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说《千字文》〡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撰稿/徐强。播音/蒋龄萱。

魏征和李世民。(网络资料图片)

同学们好,欢迎收听《说文解字》。

在我国古老的史书《尚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所谓“监”,就是镜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理政务的人,不要把水当作镜子,而要把民众当作镜子。国家治理得好不好,社会管理得好不好,民众就像镜子一样,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尚书》的这个观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源头之一。先秦儒家著作《荀子》写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朝著名的政治家魏征,在和唐太宗李世民讨论如何治理国家的时候,也曾经引用古人的话说道:“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家的治理者,就像一条船,而民众,则像是江河里的水。船可以在水面上平稳地行驶,但也很可能被水掀翻、吞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人民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国家治理者要以人民为中心,体察民情,尊重民意,顺应民心。

今天我们学习的字,就是《千字文》中的“水”字。水,shuǐ。

“水”的字源。(网络资料图片)

甲骨文的“水”字属于象形字,像是河流的样子。中间弯弯曲曲一笔,代表干流;干流两旁的水点,代表支流。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水”的字形像是“众水并流”。“水”的本义指河流。东汉辞书《释名》写道:“天下大水四,谓之四渎,河、江、淮、济是也。”这里的“大水”,就是大的河流。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是我国古代四条最大的河流,合起来称为“四渎”。

“水”字从河流,引申指江、河、湖、海。比如万水千山、跋山涉水、三面环水、水陆两栖,等等。从江河湖海,又引申指“水”这种物质。比如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杜牧的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东坡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

我们在学习“洪”字和“吕”字的时候,曾经讲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的“水”,特指洪水、水灾。司马迁《史记》写道:“宋水,鲁使臧文仲往吊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春秋时期,宋国发生了水灾,鲁国派遣朝廷官员臧文仲前往宋国慰问遭受洪水灾害的民众。文中的“吊”字,指慰问。

大禹治水。(网络资料图片)

由于水是液体,所以某些像液体一样的东西,也称为“水”。比如汗水、泪水、油水、酒水、墨水、药水,等等。

当“水”字用作形容词的时候,意思是淡薄、不专一、假的。比如水酒、水性杨花、水货。此外,“水”字还可以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泳。比如先秦儒家著作《荀子》当中的句子:“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意思是说,那些不会游泳的人,坐在船上,也能够横渡大江大河。

最后我们讲一个故事,说的是西汉时期,汉哀帝刘欣受小人挑拨离间,责怪大臣郑崇时说道:“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意思是,在你家进进出出的人,像赶集的人一样多,你们是不是在密谋造反?郑崇回答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意思是,我家门口虽然像集市一样热闹,可是我的内心却像清水一样纯洁,绝对不会图谋不轨,请皇上调查核实。这个故事,记录在西汉史书《汉书》里。后来,人们就用成语“臣门如市”形容权贵之家来往的宾客很多,而用成语“臣心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在臣门如市的环境中,能够保持定力、坚守原则,做到臣心如水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好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一期再见。

风行水上。(太康书法)

延伸阅读

笔顺

义项

(shuǐ)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比重为1。2.河流:汉~〡淮~。3.指江、河、湖、海、洋:~陆交通〡~旱码头〡~上人家。4.(~儿)稀的汁:墨~〡药~〡甘蔗的~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〡汇~〡外~。6.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7.(Shuǐ)姓。(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好词

落花流水、山清水秀、水深火热、青山绿水、滴水穿石、背水一战、杯水车薪、水泄不通、滴水不漏、水落石出、萍水相逢、流觞曲水、覆水难收、水乳交融、细水长流、山重水复、源头活水、高山流水、饮水思源、镜花水月、似水流年、心如止水、车水马龙、水性杨花、水土不服、蜻蜓点水、千山万水、水到渠成、浑水摸鱼、水涨船高、依山傍水、山穷水尽、水中捞月、洪水猛兽、顺水人情、游山玩水、竹篮打水、一潭死水、势如水火、如鱼得水、拖泥带水、出水芙蓉、一衣带水、行云流水、望穿秋水、跋山涉水、白山黑水、山高水长、水天一色、逆水行舟、近水楼台、黄河水清、盈盈一水、乐山乐水、穷山恶水、沂水春风、巴山蜀水、清水衙门、显山露水、抽刀断水、风行水上、水来土掩、流水无情、积水成渊、水过鸭背、水火无情、云心水性、山水相连、舟水之喻、水陆毕陈、一败如水、遇水架桥、心清如水、死水微澜、血浓于水。

好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代·白居易《暮江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李白《将进酒》)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宋代·杨万里《小池》)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现代·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好段

此时,我们不像拿着一块面包、一本书那样实在可感,但水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几乎渗进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每一细胞,甚至它就是我们自身,也是细胞本身。比如,没有食物只要有水,人还可存活一段时间,若无水则生命很快就会结束;我们吃的食品、水果、蔬菜等都含有大量水分;就是生活中不求解渴的酒、醋、酱油等也都离不开水。据说,人体中水分的含量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可见,人几乎是“水”的代名词。将“水”说成人类的生命线和血脉,一点也不过分。更有意味的是,每个人都生活在“水”中,但却对它理解甚少,甚至于常忽略其存在。关于这一点,“水”颇似人之血液:它如此重要,却不显山露水,更不张扬狂妄,沉默与静穆是其本色。

所以,“有”与“无”在“水”上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当失去它时,方感其可贵;当拥有了它,往往又将其淡忘。可是,作为“水”本身,它却一如既往,无言无怨。水以柔软著称,却无坚不摧。这看似矛盾却可以理解。

最典型的是水滴石穿,以滴水之功积月累年可洞穿硬石。用钢钎在巨石上打洞,必借水的滋润。钢铁在水汽中会不知不觉慢慢腐蚀、消失。于是,我开始认识到柔弱的伟力,人生观和思维方式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王兆胜《水的感悟》)

作者简介

徐强,1975年2月出生,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现供职于贵港日报社,是《读者》杂志著作权许可使用签约作家、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贵港市作家协会主席、贵港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曾获贵港市“十大杰出青年”、贵港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广西“书香之家”称号。作品入选历年中国杂文年选。著有随笔杂文集《下辈子做一条狗》《当狗站起来的时候》《说文解字》《蠹鱼笔记》。

朗读者简介

蒋龄萱,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一级播音员,在市、省电视台担任编导、新闻播音员、主持人11年,现定居澳大利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