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半百才转行学中医,难有成就?这人却学成了一代名医
人生过了一大半才开始学中医,只能学个皮毛?
其实不然,历史上许多医家都是半途学医,最终学有所成、流芳百世的更是不在少数,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就是其中一位。
朱丹溪,医界中人都知道他也叫朱震亨,那么这“丹溪”一名是如何来的呢?
朱丹溪出身在婺州义乌赤岸镇,也就是今天的浙江金华义乌,在他的故居有一条溪流,名叫“丹溪”;后来的学者以此尊称他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丹溪这一名字也就流传开了,然这名字不仅是因为他在中国医学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更是因为他那传奇的学医经历,数十年如一日为众民治病、急患者所急的医者之心。
(更多资讯,尽在公-众-号-,师承大家谈,)
从儒转医
朱丹溪自幼聪敏好学,日记千言,长辈们对他甚是器重。
元贞元年,朱丹溪1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丹溪和两个弟弟那时都尚年幼,全家仅靠母亲戚氏一人支撑。少年时期虽是经历了艰辛磨难,值得庆幸的是一直有他母亲的教育与熏陶。
在逆境中成长的朱丹溪,稍年长后变得崇尚侠气,从来都“不肯出人下”。元大德四年,朱丹溪担任义乌双林乡蜀山里里正,他刚正不阿,敢于抗拒官府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的拥护。
古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命运对于朱丹溪的考验也不例外。
在他三十岁那年,母亲戚氏罹患重病,他眼看着母亲病魔缠身、朝不保夕,十里八乡中竟没有一位大夫能治好他母亲的疾病。
为此,他刻苦钻研《素问》等医书,克服了学习上的种种困难,经过五年的勤奋苦学,治好了母亲的病,也为日后的医学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十六岁那年,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他到东阳拜师许谦,学习理学。许谦,作为金华四先生之一,却是“不以名利为务”,教授学生讲究“随其材分”而定,因材施教,也正是他发现了朱丹溪身上的医学才能。
两次参与科举的失败并没有使朱丹溪灰心,他心想,“吾既穷而在下,泽不能致运。其可远者,非医将安务乎?”他思索,要使德泽远播于四方,只有学医济人,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时,他的老师许谦,卧病日久,也鼓励丹溪学医。
他对朱丹溪说:“我身患痼疾,只有技术十分高明的医家才能治愈我的疾病。你聪明异过人,是否愿意去学习医术?”正是这句话,朱丹溪决意断绝仕途,一心致力于医术学习。
有志不在年高,朱丹溪专业从医的时候,已四十岁了。他一心扑在医学上,学业大有长进。过了两年,丹溪四十二岁时,治愈了许谦多年的顽疾。
昼夜研习
朱丹溪的堂曾祖朱杓,精通医学,著有《卫生普济方》,甚是看重医德。他的堂祖父叔麒,宋咸淳进士,也是在晚年从事医学,医德十分高尚,他们对朱丹溪都有一定的影响。
那时的医学教材多用的是陈师文、裴宗元在宋大观年间编订的《和剂局方》。
朱丹溪昼夜研习,知道当时的医书仍旧有所不足,于是云游四方、遍求名医,“但闻某处有某治医,便往拜而问之”。
朱丹溪的求学之路,从钱塘江、吴中(今江苏苏州),一直到宛陵(今安徽宣城)、南徐(今江苏镇江)建业(今南京),却始终都没有找到想要拜习的良师。
有人告诉他,杭州有个医家叫罗知悌,师从刘完素,又学习了张从正和李东垣的医学思想,医术非常高明,朱丹溪便不顾夏日的炎热,日夜兼程,匆忙赶到杭州求学。
罗知悌虽医术高明,但性格高傲,十分难以接近。朱丹溪几次登门拜访,都没见到他,只能每日拱手站在罗知悌门前,风雨不顾。直至有旁人向他提及朱丹溪的为人与名声,罗知悌才答应见朱丹溪一面,却不曾想两人竟是一见如故。
罗知悌对朱丹溪说:“学医一定要研习《素问》、《难经》。当今湿热相火病的患者最多,却少有人知到其中的道理……如果拘泥于《和剂局方》的知识而不知变通,疗效一定大打折扣。”
听到这些,朱丹溪对罗知悌的疑虑也完全消失,决心要拜师罗知悌学习医术。
精诚悬壶
古时的大夫和现代的医生不太一样,现在医生只需要坐在医院里面等待患者上门即可;古代的大夫要辛苦得多,不但要坐在医馆里出诊,如果患者病重不能来,医生就要背着药箱,亲自到患者家里诊治。
朱丹溪行医时,民间有那么一句话,“四方以疾迎候者无虚日”,每日都有人捎信请他上门诊治。病重患者的捎信人不拘时日,或是凌晨或是半夜;或是风雨交加,或是翻山越岭而来……只要有人上门寻医,朱丹溪就收拾行囊即刻赶往患者家中。
某日凌晨,急促的敲门声叫醒了熟睡中的朱丹溪,来人匆匆道,“朱先生,浦江镇镇口的郑先生病了,已经发狂七八天了,可能要不行了,您去帮忙看看吧!”朱丹溪来不及洗漱,穿好衣服,拎着药箱就要和仆人出发了。
仆人却劝他说,“朱先生啊,早晨的雾气凉啊,我们天亮再走吧。”朱丹溪告诫仆人,“病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原来是担心患者处在痛苦中,度过一刻钟就如同是一年一样,为此又怎能贪图自己的安逸让人家多受苦。
现代的乡村医生,是古代医生的延续
文献记载,患者来求诊时,朱丹溪“无不即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从朱丹溪回到家乡行医的那一天开始,到七十八岁生命结束,没有一天。他不是在这样的行医生涯中度过的。
朱丹溪晚年整理自己的行医经验与心得,写成许多著作。他临终前没有其他嘱咐,只将随他学医的侄儿叫到面前告诫他:“医学亦难矣,汝谨识之。”
有志不在年高,朱丹溪先生四十岁才正式开启学医,初读《素问》、《伤寒》,对医术精进求知而苦于不得要领。四方求学,最终拜得罗知悌先生为师。此后悬壶半生,苦民所苦,风雨加载亦不辞辛苦前往为患者诊治疾患。
朱丹溪提出了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及火热证、杂病的证治经验,对明清医学的发展更是影响深远,在日本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研习朱丹溪思想的丹溪学社。
朱丹溪的经历更是提醒了当代中医人,读书学艺无论年资,唯有不懈的坚持和精诚济世,方能铸就一方大家。
(更多资讯,尽在公-众-号-,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