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不可貪富貴説~

​學道不可貪富貴説~

學道之人,以成道為真富,以了道為真貴,修其天爵,而忘其人爵。雖處富貴而不動心,處貧賤亦不易志,素其位而行,而無一毫之貪欲存於腦間,豈可與蝇營狗苟之輩,同日而語呢?至聖曰:(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奈何空讀至聖之書,而不明至聖之意也。

近來世風日下,專以功名利祿為追求,多載精研,半生辛苦,費盡心思,耗盡精神,縱得功名,无非大夢一埸;雖得富贵,难免无常二字。

常懷久戀之心,患得患失,無所不至。其至有日夜營謀,中心懊喪,未得虚榮,而身命已因此斷送了,亦不少也。此輩所貪之富貴,無非高車駟馬,錦衣玉食,耀人耳目,一時之榮耳。轉瞬大限臨頭,富貴安在,何用貪為?

所以修真之士,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保養元和,常存浩氣,不尚奢華,專崇道德,居富貴而不淫,處貪賤以安樂,自自然然,德性日進高明,不慕虚榮,而自有其良貴,寵辱不驚,咎譽不問,明吉凶消長之理,握造化陰陽之妙,得見本來面目,由後天而返先天,天地喜之,鬼神欽之,天衣披之,天祿食之,天壽享之,天福固之,九玄超之,七祖拔之,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此先天之榮貴,永久常存。又豈世间之如露如電,如浮雲之榮貴,所能企及哉?

師尊以先天大道,指示原人,乃知榮貴之有真假。所謂真榮貴者,聖賢仙佛;假榮貴者,塵世間功名祿位也。先天之榮貴,歷萬古而常存;後天之榮貴,身死而名亦隨之消滅。修道不明真假,老死無成;世人不明真假,難聞大道。然亦非謂功名祿位,有道者不可以居之。要在處富貴而不貪享,且能行富贵之道,心殷周济,身怀民困,是善處富貴者也。

若貪圖榮貴,未得則亂性迷心,既得則氣驕自满,终日營營,為功名祿位計,如墮火坑而不覺其熱,如入泥塗而不覺其污。閱歷既深,心多險詐,身雖富貴,而其心中固有之良知,已不復為其所有了。

大抵世情濃者,道心必淡。古聖賢則不然,得志則善兼天下,不得志則獨善其身,如伊尹之相湯,以斯道覺斯民。孔聖仕魯,欲行其道以救世。其後周、程、朱、張之賢,可以仕而仕,可以止而止,均以道為重,绝無絲毫貪恋富貴之心,所以功名祿位之中,既有聖賢,亦未嘗無仙佛。如東方朔,許旌陽,梅真人,葛仙翁,抱朴子,羅狀元。俱是大隱居朝,人莫能測,不貪富貴,借世法而修道法者也。

其他修道之人,性多昏迷,邪思亂想,未富貴而羡慕,既富貴而貪戀,世情尚未看破,而曰(修道),是自欺也。吾故勸修道同志,有真心者,必須看破富貴之魔障,有富貴,忘其富貴;無富貴者,莫貪富貴。

趁此三期普度,萬劫難逢,早斷富貴之念,加快修道之功程,以聞道明理為貴,以成道、了道為榮,志念歸一,認明真假,方得脱離假富貴之苦海,而早上真富貴之梯航也。區區功名祿位,誤我前程,殊可惜也。而況功名祿位,求未必得,命中本無,枉费精神,求之不得,反增烦恼,虚度一生,今得闻真道,若不真修,如入寶山,空手而歸,实太可惜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