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坪​丨关于“悟” ——禅修(静坐)漫谈

关于“悟”

——禅修(静坐)漫谈

作者:路易坪

静静地听,我的心呀,

听那世界的低语,

这是它对你求爱的表示呀。

一一泰戈尔《飞鸟集》

“悟”是禅修者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有人练功不得要领,或者一下没有显效,人家批评是“悟性不高”,自己也埋怨不是学功的料,因而苦恼、失望。有的从练功“气感强”,“效果显”,便沾沾自喜,以为“悟性高”。看来,“悟”是什么,怎样把握它,确有必要加以探讨。

以常态言,知道什么是悟,如何去悟,是比较容易的。一般人都懂得悟是人对事物领会思维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人们不知不觉中经常在运用着。比如开始学功,就有个解决好理和法的关系问题,人家教你一套功法,为什么只须这样,不准那样,这中间固然之理何在,如果你理解透彻了,就会更自觉地掌握要领练好功,否则不得要领,就难以练好功,这里面就有个“悟”的问题。所以通常所说的悟,就是理解能力,运用逻辑思维去分析 、判断,领会事物的精神实质,掌握准则,贯彻到行动中去。可以说这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法,学练功,尤其在初期阶段仍然离不开这种认知方法,甚至这关系着你学功意向、志趣、德性等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是就常态而言的。但在禅修(静坐)之功态中所要求的“悟”,就不是这种认知能力了。甚至相反,当进入境界后,要尽量拼除大脑的认知活动,“消融顿入不思议”。庄子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此游》)如果你在练功中开动脑筋去巧思明辨,这样你不仅“悟”不出什么真谛,甚至适得其反;这样“悟”下去,即使不出偏差,也永远达不到高层次。
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常态下,人们认知的方法,不论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不论逻辑思维或形象思维,总是人和要认知的事物置于相对的位置:我感受你、判断你,当我认识了你的性质、规律之后,再按此规律去实践,这样反复进行,不断深入。这是迄今人们和改造客观,创造文明的基本方法。但是禅修(静坐)之功态下的悟却与此不同,甚至遵循着相反的路子。

首先,你不能把客观世界置于相对的位置:由我来观察你、认知你,而是理法不二,你一入境界,就在悟中,这个悟不是简单的认知,运用你的巧思去认识、判断世界;而是你能坦坦荡荡地和大自然沟通、融合。所以所谓悟性高,它的主要标志不是你在冥思苦索下,发现什么“真理”找到什么“诀窍”,透破什么“天机”。而是你能摔掉一切妄念、游思,平静而无欲地轻装上阵与大自然的规律同呼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实现天人一体化。

同样的道理,禅修(静坐)之功态的“悟”,永远处在生命活动的动态过程中,这里不存在定势,也无法追求“结论"。勉强要追索的话,它的“结论”,就是生命转瞬即逝的回归或升华。但是人们总是惯于分步骤地先经过认识,得出什么概念,再依这个概念去指导练功,于是只在思维概念中兜圈子去“悟”,势必干扰自身人体场势的谐调统一,无济于事,只能越“悟”越糊涂。

进一步言,禅修(静坐)高层次所面临的世界,“远在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内涵宇宙全息。是全方位整体恒动的存在,因而人们在狭窄的时空中所形成的概念是无法审其是非屈直的。这是禅修(静坐)之功态下,人们特具的直觉功能一一“悟”的用武之地。也就是禅修(静坐)的玄妙只能意会,不可言诠的奥秘所在。

