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画画(3):道教名山乌牛纂(钢笔组画)
图一:乌牛纂也叫东蒙山,耸立在浙江省永嘉县乌牛镇,与温州市区隔水(瓯江)相望。其山脚的一块卧石上,有“乌牛纂”三个字的篆体摩崖石刻。纂儿,系旧时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远望乌牛的东蒙山,因其形酷似发纂而得此名。
图二:密林深处是一座始建于晋代的道观,叫做天然道观,葛洪炼丹的台、徐霞客夜宿的洞都在里面,是温州道教全真龙派祖庭。作为道教名山,东蒙山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晋朝就名声在外了。
图三:天然道观周围的山崖间,散布着几座小庙宇。
图四:长生洞外悬崖边塑了一条踏着祥云的乌牛,陡壁上题刻着“青牛西出”,意喻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我想,这里头似乎还有当地人将老子的青牛与家乡的乌牛扯上关系的心思。
图五:卓然而立的东蒙之巅,其形似纂,其势恢弘。
十年前第一次登乌牛纂,见山道旁的石崖上刻有“浙南第一洞天”六个斗大的行书,心想,口气好大。当听闻晋代道家先辈葛洪曾在这炼丹,山水诗宗谢灵运曾登及赏景,南朝道教宗师陶弘景曾到此修行,南宋状元王十朋曾赋诗乌牛,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憩足夜宿,清代经学大师孙诒让曾特撰楹联,再看到这里险峻的山势、诡异的幽洞、峻拔的峰崖、葱茏的林木,折服了!
乌牛纂是乡人对东蒙山的俗称。她与无数峰峦并列成一道伟岸的屏风,在瓯江辽阔的北岸一字排开,犹如展列开来的一轴山水画卷,天天与临江而居的我们全家隔水相望。
今年12月12日,我将畏惧爬山的妻子忽悠出门,与女儿女婿一道,驱车抵达乌牛镇,从三天门牌坊处进山,登乌牛纂。沿石阶小径,经摩崖石刻,问天然道观,过中兴、紫云、南兰、康乐诸亭,进太清宫,钻长生洞,越瞭望台,绕飞来石,两个多小时后,我们4人终于把3116级台阶抛在脚下,站在了476米海拔的东蒙之巅!妻子的小腿肚也因此疼了两个星期。
那天是星期六,登山小径人多如蚁,个个都汗透衣襟、气喘如牛。
爬山要使一番牛力,登顶要蓄一股倔牛的劲,前人的治学、远足乃至修行、炼丹,亦然。今人要做出众人认可、钦佩的事情,更须领会这倔牛的精神。再读王十朋的《咏乌牛》,一条倔牛活脱脱地跃然眼前:“怪石奇峰号乌牛,江边独立几千秋。春苔生背如毛润,夏雨淋身若汗流。青草满堆难入口,金鞭任打不回头。纵然有鼻绳难絷,天地为栏夜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