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根本——重视养生,做到不病
中医的核心是:辩证思想+藏象理论+经络系统
西医的核心是:人体解剖+细菌病毒+免疫学说。二者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
一个是把人当生命看待,治疗的手段和力度,必须在不伤害个体生命力,或者伤害少并且可以事后补救的前提下,辩证施治,因为这个原因,经常给人的感觉是中医治病慢。其实中医可以很快,并且绝对超过西医,这点浙江三大奇才之一无意子老师以前就公开打过擂台,从感冒开始,到各种肿瘤、疑难杂症!已故的李可先生以前是一个县医院急诊室负责人,擅长用强化版四逆汤一类救急,非典后被广东省政府挖去重点扶持,都是明证。所以中医慢,就是为了保护生命力不被药物伤害,比如退烧,用50克石膏可能花了三天,但如果用200克,可能几个小时就能搞掂(磨细直接口服更快),假如病人脾胃虚寒,后遗症就不小,加上现在医患关系紧张、中医不被信任、还有很多中医是无证行医,因此方药剂量便变的越来越小,因为只要一出事就很麻烦,不像西医,基本上治死了大家也认!
一个是把人当成尸体(解剖学)和小白鼠(化学药),这里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表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当然也有人讽刺西医试图把上帝踩在脚下(事实如此,主观上也许没有,整容则有否定上帝、否定自己的嫌疑),因为上帝造人不完美,多了很多不是必须的器官,认为胆、脾、扁桃体、阑尾等器官病了都是可以随便切除的。不过西医的手术,主要是清除+缝补,的确和生命关系不大,技能跟工厂的修理工更相似,手术创伤和手术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大量药物比如抗生素,以及术后创口的愈合,对生命力的伤害是比较大的!所以不是马上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比如直接影响呼吸、吃饭、大便),手术还是要慎重。
至于化学药,因为西医认为人生病是细菌病毒导致的,只能用药物杀死病毒,所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新药诞生,抗生素和激素的发现,都曾一度让医学界惊喜,认为已经找到了终极之钥。殊不知人体是一个高度智慧体,体内的微生物环境进化能力极强,从而让人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比如天天从垃圾堆捡食物的乞丐,身体可能挺好)!所以就有了人体对化学药的耐药性,然后化学药只有不断淘汰、不断更新,到目前为止,存在时间超过20年的化学药少的可怜,好像只有几十种,而中药几千年来一直未变、一直有效,但是一旦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去治病,那么也会产生耐药性,因为人体作为一个生命体,不会排斥同样有生命力的植物/矿物/动物,这恐怕也是生命法则之一吧。病毒同样也会迅速变异,所以和病毒学说自相矛盾的免疫学说,主动把病毒打入人体取得病毒免疫,类似饮鸠止渴,不可能跟上病毒变异的步伐(数据:病毒已发现上千万种,成熟疫苗才几十种)!
中医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个邪除了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也包括现代医学所指的细菌病毒,所以中医治病,扶正放在第一位,祛邪放在第二位,扶正是贯穿始终时间很长的,祛邪是短期的、力度也是因人而异的!就像国家打仗时,也要让老百姓有生存的空间,不然老百姓都活不了了,或者活的很艰难,那这个仗就算打赢了又有什么意义?又怎么可能打大胜仗!我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与人民群众的支持密不可分。所以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导,就是把以生命为主导落到实处,西医为辅,这应当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
中医强调正气内存,与儒释道思想一脉相承(孔子是老子学生,佛陀是老子化身,中医算道医分支,当然这些名分不用太当真)。佛家是“不向外求”;儒曰反求诸己,君子慎独,慎独的意思,就是那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才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体悟;道法自然,人体小宇宙的和外在大宇宙一模一样,所以何必去关注那遥不可及、无穷多样、终不可得的外在宇宙,对外无为,内在自然无不为!
