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病(直肠脱垂)的中医治疗
脱肛病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外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直肠黏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
【临床分型】
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本病分为二型:
不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黏膜脱垂。表现为直肠黏膜层脱出肛外,脱出物为半球形,其表面可见以直肠腔为中心的环状的黏膜沟。
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全层脱垂。脱垂的直肠呈圆锥形,脱出部分可以直肠腔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的黏膜环形沟。完全性直肠脱垂根据脱垂程度分为三度:
Ⅰ度:为直肠壶腹内的肠套叠,即隐性直肠脱垂。排粪造影呈伞状阴影。
Ⅱ度:为直肠全层脱垂于肛门外,肛管位置正常,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不伴有肛门失禁。
Ⅲ度:为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及肛管脱出于肛门外,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伴有肛门不全性或完全性失禁。
【鉴别诊断】
本病应于内痔脱出相鉴别。内痔脱出时痔核分颗脱出,无环状粘膜皱襞,呈暗红、青紫或灰白色,容易出血。直肠脱垂多伴有便秘,大便无出血。
【中医治疗】
本病属中医“脱肛病”范畴,《诸病源候论》云:“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因久痢后大肠虚冷所为,肛门为大肠之候,大肠虚而伤于寒痢,其气下冲,则为肛门脱出”。
升阳益气为第一大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脱肛病(直肠脱垂)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01
气虚下陷型:
主要表现为脱肛,伴肛管、直肠甚或部分乙状结肠全层向下移位或脱出肛门外,甚则劳累后加重;伴有脘腹重坠,纳少,神疲体倦,气短声低,头晕心悸。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脉弱。
当以补中益气固脱为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取黄芪、党参、生白术、升麻、柴胡、陈皮、当归各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余药渣水煎取汁坐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下同)。
02
肾气不固型:
主要表现为脱肛,伴肛管、直肠甚或部分乙状结肠全层向下移位或脱出肛门外,伴有面白神疲,听力减退,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夜尿多,久泻久痢。舌淡苔白,脉细弱。
当以温补肾阳固脱为治,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药取熟附子、肉桂、熟地、淮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丹皮各10克。
03
气血两虚型:
主要表现为脱肛,伴主要表现为脱肛,伴肛管、直肠甚或部分乙状结肠全层向下移位或脱出肛门外,伴有面白或萎黄,少气懒言,头晕眼花,心悸健忘或失眠。舌质淡白,脉细弱。
当以益气养血固脱为治,方用八珍汤加减,药取人参、生白术、茯苓、当归身、熟地黄、白芍、川芎各10克,炙甘草5克。
04
湿热下注型:
主要表现为脱肛,伴肛管、直肠甚或部分乙状结肠全层向下移位或脱出肛门外,嵌顿不能还纳,脱垂的直肠黏膜有糜烂、溃疡;伴有肛门肿痛,面赤身热,口干口臭,腹胀便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当以清热利湿为治,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药取葛根、黄芩、黄连、苍术、黄柏各10克,炙甘草5克。
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下列外治方:
1.黄芪注射液:每次大便后,用清水洗净患处,而后用消毒棉签蘸黄芪注射液液涂抹患处,每日2次。可益气升提。
2.补中益气丸:取本品1粒,研为细末,敷于肚脐孔处,外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7~10次。可益气收涩固脱。
3.云南白药痔疮膏:用药前排便,清水清洗患部,外敷或纳肛,每次1~1.5克,1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可清热消肿、化瘀止痛。
4.黄连软膏:黄连适量,择净,研细,加凡士林适量调匀备用。直肠脱垂后不能还纳时,局部清洗后,取药膏适量外涂患处,包扎,每日1~2次。可清热解毒。
5.参芪补肾膏:党参、黄芪、茯苓、当归、熟地、升麻、山茱萸、菟丝子、附片、肉桂、黑豆各等量。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共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即成。每次适量,外敷百会穴,包扎固定,每日1换。可补益脾肾。
经上述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可进行注射疗法,如直肠黏膜下层注射法,适用于不完全性直肠脱垂;或直肠内外双层注射法,适用于完全性直肠脱垂者;或手术方法,如直肠黏膜结扎术,适用于直肠脱垂伴有肛门括约肌功能不良;或肛门紧缩术,适用于直肠脱垂伴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或会阴部直肠乙状结肠切除、肛提肌折叠术,适用于肠管脱出时间较长,嵌顿不能复位或肠管已坏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