在静坐锻炼之初,人们往往苦于无法实现“返观”、“内照”、“意守”、“凝神”等入静的要求,常常不守则已,不静还可,一意守入静,反而思绪纷繁,心猿意马静不下来,这种情况,除了功底较差,新的条件反射还未形成外,主要是人们习惯于按常规概念去“观”、“照”、“守”、“凝”,想要从中“观”“照”出人们意定的结果一一“结丹”、“河车运转”、“气通任督”……结果不是搞得头昏脑胀,无法坚持,就是以幻当真,走上差道。因为“观” 、“照”、“守”、“凝”等字眼,都是物我分离下,人们用逻辑思维考察客观实体所形成的概念。而禅修(静坐)之功态的悟则是全方位的交融,那种单值直线式的观察是用不足以窥其堂奥的。所以禅修的“悟”所要调动的不是慎审而拘谨的洞察力,而是坦荡自然,虚灵不昧的神情;你的趋向不是要落在任何实体上,而是感而遂通,无边无沿。随着功夫的精进,自然而然形成一种愉悦恬淡的势能,弥漫浑身,沁人心脾,浸透到每根纤维、每个细胞,浸入细胞的更深层次……漫润在盎然有序的信息中,真是遍体细胞齐鼓舞,三十六宫都是春。

这样看来,禅修(静坐)之功态“悟”,似乎一定要拼弃意念思维活动了,其实并不这样绝对;要害在于在常态的意念和功态的领悟的分水岺上善于拔迷入慧,不断升华。这就是所谓不照而照,似守非守,勿忘勿助……在返照与不照,守与非守,忘与勿忘之间,有个意念的自在与自为,永远在蓊郁蒸腾的动势中,调理着阴阳、虚实的关系。这是一种无法言传的境诣,如果勉强以言语描绘的话,那就是当你处在适度愉悦的氛围中时,勿须越过临界而过于兴奋;当你淌洋于混沌的柔和中时,不能昏沉入迷,忘乎所以;你似乎盎然欲起地向往着什么,但不必沾滞留恋,有意追索;你始终在观照着、体察着,但自由自在,勿须分别、判断……两种势能泾渭分明,却无法分离;平分秋色,却非平衡寂灭;总是在虚与实,“道”与“器”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升华中臻入新境,我曾形容为“云破月来境常新”,即透过一道道窗户纸,臻入一层层新洞天。

这样看来,难道禅修是一种高深莫测,神妙难图的功夫吗?其实并不这样?有道是:“曾读丹经数卷多,个中滋味费猜摩,岂知大道原平淡,一片春风鼓太和。”(巜道乡集》)生命过程中,常态与功态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根本问题还在于品德情操的修养,这和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理想完全一致。高尚的品德自然会使你的心境超越贪、妄、瞋、痴等世俗纠葛,这就给你的禅修(静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当你练功时,浑身松静自然下,清明澄彻地返观内照,就会在平平淡淡中,臻入绝相、觉明的高级层次。至于丹经道书上大量扑朔迷离的玄言奥语,大都是指向虚灵不昧等境诣的语言符号下,它本身并无实义。切不要刻舟求剑地去读,要及时得鱼忘签,善于超越升华。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故弄玄虚及画蛇添足的东西,更应慎审,以免误入岐途。

文/路易坪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路易坪,原名路照平,字平原,号道恒。山村农民,1969年2月生,甘肃通渭陇山人。喜欢读书,尤喜欢读一些东方远古文化方面的书,因解析解难之方尽在其中。时不时的写一些语言文字,也不时的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和一些网络媒体。《探索者随笔一一人类的出路在哪里》、《也谈思维》、《有感于圣人的不言之教》、《我读古圣贤大德》、《我读中国文化》、《我读伟人毛泽东》、《我读二十一世纪》,是其自认为的代表作。他喜欢说的一句话是:背靠远古,面向未来,再而精进,劣汰优升。面对当今人们文化和信仰的缺失,他提笔写下了这么的话语:一笔落定千秋月,呼唤万水千山志。你我知春还自然,探源寻古永志坚。他不仅是东方传统文化的弘扬者,而更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参研者、大乘修炼者。一个大乘修炼者,他是这么说的:心游天地外,思入造化中。格物识自性,致知思维升。正心物我融,诚意感应真。集神物通灵,化物济群生。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