药物
是药三分毒,是中医的说法;西医没有强调毒性,但会提示: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因肝肾是身体排毒的两大器官,功能不全,药物毒性就会超过人体承受能力。
1)消炎类:又叫抗生素=对抗生命,大寒,对人体消化、免疫、代谢等功能的副作用类似艾滋病症状,称'当代的鸦片'(西方人发明于二战时期,中国用量占全球70%,世界人均用量的10倍)。
2)激素类:透支生命力=寅吃卯粮,曾被寄予厚望,后来发现副作用极大,且大多不可逆,如发育提前、寿命缩短、免疫力底下。例:激素治疗的非典患者大量股骨头坏死。
3)控制类:降压药降糖药伤肝伤肾伤心(因副作用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比例超过90%),止痛药副作用患者在有些国家占到患者比例20%;免疫类=主动把适量病毒打入人体激活免疫,人类已发现病毒过千万,成熟免疫剂不过百,故试图通过免疫对抗病毒并不现实,因病毒种类繁多、变异快,比如流感、疫情。
几乎所有的西药都是人工合成的,故成本高、毒性大、淘汰快,因人体对非自然的东西会很快产生耐药性(如消炎药需不断更新);中药是自然生长的,无耐药性,故几千年不变。
手术:小手术比如割除扁桃体、胆、阑尾等=认为造物主太笨,尽量避免,副作用限于篇幅,需自己查阅;微创植入=人体异物入侵,人体免疫系统会不断攻击,还需长期服用配套药物(比如心脏支架);肿瘤割除=捅了马蜂窝,大部分肿瘤患者在不影响呼吸、饮食的情况下,不需要割除(比如90%的女性子宫类手术是不必要的),切片、穿刺这些化验手段也会导致癌细胞快速扩散(捅马蜂窝,只为确诊病名,却没有有效治疗手段,为啥要做呢);器官、骨髓移植等手术成功后的存活率,超过5年的比例不高,且生活品质低;手术需使用大量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大;放化疗=军事技术转民用=杀敌100自损300。
内容庞大,只能挂一漏万。强调危害,目的是为了重视养生,做到不病;真需要去医院,心理上也千万不要有负担,应坦然接受+感恩,避免医疗+心理双重伤害;必须去医院的其实只有两种情况:妇产+急诊,其他情况都可通过调心、运动、饮食、中医等来解决(身为中国人的福报)
生了病去医院,是现代人的常识。
在古人眼里,生病了才去医院=渴了才挖井=打仗了才造武器=晚了。
在一位医学博士(曾任美国加州医学委员会主席)的眼里,去医院=上刑场。
年纪大了,人体各种器官退化,各种指标恶化,是病了还是人老了?如果认为是病了=去医院=花钱买罪,如果认为是老了=该咋咋地=自然安享晚年。
按照古人的智慧,养生=治未病=智者。
综合来看,高度重视养生,一生远离医院,是最佳选择。
养生=养身+养气/心+养神
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运动等;
二是内因,包括情绪、思想、心态;
三是外因,包括不当医疗、环境(阳光+空气+季节+能量场)。
三者对健康的影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内因占70%,生活习惯占25%,外因占5%,值得参考,但要明白一点,任一因素变动过大,都能起决定性作用。
下面分享一些养生要点:
(1).饮食:商业陷阱很多,不悟透根本,很难避免花钱买病。饮食的目的是摄取能量,食材品质越高越好 (所以生态农耕的农产品有钱途) 。
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2). 是摄取能量超过需求或身体处理能力,导致肥胖、三高等,故'七分饱'、'食饮有节'是养生之道;
(3). 是各种非自然(过度加工+非物理方式)的食物、营养品、微量元素补充剂等东西,只适合短期服用(比如1-3个月/年),不然容易破坏身体从食物吸收相应养分的能力,得不偿失;
(4). 是饮食结构,动物界的食物都很简单,比如牛马只吃草(也无油盐),不仅营养足够,还力大跑得快,人为了追求营养吃的很丰盛,结果毛病一堆,所以口腹之欲可适当满足,不能成为常态,吃时令的简单食物(当地当季,非大棚菜),既省钱又养身(比如夏天的西瓜便宜+消暑;冬天贵+伤肾)。故'饮食清淡,人生有味','食其时,百骸理'。
吃进去的食物,除了能量还有信息。故素食者巧、肉食者悍;因现代化饲养方式导致大量动物有忧郁症+癌症,人食之易患同类疾病。
食物的性味(温凉寒热,甘辛苦酸咸)很重要,比如鸡蛋牛奶大寒,不宜多,体寒体弱者忌(通过烹饪方式+配料可调),这一块需要配合中医常识才能掌握。
饮食内容繁多,不可穷尽,要点为'结构简单、行为自然”(听从身体的感觉,非欲望和条条框框)'。特别推荐生态种植的零农残食物,拒绝化学垃圾堆积体内,破坏身体素质,影响子孙后代!
地球是个村,
把我们变成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