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之问 | 针灸学与医经理论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2018-03-17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针灸学与医经理论
文字/忆忘 图片/来自网络
针灸学理论起源于医经构建的基础: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
从扁鹊的血脉理论发展到经落、经络;进而将骨髓也给与分类,骨髓代表里位。而血脉和经落仅仅是命名的转换问题,经络其实最初也就是血脉。进而以经络之名,完全分类了人体结构,如:皮、脉、肉、筋、骨,乃至膜、膏肓(鬲肓)、膜原、三焦、包络,除了脏器之外的所有结构,及其生理病理功能,于是有了经脉理论。所以经脉理论并不是神仙的发现,而是“发明”和构建。
很明显在四象理论中,少阳属于肝、阳明属心、太阴属肺、少阴属肾、土据中央,这是按五藏分类,是从脉法衍生的,实际与五藏没什么关系,但是因为后来的人搞混了,四象和六经混为一谈,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所以有本新书里面就谈到,阳明胃经原本是心经,因为阳明属心。你看,胃之大络也属心。这类证据正说明古人今人都混淆了四象与六经。那完全是不同层面的事情。四象配属从脉法而来,其真实意义是寒温对于脉象的影响。
六经怎么来,以前已经提到过素问中有几种解释,但根源于六合之道,六合之道很像是阴阳之道。比如“太阴阳明表里论”,构建了脾与胃的经脉表里关系,这里的阳明与那个脉法的心脉洪,就没什么关系,因为这么定义的:阳明者表也、太阴者里也。首先是表里关系,阴阳表里,就是这意思,这样就不是从五藏出发,六府也在里面了。也就是说这意味着藏府的表里关系,而不是什么四象的五藏之间的阴阳关系。但是无论是内经还是当代的学者,还是会搞混淆。从天六地五到以五统六,如果搞不清这个过程,还真以为藏府理论一直就是五行理论,所以医经当然就成了“圣经”,其实是发神经。中医理论不能不说在体系上出过很多问题,然后导致混淆、误会、混乱。
本草有五苦六辛的构建,我们解析过,代表着天六地五的阴阳两分。而藏府阴阳同样构建了天六地五,是故五藏有五阴脉、六府有六阳脉。其他奇恒之府,什么九藏,还有后来被人攻击的中医胰腺问题,没有独立经脉的,就算是那么重要的女子胞、胞宫这么独立的藏器,也没有独自的经脉,而是冲脉和任脉所起。更不要说心藏有了两脉,外面的包络还要独占一个心包络脉。
话说包络在汉代就已经是解剖学的重要内容,其时已经认识到包络无所不在,包裹联络而已。 每个脏器都存在包络,而这在杨上善的太素同样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不是说只有心才有包络。
这样就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都有包络,何以心脏需要两条脉而别的包络竟然就没有脉呢?更不要说在素问中根本不存在包络一词。而直到宋金元时期,所谓的包络,诸位医家也认为与心无关,而是命门、右肾,包括精研素问的刘完素。刘完素精研素问,却得出这个结果,还有人说灵枢不是伪书,还要代表两汉甚至先秦,这就是当前的中医学界搅浆糊的理论,实际灵枢的内容,连北宋都不能代表。除了校正医书局没有对“针经”进行校勘,但还存在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对于北宋时期的医学资料的描述,显然不同于南宋版的“灵枢”。
元末明初滑寿在《十四经发挥》说:“心包一名手心主。以藏象校之,在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其与横膜相粘而黄脂裹者,心也;脂漫之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也。”此说多被后人引述。像滑寿这样的读书不通之辈,如过江之鲫。而心包一词,最早便见于滑寿,之前有包络、心包络,不存在“心包”一词。
清陈士铎在《辨证录》中大谈“心包”及“心包”补泻。叶桂《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温病理论影响巨大。由此可见,“心包络”是在金元以后开始受医家关注,大约明代开始“心包络”较普遍的简称“心包”,尤其清代有关名著,相关论述中几乎都用“心包”一词。这些都是所谓的大师。而【辅行诀】中居然也有“心包”补泻方。无论是千金还是外台引用删繁藏府补泻方,三焦依然孤府,不仅没有“心包络”补泻,更谈不上心包。这样也不算作伪,也就是中医学术界普遍的看法。
而实际上,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脉经以及千金,就能发现唐代都还是十一条经脉。因为其时三焦依然是“孤府”,其佐证是隋代【五行大义】专门解释三焦为孤府,是什么意思,“无合”无表里关系。唐代到底有没有十二经?问题在于,手少阴经心独无腧,啥时候有了穴位,以及心包络三个字绝对晚于唐本素问。即便有十二经,那也不是唐代以后那样。所以从十一脉到十二脉,手少阴移位;手少阴心主变为手心主;同时新的手少阴无穴位等于摆设。脉经千金中依然是手心主与手太阳为表里,等于明说不存在十二经,三焦为孤府更没有十二经的可能。
所以这个心包络,源于一个彻头彻尾的误会。对白虎通的误会,即是“三焦者包络府也”。三焦本身就叫包络府,结果被误会而且创造性的使用。也就是说心包络的名称,源于一个误会。而误会的理论,居然成了真理和神仙的发现。所以内经大部分内容都是唐代以后的注解和发明发展,少部分是南北朝以前的古医经,真伪已经毫不重要,放在宋代以后就绝对真的,要冒充两汉先秦,那就伪书。
