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情境试题114:长沙市土地利用面积变化
(2015安徽文综,25~26)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25,26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5.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6.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试题素材来源】陈永林,谢炳庚,李晓青,等.2003-2013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的关系[J].经济地理,2015,35(1):149-154.
【试题设计特点】
图像利用方式:论文中没有关于土地利用的柱状统计图,而是通过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图的形式,呈现长沙市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特征。如下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很明显,上图是无法在试卷中呈现出来的,因此,试题中的统计图,是根据论文中的土地利用类型比重表格进行设计的。表格如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论文中有长沙市的总面积(11818平方公里),将总面积乘以各类用地的比重,即可以得到各类用地的面积,从而绘制成试题中的统计图。可见,重新绘制的统计图直观、清晰、明了,适合有高考试题中出现。
试题内容分析:本组试题共两小题。其中第1小题是读图题,要求学生阅读统计图进行作答,这也是该类试题设计的共同特点。第2小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影响,尽管题干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来判断该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但由于柱状统计的直观性,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因此,该组试题难度不大。
参考答案:25.D 26.C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