每天的集市都是年集,有的要赶集卖菜,有的要用玉米或者麦子换点大米过年待客,有的要粜了粮食换钱过年。吃饭赶不上正点,回到家里先热一碗腊八粥,一人动口十人口酸,大人吃孩子们跟着吃,十天八天就吃完了。
最让我们高兴的是给树喂腊八粥了。自从我们一个个降临人世,奶奶就在院子里栽下各种果树,老家人对天地万物是很敬重的,把太阳称爷,太阳出来了就说爷出来了,这绝对不是愚昧。所以给果树喂腊八粥也不是啥稀奇事情。我和弟弟妹妹们一人端一个小碗,分头給院子的果树喂,边喂边说:石榴树吃腊八,明年结的稠稠的;苹果树吃腊八,过了春节就开花;柿子树吃腊八来年结的大大的。我们把腊八粥放在树杈上,核桃树和杏树太高了,我们就涂抹在树干上,把我们的期望涂抹在树上,院子里飘满我们的欢声。现在回想起来多么美好多么温馨的童年啊!多少金钱也买不回来的童年时光啊!
转眼又到腊八节了,少了鸡鸣犬吠的故乡还那么重视腊八节么?只顾挣钱的主妇们还有时间为孩子熬夜煮腊八粥吗?关系淡漠的邻里之间还会互送一碗腊八粥吗?乡村还有温情还有孩童天真爽朗的笑声吗?那回得去的故乡,回不去的温暖时光,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我多想回去再过一次腊八节,再吃一碗腊八粥,在故乡温暖的怀抱,和我的父老乡亲过一个充满浓浓亲情啊。既热闹又安闲的节日,重温故乡大地带来的亲切感。感受腊八节时各家各户烟囱口升腾的炊烟,和云朵融合在一起,飘过参天大树,弥漫在村庄的上空,那种简单淳朴,用欢笑把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沾着家常亲情,连着邻里友爱,浸透着平凡又真实的烟火味,让人心里踏实又热气腾腾的日子。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的是饭菜,融合在一起的是浓浓亲情,那种家人亲亲热热团团圆圆的氛围,是多么有名的厨师也烹饪不出的,多么高级的饭店无法比拟的。因为那里有真正的人间烟火,裹着浓得化不开的骨肉亲情,会让人有一颗烟火心,让你身心暖融融地充满幸福。
回归故里,吃一碗腊八粥,外面的什么诱惑都失去色彩。无论身在何地也不会孤单,说走就走,这就买票去,今年的腊八节一定要和亲人们一起过。
封面图片来于网络
作者简介
朗诵者简介
《三秦文学》第二届
“情满中秋●月满圆”征文启事
一、征文内容:
本期主题为“中秋”,内容可以写人、写事,亦可写景抒情。要求作品积极向上,思想性要强,忌文中无物,华而不实。
二、征文要求:
1、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平台首发),体裁不限,随稿须附作者100字以内简介,近照1张。
2、小说、散文以微文为主,篇长不超过3000字;诗歌20行以内;古诗词6首以上。每人只有一次参赛资格。
3、所有投稿作品,作者必须严格审核,包括文章格式、标点、错别字等,对内容空洞,抄袭和套用他人作品的,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因此而引起的法律纠纷,由作者自行承担。
三、奖金设置:
平台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最佳人气奖1名。
一等奖奖金600元,加名人字画一幅;二等奖奖金400元,加名人字画一幅;三等奖奖金200元;优秀奖奖金50元;最佳人气奖奖金:300元,加名人字画一幅。
所有奖励资金均由《三秦文学》平台基金提供。评奖结果于征文投票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公布。
四、比赛规则:
本次征文比赛分两轮进行,最终以评分高低设置奖项。
1、第一轮,阅读量超过800分、打赏超过20笔的有资格进入决赛环节。阅读量计算方法:一个阅读量1分,一个点赞0.5分,一个留言1.5分,一元打赏3分。按总得分高低取前20篇作品进入评分环节。
2、第二论:评分环节:评委评分,满分10分。
3、最终评分:第一轮得分占70%,评委占30%,其中平台评委评分占20%,优秀作者评分占5%,特邀嘉宾评分占5%。优秀作者及特邀嘉宾为匿名评分。
4、 本次征文稿费不另行发放,所有赞赏金将全部注入《三秦文学》发展基金。
5、禁止刷票,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五、评委:
1、三秦文学平台评委
2、特邀评委:平台作者及特邀佳宾。
六、投稿邮箱: sanqinwenxue@163.com
主编微信:15705450195
七、投稿起止时间:
2018年7月24日~9月24日
评选起止时间:
2018年9月26日~10月6日
八、本次征文解释权归三秦文学平台。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多投有风险,投前需谨慎
坚决支持原创,打击一稿多投
其他公众号转载,需本公众号授权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 顾问:边士刚
顾 问: 鹏 鸣 段恭让 朿宝荣
罗旭初 孙德科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白忠德
崔启昌
策 划:李书忠 任武德
平台讲师:方 天
主 编:岭南鱼(鱼儿姐姐)
副主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吴亚妮 水云天
李华磊 王发茂 谷 雷
余 晨 慧 子 米兰花
唐桂英 毕廷娟 霍文宝
张云峰 王敬军 谢 雷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本期编辑:鱼儿姐姐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与你一起
发现文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