我们可以看到扁鹊是惯用石头的,有一次发怒还把石头在殿上扔了,可见石头不值钱,金针扔了就土豪了。古人写书总是把关键的时间节点省略掉,让大家云里雾里,让你以为自古如此,不然怎么托名黄帝呢,黄帝时代只有红铜,连青铜都成问题。铁器装备军队我们知道秦国已经有了,楚汉相争大部分都是铁器。到了南北朝全元起时代,就完全是铁制了,并且可能崇尚九数,但是全元起的表现也不明确,他的素问只是八卷本。西汉出土金银针铜手术刀,但就是找不到铁器,但出土过铁制缝衣针,只能说西汉存在可能而不是必然,缝衣针毕竟还是离毫针太远,但是医疗使用就很成问题,因为材质要求不同。如果仓公传可靠,还在用砭灸。从砭石到金属针共存,再到铁针为主。
其实医经的理论不是仅仅为了针灸。早期包括针石汤火、百药齐和,而依托于解剖学:从血脉理论到经落;从血脉理论到穴位。那我们注意到,汉代经方强调的是什么: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强调的是寒热之误。而医经强调什么呢: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医经讲了个什么道理?阴阳表里。他是为了外治法设立的,不然何须从解剖开始呢。经方用得着解剖学吗,完全可以不理你的经脉藏府各种理论,因为讲的是本草石寒温、气味、苦辛。所以,医经强调了表里问题,而外治法恰好是在表上操作的;而内治法的经方本草是从里位“游行往来”去起作用的。
这用古典医经的道理:随神往来谓之魂--内部生化;并精出入谓之魄--内外交换。而经脉的循环,也正好是随神往来;穴位的“神气之游行出入”正好是“并精出入”。反映了生命体不同的两种性质的能力、功能。而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是建立这个基础上的。经脉建立在内部的往来机制,而吃药也建立在内部的生化与往来。
所以内外治法是完全不同的机制。而其要素强调,在于经方谓之寒热,在医经谓之表里。这正好反应了疾病的定义方式,也同时是定义者的视角问题。所以仓公论疾病,其要素依然是寒热、表里、虚实、缓急。而这一套从扁鹊传下来至今依然实用。
内外治法以及经脉与穴位,主题是魂、魄的机制问题。也就是内部生化与内外交换(信息交换-刺激应激、物质交换--呼吸精气、汗出等等)。刺激应激在古人叫做“所以任物”这个能力是清醒状态下的,所以任物谓之心,这个心不是五藏之心而是神经系统,没有这个能力 外治法是无根的。所以过分强调外治手法能够主导治疗结果,是不实之词。
外治法的针刺是最早被西方接受的,所以针刺流派目前几十上百家,莫衷一是。最终只有本草学或有希望能引导医学扩展视野从而再次发生医学的进步。
所以针刺流派目前几十上百家,就是对于古典理论的认识不同所致,再加上现代生理解剖学的冲击,就连经脉理论这种恢弘构建也是岌岌可危,不出意外的很快会成为故纸。毕竟针刺强调虚实寒热补泻也好,都是自以为是,那是物理刺激引发的中枢调节,是可以被取代的信号,并非工具问题,花样百出的工具也体现出这点。而本草的理法目前无法取代。
那我们经灸到底如何去进行?学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没有,所谓普遍联系,几乎等于胡乱联系。具体该怎么操作?随便。古人其实也不那么讲究,最早是阿是。很多穴位都来自阿是。由于脉诊而出现了“经脉穴”就是脉动处,比如趺阳脉即冲阳穴,早期经脉刺法是取经脉穴,之言取某某经如刺足阳明,不用说大家都是知道的,刺冲阳穴。比如伤寒论里面取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不言穴位这是古法,后世有人误会是足三里。因为早期经脉就只有一个穴位,就是脉口,后来越来越多。穴位增加的依据以前讲过了,除了络以及脉口,比如肉之大小会、溪谷,肉多为谷,肉少为谿,尽筋、肌肉韧带起止点;经筋的重要位置三个,肌腹即谷,起止两端即尽筋,大多数都来自解剖学,膜穴更是,膜穴后来讹为募穴,以讹传讹至今,不是解剖学为重头吗,还有人非说是神仙发现。既然手少阴都可以从中指转移到小指,五藏有五输,也可以被改为“心独无腧”,正说明这一套理论的来源,是人为的,并且一直在不断的“修正”,托古除了掩盖混淆理论源流,不能说明“越古老越好”,更不能说后来的理论“完备”且优越。
溪谷属骨是力线运动系统。至于治疗内科病不外也是反射途径的联系问题,途径是可以优化的,但并不存在唯一解,否则各种“全息针刺”如何成立?既然这样也行那样也行,也就不会有唯一理论,经脉理论也就早已不存在唯一性。搞国际标准化最终会成为笑柄。
其核心理论的唯一解是反复强调过的“同根神经反射”,不知道的自己去查。没有任何神秘现象存在,唯一的神秘机制,是中枢调节机制不为人知,就被愚人以及伪神仙钻了空子。
中枢调节机制其神奇之处,在于同根的多样性多途径联系,实现了联系的多样性,也就不会有唯一解。结合有诸内形诸外,这也是联系途径的返身,也是诊断与治疗的结合。比如古人惯用体表静脉放血,因为那个静脉不对了啊?灵枢讲“视之独满、切之独坚”,后世来一句独处藏奸,那就干他啊,就这么回事。至于复杂联系,很多都是经验,并不是什么唯一真理,乃至中医大辞典对巨刺与缪刺的解释,至今都是错误的,连解释都错了操作更加错,但是错了也还能有效?真还有效。崇拜得还真是有底气。
理论上的幼稚无处不在,被人识破以后危如累卵。因为这医经经典被人千年无限崇拜然后真正去看的人又没有,很多的误会和胡乱解释。将错就错,以讹传讹,不仅是中医的“传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