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的秦国几乎没出过一个昏君,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

秦初年间,

地处偏隅,

国力尚弱。

那时的经济中心在于北方,

晋齐之地。

秦建国初期,

因地处位置,

被其他诸侯鄙夷为蛮夷,

更被楚地之人视为蛮人。

秦地可谓是文化边缘之地的同时也是周之弃地,

秦国的国土位于今天陕西南部到甘肃东部的范围,

是个缺乏战略纵深的地域,

又被强敌环伺。

秦地在当时土地贫瘠,

无人耕种,

因为是弃地,

多是穷苦逃犯逃亡之徒,

而临近戎狄又多被蹂躏。

使得当地秦民凶悍好斗,

秦之高堂,

文化高者皆是外国的谋士,

秦之一国以国土来说是中等诸侯,

却出不了贤才。

地缘、文化、土地贫瘠、国力贫困......

民风未开化的同时也短缺资源,

使得有才者来秦地寥寥无几,

自然被列国嫌弃鄙夷。

秦国初期,

别说逐鹿中原,

能自保就不错了。

秦国的经济是停滞,

科技、人文和军事如同是积重难返的非洲。

秦献公时期,

魏国强盛,

秦国国内四代乱政。

是秦国最为低谷的时期,

那时候的秦献公自身也是依靠着政变上位的,

根基不牢,

而其他诸侯百年基业,

根基牢固的同时也有余力发展其他。

秦献公时期正是开启了秦国的改革,

在位二十年,

巩固自身权利和根基,

制度上开始推行封建土地私有制,

体制上中央集权制度,

为秦孝公推行变法起头引路。

更在生命的最后一年,

攻占了西进关键的战略要地:少梁。

秦孝公继位,

继续着秦献公的中央集权和土地开垦。

秦献公和秦孝公可以说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虽说国土未有多少增幅。

但属于爬升期,

赶超其他国家,

而此时依旧是魏国鼎盛时期。

秦惠文王开始了秦国的国土拓展,

在秦献公和秦孝公时期的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

同时魏国国力衰弱,

前330:收复河西;

前329:攻占函谷关地区,同时攻入河东并且占据黄河东岸数个据点;

前328:魏国放弃上郡(现陕北,延安和榆林)。

秦惠文王第一次的打破了合纵伐秦,

前316:灭蜀,占领蜀中。

古蜀国并不是华夏的文明体系,

花费了30多年的时间同化。

攻破古蜀国,

之后获得大量的农耕人口和田舍以及相当于原先大半个秦国的国土面积。

前313:以汉中六百里地诈骗楚国离间齐楚,而后联合齐国伐楚,于丹阳一战歼灭楚军8万,获得了由关中平原通向南阳平原的武关通道以及楚国所属汉中地区(现安康)

并于次年(前312)蓝田之战挫败楚国军队的全力反攻。由于国力消耗严重,且战略要点丢失,楚国对秦国转入守势

此后因国土面积的大量增进,

需要时间消化的同时,

国内政局动荡,

此后十年未有兵戈讨伐。

秦昭襄王时期,

正式开启了秦国的崛起。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白起破韩、魏于伊阙,歼灭联军24万人,基本控制洛阳盆地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攻韩国,占领以宛城为中心的南阳盆地

秦昭襄王十七至十八年(前290-289):攻占魏国轵关,切断连接魏国河东与中原两大领土间的战略通道,而后连续攻占全部河东之地。

韩魏两国实力被严重削弱。

此时赵国改革退胡服骑射,

国力军事逐步强盛,

灭中山国占河北,

又出击游牧民族占据河套平原,国力大增。

燕国此时也在扩张,开拓辽东。

就算此时被秦国压制的楚国,

也在东线灭了越国,占据了江西,江淮,江南大片土地。

此时的秦国正式开启了逐鹿中原的能力,

但是各个称雄争霸,

国力都不可小瞧,

一统河山的机会渺茫,

也无人奢想过。

多年休养生息之后的秦昭襄王开始又一轮的兵戈讨伐。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司马错从蜀中进攻楚国,占领原巴国(重庆)以及楚国黔中(湘西),。楚国被迫用上庸之地换回黔中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秦军不给楚国喘息之机,从北线占领邓县(现襄阳),西路占领西陵(现宜昌,此时的今重庆全境以及三峡地区应当也已被秦军攻占)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白起攻破楚国郢都,楚国中央精锐全部溃散,秦军占领整个江汉平原,以及原先黔中地区。楚国元气大伤,迁都至陈(河南淮阳)

第一次灭掉了楚国,

秦国国土大增!

已经初步拥有了气吞河山的实力。

秦国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六国中最强的赵国。

秦昭襄王三十八年(前269):两次进攻赵国,战败;四十二年(前265):攻赵,齐国营救,秦军撤退;

四十四至四十七年(前263-260):攻韩赵上党,赵国损兵40万,元气大伤,秦军也损失相当,占领上党。(长平之战)

四十八至五十年(前259-257):进攻赵都邯郸,列国合纵攻秦,秦军大败,损失三十余万,丧失上党河东。

十多年的进攻,秦国遭遇了最大的失败,长平之战惨胜,战果还未保住,反倒丢失了原有国土。但同时,赵国的国力遭到了根本性的削弱

秦庄襄王继位,

接力攻伐!

五十三年(前254):攻魏,收复河东。

庄襄王二年(前248):攻赵,攻占太原地区。

庄襄王三年(前247):攻韩,再次占领上党。

不过此时的秦庄襄王面临着是各个诸侯国联合最为顽强的一波反攻,

庄襄王三年(前247):魏国信陵君引导五国合纵伐秦,至函谷关。

后继人者:秦始皇。

秦始皇六年(前241):赵国引导五国合纵伐秦,攻入关中,后被秦军击退。

接下这最后一波的反攻,

秦始皇开启了正式的一吞河山,

问鼎九州!

八年(前239):攻赵屯留,将领叛变失败

十一年(前236),秦军小幅进攻,扫清上党地区和河南北部

十三年(前234)秦军由山西进入攻入原中山国地区(今石家庄),赵军损失近十万

十四年(前233),赵国最后主力李牧军反击秦军,秦军被歼灭十二万,败退回山西

十五年(前232),秦军从南路进攻邯郸,再次被击败

这一轮进攻赵国在领土上几乎又是毫无进展,但最大的意义在于,耗尽了赵国最后的力量。

十七年(前230),灭韩占领郑州地区

十九年(前228),再次卷土重来的秦军最终攻破邯郸,扫清河北;

二十至二十一年(前227-226),攻占燕国首都地区(北京天津唐山),燕国退往辽东;

二十二年(前225),灭魏,扫平中原;

二十三至二十四年(前224-223),全力攻楚,占领长江以北所有楚国领土;

二十五年(前222),灭残余的赵国(代,今张家口地区),燕国(辽东)和楚国(长江以南的江西,江东和湖南)

二十六年(前221),灭齐,占领山东,一统河山!

(0)

相关推荐